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研究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需要社会众多部门在统一高效的指挥下,协同采取应对措施。在这些部门中,医院是提供医疗和心理服务的关键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医院的参与。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简称“应对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成败。然而,医院应对能力不足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SARS危机显示了中国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医院应对能力评价是医院应对能力建设的基础。然而,目前国内尚未见到对医院应对能力全面系统评估的研究报道。 目的 1.构建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2.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3.对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进行普查; 4.建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5.应用医院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评价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6.在现状普查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战略机会窗口分析法(SWOTAnalysis)分析北京市医院应对能力建设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障碍,提出加强北京市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建议。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自由列举访谈和专家评分法构建医院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设计流程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设计流程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 第四节 论文基本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现场
  • 一、地理、人口概况
  • 二、医院设置情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时间
  • 一、研究对象定义
  • 二、选择二级以上医院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三、确定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一、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 (一) 文献研究
  • 1. 文献来源
  • 2. 检索词
  • 3. 文献资料的分类
  • (二) 自由列举访谈
  • 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2. 访谈内容
  • 3. 访谈资料的整理
  • 4. 访谈资料的分析
  • (三) 专家评分法
  • 1. 专家的选择
  • 2. 专家评分问卷的设计
  • 3. 专家评分问卷资料的收集
  • 4. 专家评分资料的整理
  • 5. 专家评分资料的分析
  • (四)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确立
  • (五)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二、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普查
  • (一) 设计调查问卷
  • (二) 设计调查问卷软件包
  • (三) 预调查
  • (四) 正式调查
  • (五) 抽样复测
  • 1. 抽样方法
  • 2. 实施复测
  • (六) 现状调查资料的整理
  • (七) 现状调查资料的分析
  • 三、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
  • (一)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1.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 2. 确定共性因子的个数
  • 3. 解释共性因子的实际意义
  • 4. 计算共性因子得分
  • 5.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 (二)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
  • 1. 综合评价等级的划分
  • 2. 不同类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比较
  • 四、北京市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战略机会窗口分析
  • (一) 应对能力调查评价
  • (二) 政策环境分析
  • (三) 专题小组讨论
  • (四) 综合分析
  • 第四节 质量控制
  • 一、偏倚
  • (一) 选择偏倚
  • (二) 信息偏倚
  • 二、其它误差
  • (一) 抽样误差
  • (二) 过失误差
  • 第五节 伦理审查委员会对本研究课题计划的审核批准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一、文献研究结果
  • 二、自由列举访谈结果
  • (一) 自由列举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二) 自由列举访谈结果
  • 三、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框架
  • 四、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确立
  • (一) 专家积极系数
  • (二) 专家基本情况
  • (三) 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的熟悉程度
  • (四) 专家意见的一致性
  • 1. 专家对应对能力13个方面的评分情况
  • 2. 专家对应对能力42个具体评价指标的评分情况
  • 五、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一) 信度
  • 1. 内在信度
  • 2. 外在信度
  • (二) 效度
  • 1. 内容效度
  • 2. 结构效度
  • 第二节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
  •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一) 应答医院在区(县)的分布情况
  • (二) 应答医院等级分布情况
  • (三) 应答医院组织类型分布情况
  • (四) 应答医院其它特征分布情况
  • (五) 应答医院人员分类和床位设置情况
  • 二、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
  • (一) 应急指挥协调机制
  • (二) 应急预案
  • (三) 监测预警
  • (四) 实验室管理及诊断
  • (五) 信息报告与交流
  • (六) 应急人员
  • (七) 应急床位
  • (八) 应急药品储备
  • (九) 医疗救治措施
  • (十) 消毒净化能力
  • (十一) 个人防护设备储备
  • (十二) 其它应急物资储备
  • (十三) 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 三、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自评情况
  • 四、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经费预算情况
  • 五、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结果小结
  • 第三节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
  • 一、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 (一)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 (二) 确定共性因子个数
  • (三) 解释共性因子的实际意义
  • (四) 计算共性因子得分
  • (五)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 二、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
  • (一) 综合评价等级的划分
  • (二) 不同类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比较
  • 1. 二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之间应对能力比较
  • 2. 综合医院与非综合医院之间应对能力比较
  • 3. 教学医院与非教学医院之间应对能力比较
  • 4. 有发热门诊医院和无发热门诊医院之间应对能力比较
  • 5. 接收过SARS病例或疑似病例医院和未接收过SARS病例或疑似病例医院之间应对能力比较
  • 三、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小结
  • 第四节 北京市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战略机会窗口分析
  • 一、医院自身的优势
  • (一) 医疗资源丰富
  • (二) 医院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
  • (三) 院前急救网络初步形成
  • (四) 有应对SARS疫情的经验和教训
  • (五) 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健全
  • 二、医院自身的劣势
  • (一) 医疗资源条块分割、沟通协调不畅
  • (二) 临床和公共卫生整合不够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识别判断能力较低
  • (四)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强弱不一
  • 三、存在的机会
  • (一) 政府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
  • 1. 国家层面
  • 2. 北京市层面
  • (二) 防治人禽流感的契机
  • (三) 迎奥运工作的需要
  • 四、面临的障碍
  • (一) 政府专项经费投入不足
  • (二) 卫生部门与其它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结果的真实性评价
  • 一、偏倚的控制
  • (一) 选择偏倚
  • (二) 信息偏倚
  • 二、其它误差的控制
  • (一) 抽样误差
  • (二) 过失误差
  • 第三节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全面性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
  • 第四节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
  • 一、应急指挥协调机制的现状
  • 二、应急预案的现状
  • 三、监测预警的现状
  • 四、实验室诊断能力的现状
  • 五、信息报告和交流的现状
