汉英称谓语的图式激活差异

汉英称谓语的图式激活差异

李腾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称谓语是一种语言习俗也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与文化息息相关。实际上它是基于文化的一种语言现象。由于汉英两种文化的不同造成了汉英称谓系统的差异,同时汉英称谓系统的差异也是汉英两种文化差异的内在表达,这种差异也造成了图式激活的差异。

关键词:汉英称谓语;文化差异;图是激活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8-0000-01

引言:

语言不仅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表达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换言之,语言承载着认知功能的同时还承载着一定的社会交际功能,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语言中能够最直接地表达其这种功能的是称谓语的使用。称谓语是言语交际中使用最频繁的词语。不同的称谓语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交际双方的关系,也就是说交际双方的角色和关系能够体现在称谓语的使用中。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称谓系统,这是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在不同语言文化中的使用者的大脑中所激活的文化图式也会有所差异。而称谓语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先锋,作用十分重要,因此这种文化图式的差异容易造成了语言使用者对其他语言的称谓语的内涵理解错误进而导致交际失败。中英两种语言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各自的称谓语系统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每个称谓语所激活的图式也不尽相同,本文将对汉英两种语言中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差异及其所激活的图式差异进行探讨。

一、汉英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以父系为中心的家长制在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因此在家庭中人们要严格遵守家长制为基础的长幼尊卑,这种家庭长幼尊卑秩序主要由年龄和辈分决定。因此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十分的严格和复杂。同辈之间的称谓要根据年龄的大小来区分不同的称谓,如哥哥弟弟、姐姐妹妹。长辈与晚辈之间的称呼则更加的严格,由于辈分上的严格等级也体现在称谓上,因此在汉语中长辈可以直呼晚辈的名字,而晚辈如果直呼长辈的名字则视为不敬。而在英语当中,称谓语就没有如此严格的长幼尊卑之分,如哥哥弟弟只有一个单词brother,姐姐妹妹也只有一个sister;而不同辈分之间的人直呼其名更能显示其关系的亲密。

首先,汉语称谓语中血亲和姻亲的差异。由于几千年“重血亲轻姻亲”封建思想的影响,汉语中血亲和姻亲的称谓是有明显界限的。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血亲和姻亲是没有严格区分的,例如在汉语中与父亲同辈分的男性亲属有:伯父、叔父、姑父、姨父、舅父,而在英语中则只有一个单词uncle,因此汉语交际中出现类似的称谓语时,在人们头脑中所激活的图式要比英语交际中出现uncle所激活的图式要更加的具体,因此汉语中这种称谓语对于每个这样的个体抽象出图形化的印象构成要比英语更加具体。类似的例子在汉英称谓语中还有很多,如aunt与姑姑,姨妈,婶母,伯母,舅母;brother-in-law与大伯子,小叔子,大舅子,小舅子,姐夫,妹夫;sister-in-law与大姑子,小姑子,大姨子,小姨子,嫂子,弟妹等。

其次,汉语称谓语有着严格的宗族内外之分。在汉语文化中人们非常重视宗族,在汉语称谓系统中有“内外”之分。在亲属中“祖父母,侄女(子)、孙子(女)”在同一宗族之内,而“外公(婆)、外甥(女)、外孙(女)”则在宗族之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重男轻女现象的存在,人们认为儿子要比女儿更加亲近。因此与儿子相关的同宗族亲属要比女儿一方的外宗族亲属要亲密,表现在称谓语上一个“外”字即可说明这种关系的亲近疏远,因为“外”有外人的意思。但在英语称谓语中则没有类似的区分,如grandfather对应了汉语中的祖父、外祖父;grandmother对应了汉语中祖母、外祖母;nephew对应汉语中的侄子、外甥。因此英语中要区分祖父与外祖父的话还要加上onmyfather’sside或者onmymother’sside。此外cousin能够有力的证明英语称谓语没有宗族之分,因为在汉语中其对应的称谓语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堂表”之分,“堂”代表着宗族之内,而“表”则代表着宗族之外。

二、汉英社会称谓语的差异

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的不同汉英社会称谓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首先姓名的称呼。汉语中名字分为“名”和“姓”,因此在以此为基础的的称呼是多种多样的,如“姓+名”,“名”,“姓+其他称谓”,“名+其它称谓”,“姓名+其他称谓”。而英语中对人名的称谓则相对简单大多数情况下直接称呼“名”,长辈也可以直接称呼,而在汉语中则被视为对长辈的不尊重。其次,汉英社交称谓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汉语社交场合中只要条件允许人们更倾向于以姓氏或名字加上职务和头衔称呼别人,如:李局长、王书记等。而在英语中以工作头衔称呼别人的现象十分少见。只有个别的职务如:professor和president可以作为对别人的称呼。第三,汉英通用称谓语的差异。英语通用称谓语一般包括:Mr.,Mrs.,Madam,guys,etc.其中Mr.,Mrs.,andMadam可以和姓名连用。汉语通用称谓语包括:同志、先生、小姐、女士、朋友等。汉语通用称谓中有表示自谦的“阁下、鄙人”等。同时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着零称谓的现象。例如汉语中的“喂、嗨、那个谁”,英语中的“Hello,Hi,Excuseme”但零称谓在两种语言中有着不同的内涵,汉语中零称谓有对人不敬的内涵意义,而英语中则没有类似的文化意义,并且英语中应用比较广泛。

三、结语

称谓语是一种语言习俗也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英称谓语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其背后的文化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经历了数千年封建社会的汉语文化更加注重社会宗族等级及社会地位关系等级,这体现在称谓语纷繁复杂等级尊卑严格的特点上。虽然西方社会也经历了短暂的封建社会,但文艺复兴之后自由、平等、博爱成为了社会思想的主流,因此其语言中称谓系统也相应的简单许多,并且很少存在严格的等级分明。汉英两种称谓语的不同在语言的使用当中体现在,当一个称谓语被表达出来之后,在人们的大脑中所激活的图式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汉语图式对应更加的具体,而英语中则比较宽泛。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丁怡.中西人际称谓系统.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田惠刚.文化语言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5]刘超先.中英称谓差异及其文化内涵.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李腾,1987年,男,回族,籍贯: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标签:;  ;  ;  

汉英称谓语的图式激活差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