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2(Zn1/3Nb2/3)2O7微波介质陶瓷制备和介电性能的研究

Bi2(Zn1/3Nb2/3)2O7微波介质陶瓷制备和介电性能的研究

论文摘要

微波介质陶瓷作为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在现代通信中被用作谐振器、滤波器、介质基片、介质天线、介质导波回路等,广泛应用于微波技术的许多领域,如移动电话、汽车电话、无绳电话、电视卫星接收器、卫星广播、军事雷达、无线电遥控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微波介质陶瓷的性能要求为:(1)在微波频率下材料相对介电常数应大,以便于器件小型化;(2)在微波频率下的介电损耗应很小,即介质的品质因子要高;(3)接近于零的频率温度系数。Bi2(Zn1/3Nb2/3)2O7陶瓷具有烧结温度低、介电常数高、频率温度系数调整范围宽等特点,这些因素均为其在LTCC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本文以Bi2(Zn1/3Nb2/3)2O7陶瓷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不同的制备方法,优化陶瓷的烧结工艺和介电性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离子取代和添加烧结助剂,研究了陶瓷相结构、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变化规律。首先,系统研究了固相合成法、半化学法和熔盐法制备Bi2(Zn1/3Nb2/3)2O7陶瓷,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固相合成法、半化学法和熔盐法均可以获得纯的单斜焦绿石相,同时推导出这三种制备方法的反应机理是一致的;固相法和半化学法制备的粉体呈颗粒状分布,而熔盐法制备的粉体形貌呈独特的片状;采用这三种方法制备的陶瓷的具体性能为:ρ=7.79g/cm3,εr=83,tanδ=0.0022(固相法);ρ=7.61g/cm3,εr=84,tnaδ=0.0029(半化学法);ρ=7.64g/cm3,εr=81,tanδ=0.0051(熔盐法)。可见,固相法制备的Bi2(Zn1/3Nb2/3)2O7陶瓷较为致密,介电性能较好。因而,固相法是较为适宜的制备方法。其次,在确定了固相法为基本实验方法后,为了提高Bi2(Zn1/3Nb2/3)2O7陶瓷的介电性能,以Nd3+取代Bi2(Zn1/3Nb2/3)2O7陶瓷A位上的Bi3+,以Ta5+取代Bi2(Zn1/3Nb2/3)2O7陶瓷B位上的Nb5+,实验结果表明:对于(Bi2-xNdx)(Zn1/3Nb2/3)2O7陶瓷,当Nd3+取代量x<0.3时,陶瓷仍为单斜焦绿石相结构,随着x>0.3时,陶瓷中出现立方焦绿石相,陶瓷呈现单斜相与立方相的共存,当x≥1.0时,陶瓷中还出现了Bi2Nd4O9相,呈现三相并存的结构;随着Nd3+取代量的增加,介电常数先增大然后减小,而介电损耗先减小然后增大。在1000℃烧结取代量x=0.2处陶瓷取得最佳的性能:ρ=7.76g/cm3,εr=79,tanδ=0.002(1MHz)。对于Bi2(Zn1/3Nb(2/3-y/3)Tay/3)2O7陶瓷,加入Ta5+取代B位的Nb5+,陶瓷主晶相除了单斜焦绿石相外,还出现第二相Bi3TaO7相,随着Ta5+取代量的逐渐增加,Bi3TaO7相的比例开始减小,当Ta5+取代量增加到2.0时,即Nb5+完全被Ta5+取代时,陶瓷呈现纯的单斜焦绿石相结构,Bi3TaO7相完全消失;随着Ta5+取代量的增加,介电常数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介电损耗也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可见,Nd3+取代A位的Bi3+并没有显著提高陶瓷的介电性能,Ta5+取代B位的Nb5+反而恶化了陶瓷的介电性能。最后,为了降低陶瓷的烧结温度,并保持其良好的介电性能,分别以LiSbO3和BiFeO3为掺杂剂,详细研究了其对Bi2(Zn1/3Nb2/3)2O7陶瓷烧结温度、相结构、显微组织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iSbO3和BiFeO3的掺杂不会对Bi2(Zn1/3Nb2/3)2O7陶瓷的相结构产生影响;当LiSbO3的含量为0.1wt.%时,陶瓷的烧结温度从1000℃降到920℃,致密性好,同时具有较佳的性能:ρ=8.04g/cm3,εr=79,tanδ=0.002(1MHz);当BiFeO3的含量为0.15wt.%时,Bi2(Zn1/3Nb2/3)2O7陶瓷的烧结温度从1000℃降到920℃,同时也保持了优良的性能:ρ=7.87g/cm3,εr=79,tanδ=0.00086(1MHz),尤其是介电损耗大大降低,十分有利于LTCC的应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微波介质陶瓷的基本概述
  • 1.2.1 低介微波介质陶瓷
  • 1.2.2 中介微波介质陶瓷
  • 1.2.3 高介微波介质陶瓷
  • 1.3 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4 铋基焦绿石概述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陶瓷样品的制备工艺
  • 2.1.1 固相合成法
  • 2.1.2 半化学法
  • 2.1.3 熔盐法
  • 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2.1 体积密度
  • 2.2.2 相结构分析
  • 2.2.3 显微组织分析
  • 2.2.4 介电胜能
  • 2(Zn(1/3)Nb2/3)2O7陶瓷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第3章 制备方法对Bi2(Zn(1/3)Nb2/3)2O7陶瓷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2(Zn1/3Nb2/3)2O7陶瓷'>3.2 固相法合成Bi2(Zn1/3Nb2/3)2O7陶瓷
  • 3.2.1 预烧粉体的相结构
  • 3.2.2 预烧粉体的形貌
  • 3.2.3 陶瓷的相结构