  • 六、应急人员的现状
  • 七、应急床位的现状
  • 八、应急药品储备的现状
  • 九、医疗救治措施的现状
  • 十、消毒净化的现状
  • 十一、个人防护设备储备的现状
  • 十二、其它应急物资储备的现状
  • 十三、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现状
  • 第五节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
  • 一、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二、影响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因素分析
  • (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识别判断因子
  •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软件因子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硬件因子
  • (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意识因子
  • (五)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因子
  • 三、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
  • 第六节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二节 加强北京市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建议
  • 一、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识别判断能力
  • 二、保证所有医院都具备基本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 三、加大对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投入
  • 四、定期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
  • 五、整合资源、加强沟通协作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今后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献综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与建设
  •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概念
  • (一) 突发事件的定义
  •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 1. 突发性
  • 2. 群体性
  • 3. 危害的严重性
  • 4. 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 (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 (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
  • 1. 国外发达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
  • 2.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
  •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理论
  • 1. 什么是危机
  • 2. 什么是危机管理
  • 3. 危机管理理论
  • 三、应对能力评价
  • (一) 能力评价理论
  • 1. 能力的定义
  • 2. 能力评价模型
  • (二) 应对能力的内涵
  • 1. 预防职能(事件发生前)
  • 2. 处理和控制职能(事件发生时)
  • 3. 评估职能(事件发生前、中、后)
  • (三) 应对能力评价方法
  • 四、应对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五、应对能力建设
  • (一) 什么是能力建设
  • 1. 能力建设的定义
  • 2. 能力建设的特点
  • 3. 进行能力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 (二) 应对能力建设的途径
  • 1. 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
  • 2. 法律的制定和完善
  • 3. 成立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
  • 4. 提高监测与预警能力
  • 5. 制定应急预案或计划
  • 6. 人员、物资储备与调配
  • 7. 沟通和信息交流
  • 8. 教育和培训
  • 附录2 北京市二、三级医院名单
  • 附录3 本研究文献检索相关网站网址
  • 附录4 参与自由列举访谈的专家名单
  • 附录5 参与专家评分的专家名单
  • 附录6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专家评分问卷
  • 附录7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附录8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问卷初稿咨询专家名单
  • 附录9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10 医院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与现状调查问卷条目对应关系表
  • 附录11 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关于进行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估调查的通知
  • 附录12 抽样复测选择医院名单
  • 附录13 本研究使用/涉及的法律法规、领导讲话和政府文件
  • 附录14 北京市加强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专题小组讨论纪要
  • 附录15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函
  • 附录16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分和综合评价等级一览表
  • 附录17 名词解释
  • 附录18 调查表、调查问卷应用软件及应用软件使用说明光盘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 索引
  • 相关论文文献

    • [1].Delphi专家评分法在景观桥梁方案比选中的应用[J].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2].风险评估在压力管道管理中的应用[J]. 发展 2011(10)
    • [3].基于模糊识别理论的南昌房地产市场健康判别研究[J]. 企业导报 2011(20)
    • [4].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编码员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中国医院统计 2020(04)
    • [5].高校教育成本影响因素评估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0)
    • [6].医学生满意度量表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J]. 西北医学教育 2009(03)
    • [7].医学综合评价中指标赋权法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创新 2010(10)
    • [8].学科特征视角下的微信公众平台评价体系建立[J]. 评价与管理 2017(03)
    • [9].高校图书馆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实证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1(21)
    • [10].信用评估的常用方法浅析[J]. 时代金融 2013(15)
    • [11].睡眠紊乱对黎巴嫩中国维和二级医院轮换交接效果的影响[J]. 西南国防医药 2011(07)
    • [12].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研究[J]. 浙江预防医学 2014(08)
    • [13].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改革的研究——以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33)
    • [14].新疆土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分级[J]. 广西农业科学 2010(02)
    • [15].SWOT量化分析法在福清移动校园战略制定中的应用[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8(03)
    • [16].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化风险的识别与评价[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06)
    • [17].铅蓄电池行业重金属产污系数修正[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5(05)
    • [18].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综合评价研究[J]. 开放导报 2011(03)
    • [19].电影智库专家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20].大学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与实现方式的实证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 2012(07)
    • [21].战略并购的内部控制机理与评价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09(24)
    • [22].环境绩效评估中多种赋权方法的对比分析[J]. 环境保护科学 2020(01)
    • [23].基于计算机仿真的Delphi专家评分法在景观桥梁视觉参数分析中的应用[J].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24].基于因子分析的企业设备招标研究[J]. 中国招标 2008(31)
    • [25].基于全过程管理理念的配网管理综合评价体系[J]. 广西电力 2015(01)
    • [26].商住楼火灾风险评价及保险费率厘定的研究[J]. 科技通报 2009(06)
    • [27].上海市长宁区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09)
    • [28].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09)
    • [29].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评价——以德宏州为例[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0(01)
    • [30].商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甘肃科技 2016(13)

    标签:;  ;  ;  ;  ;  ;  ;  ;  ;  ;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