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瘀方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

益气化瘀方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

李静

(大庆市红岗区人民医院中医科黑龙江大庆163511)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方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我院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方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7.2785,P=0.0263),总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χ2=6.1571,P=0.0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方益气活血、调经止痛,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降低米非司酮相关不良反应。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益气化瘀方;痛经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054-0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以子宫内膜在子宫以外的位置增殖分化的妇科疾病,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良性肿瘤。该病常发生于育龄期妇女,患者常有痛经、慢性盆腔炎、月经失调、性交痛、不孕症等症状[1]。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手段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手术常用腹腔镜下行卵巢内异症囊肿剥离术、盆腔粘连松解术、内异症病灶电凝术等,并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行输卵管通液术[2]。非手术方法常用激素调节疗法包括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及米非司酮等药物治疗。但手术治疗创伤大,激素调节副作用多,临床应用均受到一定限制。我院采用益气化瘀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1月于我院采用影像学技术等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年龄25~36岁,平均年龄(29.5±4.2)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3.5±1.7)年;超声显示腹膜型12例,卵巢型5例,混合型18例;伴明显痛经20例,月经失调15例,性交痛12例。对照组33例,年龄27~38岁,平均年龄(31.2±4.7)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3.8±1.5)年;超声显示腹膜型10例,卵巢型4例,混合型19例;伴明显痛经18例,月经失调12例,性交痛9例。两组年龄、病程、类型及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用法和用量:米非司酮(10mg,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28)10mg/d,3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方。药剂和药量:黄芪30g,党参10g,川芎10g,当归10g,芍药10g,红花10g,延胡10g,生蒲黄10g,山茱萸10g,甘草5g,陈皮5g。水煎取汁200ml,分2次口服,每日一剂。3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效。

1.3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效果分为痊愈、好转、无效3个级别。痊愈为患者治疗后无痛经、下腹部痛及性交痛等症状,超声显示包块消失。好转为患者痛经、下腹痛及性交痛等症状有所缓解,达到可耐受,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的程度;治疗后包块体积≤治疗前包块体积的1/2。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较前无好转,治疗后包块体积>治疗前包块体积的1/2.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痊愈25例,好转7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后痊愈13例,好转15例,无效5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85,P=0.0263,P<0.05)。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发生肝功能异常2例,阴道少量不规则出血4例,乳房痛1例;对照组发生肝功能异常5例,阴道少量不规则出血8例,腰部胀感3例。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71,P=0.0131,P<0.05)。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患者子宫内膜细胞处于超敏状态,对外源性雌二醇刺激的非常敏感。有研究发现雌激素可促进子宫间质细胞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升高[3],从而促进了病灶的形成发展。米非司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抗孕激素和抗糖皮质激素的甾体类激素,通过抑制雌激素、孕激素与子宫内膜受体的结合以达到抑制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的作用。米非司酮对生育、月经无不良影响[4],从而满足患者近期生育的需求。中医益气化瘀思想已被用于异位妊娠[5]、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等疾病,并取得可靠的临床效果。益气化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根据在于其属于“血瘀证”范畴,妇人在经、孕、产、乳期伤血,血不足则气虚,气虚常致血瘀[7]。故中医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气虚血瘀,对症应采用用益气提升、活血化瘀治疗。方中黄芪、党参益气健脾,利湿消肿;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8];川芎、芍药、红花重在活血化瘀;延胡理气化瘀止痛,生蒲黄止血化瘀,山茱萸固经止血,诸药益气化瘀、调经止痛,达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标本兼治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益气化瘀方可提高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益气化瘀方可降低米非司酮相关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吴德斌,洪莉,洪莎莎等.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的Meta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1):25-29.

[2]宋菁,华鲁桦,张军等.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内异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8(8):584-588.

[3]王明珍,裘月红,穆琳等.雌激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间质细胞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4,30(4):715-718.

[4]扬琴.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2013,53(48):52-53.

[5]张华.米非司酮联合益气化瘀止血汤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临床评分[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6):82-83.

[6]李靖,蒋宝平,许波华等.益气化瘀合剂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实验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341-344.

[7]沈萍,章丽娅,董丽君.益气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J].医药与保健,2014,22(10):57-58.

[8]马迎红,黎烈荣.益气化瘀方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3):291-294.

标签:;  ;  ;  

益气化瘀方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