  • 3.2.4 陶瓷的密度
  • 3.2.5 陶瓷的显微结构
  • 3.2.6 陶瓷的介电性能
  • 2(Zn1/3Nb2/3)2O7陶瓷'>3.3 半化学法合成Bi2(Zn1/3Nb2/3)2O7陶瓷
  • 3.3.1 预烧粉体的相结构
  • 3.3.2 预烧粉体的形貌
  • 3.3.3 陶瓷的相结构
  • 3.3.4 陶瓷的密度
  • 3.3.5 陶瓷的显微结构
  • 3.3.6 陶瓷的介电性能
  • 2(Zn1/3Nb2/3)2O7陶瓷'>3.4 熔盐法合成Bi2(Zn1/3Nb2/3)2O7陶瓷
  • 3.4.1 预烧粉体的相结构
  • 3.4.2 预烧粉体的形貌
  • 3.4.3 陶瓷的相结构
  • 3.4.4 陶瓷的密度
  • 3.4.5 陶瓷的显微结构
  • 3.4.6 陶瓷的介电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2(Zn1/3Nb2/3)2O7陶瓷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第4章 A、B位离子取代对Bi2(Zn1/3Nb2/3)2O7陶瓷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A位离子取代
  • 4.2.1 陶瓷的相结构
  • 4.2.2 陶瓷的密度
  • 4.2.3 陶瓷的显微结构
  • 4.2.4 陶瓷的介电性能
  • 4.2.5 本节小结
  • 4.3 B位离子取代
  • 4.3.1 陶瓷的相结构
  • 4.3.2 陶瓷的密度
  • 4.3.3 陶瓷的显微结构
  • 4.3.4 陶瓷的介电性能
  • 4.3.5 本节小结
  • 2(Zn1/3Nb2/3)2O7陶瓷烧结助剂改性的研究'>第5章 Bi2(Zn1/3Nb2/3)2O7陶瓷烧结助剂改性的研究
  • 5.1 弓}言
  • 3掺杂对Bi2(Zn1/3Nb2/3)2O7陶瓷显微结构与介电性能的影响'>5.2 LiSbO3掺杂对Bi2(Zn1/3Nb2/3)2O7陶瓷显微结构与介电性能的影响
  • 5.2.1 陶瓷的相结构
  • 5.2.2 陶瓷的密度
  • 5.2.3 陶瓷的显微结构
  • 5.2.4 陶瓷的介电性能
  • 5.2.5 本节小结
  • 3掺杂对Bi2(Zn1/3Nb2/3)2O7陶瓷显微结构与介电性能的影响'>5.3 BiFeO3掺杂对Bi2(Zn1/3Nb2/3)2O7陶瓷显微结构与介电性能的影响
  • 5.3.1 陶瓷的相结构
  • 5.3.2 陶瓷的密度
  • 5.3.3 陶瓷的显微结构
  • 5.3.4 陶瓷的介电性能
  • 5.3.5 本节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全文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新见解
  • 6.3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解淀粉芽孢杆菌BI_2的鉴定及其对黄曲霉的抑制作用[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0(06)
    • [2].解淀粉芽孢杆菌BI_2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特性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09)
    • [3].锂、钒掺杂对Bi_2(Zn_(1/3)Nb_(2/3))_2O_7陶瓷烧结温度和介电性能的影响[J]. 机械工程材料 2010(02)
    • [4].Li-Al共掺对Bi_2(Zn_(1/3)Nb_(2/3))_2O_7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J]. 中国陶瓷 2013(11)
    • [5].铋(Ⅲ)苯乙酸-1,10-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Bi_2(PPA)_6·(Phen)_2]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J]. 化学学报 2012(04)
    • [6].烧结温度对Bi_2(Mg_(1/3)Nb_(2/3))_2O_7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J]. 硅酸盐通报 2012(05)
    • [7].Li-Sn共替代Bi_2(Zn_(1/3)Nb_(2/3))_2O_7陶瓷的介电性能[J]. 压电与声光 2010(03)
    • [8].B位替代对Bi_2(Zn_(1/3)Nb_(2/3))O_7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J]. 机械工程材料 2009(04)
    • [9].Li-Ti共掺对Bi_2(Zn_(1/3)Nb_(2/3))_2O_7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10].共晶二元Sn基焊料与Bi_2(Te_(0.9)Se_(0.1))_3基热电材料的界面反应[J]. 金属功能材料 2012(02)
    • [11].闪蒸法制备N型Bi_2(Te_(0.95)Se_(0.05))_3薄膜的微结构及热电性能研究[J]. 稀有金属 2011(06)
    • [12].Ag掺杂对Bi_2(Te_(0.95)Se_(0.05))_3薄膜热电功率因子的影响[J]. 电源技术 2011(12)
    • [13].Li和Sn掺杂Bi_2(Zn_(1/3)Nb_(2/3))_2O_7陶瓷的结构和介电性能[J]. 硅酸盐学报 2009(03)
    • [14].A位掺杂Bi_2(Zn_(1/3)Nb_(2/3))O_7陶瓷结构与介电性能[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15].Li-Zr共掺杂对Bi_2(Zn_(1/3)Nb_(2/3))_2O_7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08(07)

    标签:;  ;  ;  ;  

    Bi2(Zn1/3Nb2/3)2O7微波介质陶瓷制备和介电性能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