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空间下模糊系统与模糊控制的问题求解

商空间下模糊系统与模糊控制的问题求解

论文题目: 商空间下模糊系统与模糊控制的问题求解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作者: 张持健

导师: 张铃

关键词: 商空间理论,模糊逻辑,模糊控制,智能计算,粒度计算

文献来源: 安徽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Zadeh在1965年提出“fuzzy sets”后,奠定了模糊逻辑的第一块基石。四十年来模糊逻辑和模糊控制系统的理论与应用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由于对其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的研究,模糊逻辑和模糊控制如何取得成功?什么是它的本质属性?如何将新型神经网络应用到模糊逻辑中并构造一个具有自适应以及良好泛化能力的模糊逻辑系统?如何在高维数和高精度的模糊控制系统中全面解决模糊逻辑的“规则爆炸”问题及提出相应的理论框架?所有这些问题使得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研究。 商空间理论作为一种问题求解的方法,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多侧面、多角度的问题求解方法,是解决问题时缩小求解难度,降低计算量的强有力工具。利用问题求解的商空间理论把定性的思维和定量的分析有机地统一起来,本文分析、处理了模糊逻辑工程所要解决的模糊逻辑本质问题和结构优化问题。把商空间理论应用到模糊逻辑的研究,将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课题。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1.回顾了计算智能在模糊逻辑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讨论了商空间理论在模糊逻辑工程领域研究和应用的依据和意义。通过将商空间理论应用于模糊逻辑的本质和鲁棒性行为的研究,提出了序关系结构是模糊控制系统成功的基础(必要条件),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分层递阶结构保证了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鲁棒性(性能鲁棒性和稳定鲁棒性)。在模糊控制系统中,模糊隶属度函数的区别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他们的分层递阶结构是否相同。这些结论克服了人们在模糊控制系统隶属度函数定义上的主观性,澄清人们对模糊集理论和模糊控制的疑虑,使之建立在更为客观的理论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中长期困扰人们的模糊隶属度函数的取值问题。从而为模糊逻辑和模糊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MATLAB实验证明以上结论正确。 2.在分析模糊控制系统设计现状的基础上(特别是模糊自适应神经网络),提出了基于FP神经网络覆盖算法的模糊系统设计。首先改进了原有的FP覆盖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前面提出的模糊集的结构性定义,建立了模糊FP神经网络覆盖算法的理论框架和系统。通过引用模糊集结构性定义的思想,充分利用了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et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1 为什么要研究模糊系统

1.2 模糊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1.3 商空间(粒度计算)理论

一. 商空间理论概述

二. 商空间理论、模糊集与粒度的关系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商空间下模糊系统和控制的本质研究

2.1 前言

2.2 序关系模糊控制成功的基础

一. 模糊控制系统中的序关系分析

二. 序关系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三. 小结

2.3 模糊逻辑的结构鲁棒性分析

一. 模糊商空间属性分析

二. 模糊系统的结构鲁棒性分析

三. 应用举例

2.4 结论分析

第三章 基于结构的模糊系统与模式识别

3.1 基于结构的模糊系统设计

一. 基本概念

二.模糊系统的设计

3.2 FP覆盖算法(CSN)

一. FP神经网络

二. 几何含义

三. FP覆盖算法及应用

3.3 FP神经网络模糊覆盖算法与模式识别

一. 模糊覆盖算法(FCSN)

二. FP神经网络模糊覆盖算法实现分类器设计

三. 测试应用(UCI数据库)

3.4 模糊FP覆盖算法(FCSN)的分析和改进

一. 内核优化

二. 模糊覆盖算法中覆盖半径的改变后实验结果

三. 模糊覆盖算法中叠加密度信息

四. 实验结果小结

3.5 模糊覆盖算法的集成(让模糊三选优于单选变为现实)

一. 自适应神经网络的集成研究

二. 模糊自适应神经网络三选集成方法(FCSN-EN)

三. 模糊三选集成算法的改进及其结果进一步分析

3.6 基于模糊关系合成的集成算法

一. FP神经网络领域覆盖中的集成算法

二. 基于模糊关系合成的集成算法

三. 实验与结果分析

3.7 结论

第四章 商空间粒度计算方法实现模糊系统规则约简

4.1 基本概念

一. 模糊逻辑的基本概念

二. 商空间粒度世界模型

4.2 模糊系统规则约简的复杂性估计

4.3 模糊系统规则约简的应用

一. “维数灾难”问题

二. 高精度求解时模糊规则约简

4.4 高精度模糊控制器的系统设计

一. 高精度模糊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二. 实验结果和结论

4.5 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5.3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2005-09-20

相关论文

  • [1].模糊控制系统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杜文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
  • [2].构造性知识发现方法研究[D]. 吴涛.安徽大学2003
  • [3].基于商空间的构造性数据挖掘方法及应用[D]. 张燕平.安徽大学2003
  • [4].基于商空间的纹理图象分割研究[D]. 刘仁金.安徽大学2005
  • [5].基于商空间理论和粗糙集理论的粒计算模型研究[D]. 陈万里.安徽大学2005
  • [6].基于状态空间方法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研究[D]. 缪志农.西南交通大学2006
  • [7].相容粒度空间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郑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
  • [8].基于商空间粒度理论的商分形模型及其应用[D]. 毛军军.安徽大学2006
  • [9].粒度计算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研究[D]. 方宏彬.安徽大学2006
  • [10].粒度计算的模型研究[D]. 赵立权.安徽大学2007

标签:;  ;  ;  ;  ;  

商空间下模糊系统与模糊控制的问题求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