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论文-王伊婧,陈青

天一阁论文-王伊婧,陈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天一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志愿者管理,天一阁,志愿者组织,藏书文化,年度考核,程序设置,国企职工,服务水准,游客体验,在园

天一阁论文文献综述

王伊婧,陈青[1](2019)在《天一阁探索博物馆志愿者管理新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志愿者是博物馆宣传力量的重要一部分,也是连接博物馆与社会大众的一座坚实桥梁。近年来,天一阁博物馆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志愿者管理新模式,成效显着,实现了志愿者团队壮大与博物馆访客增量协同的有机发展、志愿者服务热情与博物馆文化魅力互促的良性循环。目前,天一阁博物(本文来源于《宁波日报》期刊2019-12-18)

王伊婧[2](2019)在《2019天一阁论坛聚焦汉字活字》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17日,2019天一阁论坛在浙江省天一阁博物馆隆重举办。此次论坛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承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美哉汉字伟哉文明",通过探讨作为承载中华文明载体的汉字活字在古今中西的发展变迁,来呈现中华传统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创新的特质。5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论坛,其中包括来自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的国外专家7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本文来源于《文化月刊》期刊2019年11期)

于美娜[3](2019)在《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在家谱修复中的运用——以《江阳嵩高柴氏宗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至2016年间,天一阁博物馆从民间收藏家那里先后征集了叁批浙江地区的旧家谱,总册数1300余册。这批家谱受损十分严重,病害类型多种多样,修复难度极大。天一阁征集来的这部《江阳嵩高柴氏宗谱》(以下简称《柴谱》)是馆藏众多家谱中比较独特的一部。从收藏角度讲,在馆藏已有的近100个姓氏的旧藏家谱中,柴姓是馆阁中的"新人"。从文物价值角度讲,《柴谱》是后世考证南宋遗民"四隐"(柴望、(本文来源于《艺术品》期刊2019年11期)

应磊[4](2019)在《探秘中国现存最早私家藏书楼 天一阁修古籍的人》一文中研究指出总有人迎难而上,持之以恒,"择一事,终一生"。在宁波的天一阁就有这样一群修书人,在日复一日中默默坚守,让古老的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演绎着令人赞叹的工匠精神。宁波长春路两侧的老樟树,常年苍翠欲滴,沿着这条路可以走到天一阁。400多年前的明朝中期,兵部右侍郎范钦退隐在此,营造了一个文化奇迹——汇天下书于一阁,历经4个多世纪而不散。(本文来源于《文化交流》期刊2019年11期)

于美娜,刘彬彬,齐红祥[5](2019)在《以天一阁藏《延陵郡吴氏宗谱》为例谈修复用纸的再染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天一阁藏《延陵郡吴氏宗谱》全书共五册。整部宗谱,纸质尚好,修复难度不高,但是封面特征极为明显,蓝紫色再加工纸张褪色严重,褪色区域呈淡紫色。这种纸面光滑的封面纸在馆藏家谱文献中比较少见。为了了解这种纸的加工工艺、生产工具、使用原料等实际情况,修复人员到安徽泾县,进行了实地考察。从中了解到,手工纸再次加工及染色的处理方法和我们日常对手工纸再染色的技法差距甚大,并结合实践将两种技艺加以介绍和对比,以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修复用纸再染色有更加客观和深入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9年11期)

顾瑾,蓝庆[6](2019)在《宁波电信与天一阁共建5G+智慧博物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10月16日,中国电信宁波分公司、华为公司与天一阁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叁方将共同建设宁波首家5G+智慧博物馆。宁波素有港通天下、书藏古今的美誉,而作为首张宁波文化名片的天一阁,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本文来源于《人民邮电》期刊2019-10-25)

陈燮君[7](2019)在《天一阁:守护江南之魂》一文中研究指出陈燮君,男,籍贯浙江宁波,1952年7月生于上海,曾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党委书记、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博物馆馆长。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的天一阁是中国藏书文化的圣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亚洲最早的私人藏书楼,为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本文来源于《宁波日报》期刊2019-10-15)

王伊婧[8](2019)在《在传承发展中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17日,由浙江省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天一阁博物馆承办的2019天一阁论坛在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举办。论坛以“美哉汉字 伟哉文明”为主题,通过梳理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汉字活字在古今中西的发展变迁,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在交流中不断创新。来自意大利、法国(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9-09-19)

应磊,贺元凯,王伊婧[9](2019)在《我在天一阁修古籍》一文中研究指出夏日午后,宁波长春路两侧老樟苍翠欲滴,我们沿这条路走到天一阁。400多年前的明朝中期,兵部右侍郎范钦退隐在此,开启一个文化奇迹的营造,汇天下书于一阁,历经4个多世纪而不散。历代藏书家很多,其藏书能保存百年以上的就不多见,而天一阁藏书却保存至今。在(本文来源于《浙江日报》期刊2019-09-05)

毛思洁[10](2019)在《天一阁:历久弥新的文化瑰宝》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的确,文化是使一个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一张特有名片,而天一阁,就是宁波最独特的文化名片之一。作为名闻中外的藏书楼,天一阁已矗立了450余年,它以深厚的历史底蕴,滋养着宁波这座城市,让宁波的文化气质历久弥新,让"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口号更加响亮。(本文来源于《宁波通讯》期刊2019年15期)

天一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9月17日,2019天一阁论坛在浙江省天一阁博物馆隆重举办。此次论坛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承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美哉汉字伟哉文明",通过探讨作为承载中华文明载体的汉字活字在古今中西的发展变迁,来呈现中华传统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创新的特质。5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论坛,其中包括来自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的国外专家7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一阁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伊婧,陈青.天一阁探索博物馆志愿者管理新模式[N].宁波日报.2019

[2].王伊婧.2019天一阁论坛聚焦汉字活字[J].文化月刊.2019

[3].于美娜.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在家谱修复中的运用——以《江阳嵩高柴氏宗谱》为例[J].艺术品.2019

[4].应磊.探秘中国现存最早私家藏书楼天一阁修古籍的人[J].文化交流.2019

[5].于美娜,刘彬彬,齐红祥.以天一阁藏《延陵郡吴氏宗谱》为例谈修复用纸的再染色[J].兰台世界.2019

[6].顾瑾,蓝庆.宁波电信与天一阁共建5G+智慧博物馆[N].人民邮电.2019

[7].陈燮君.天一阁:守护江南之魂[N].宁波日报.2019

[8].王伊婧.在传承发展中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N].中国文化报.2019

[9].应磊,贺元凯,王伊婧.我在天一阁修古籍[N].浙江日报.2019

[10].毛思洁.天一阁:历久弥新的文化瑰宝[J].宁波通讯.2019

标签:;  ;  ;  ;  ;  ;  ;  ;  ;  ;  

天一阁论文-王伊婧,陈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