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风险度量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操作风险度量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论文摘要

操作风险已经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作为一个全新的资本监管框架,第一次将操作风险纳入最低资本监管要求,它体现了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最新理念和风险管理的最新成果。新资本协议要求对资本充足的监管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银行经营的风险状况,为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衡量资本充足的方法,从而使巴塞尔委员会的资本充足框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来适应金融体系的变化,以便更准确及时地反映银行经营活动中的实际风险水平及其所需要配置的资本水平,进而促进金融体系的平稳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操作风险损失事件频繁发生,操作风险日益成为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但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制约了我国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操作风险定量研究不足。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操作风险度量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协议下操作风险的内涵、操作风险度量方法以及操作风险内部管理机制要求这样一个完整的操作风险度量框架;接着总结了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的发展演进过程,对目前度量操作风险的两类主流方法“自下而上”法和“自上而下”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以“招商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为例,选用基本指标法和收入模型法进行了操作风险度量的实证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使用具体损失事件的实际操作风险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论证了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应用于我国的可行性;最后文章对我国银行业度量操作风险中存在的现实困难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我国存在操作风险度量认识障碍、缺乏适用的现代操作风险度量模型、损失数据收集工作滞后以及操作风险度量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等现实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对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是银行核心竞争力所在。操作风险涉及银行经营活动的所有领域、各个环节和所有人员,不同银行、不同业务、不同环节的操作风险特征都不相同。操作风险度量是对操作风险进行经济资本配置的基础,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普遍适用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操作风险的计量无论在意识还是在行动上,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操作风险的计量管理严重不足。通过直接借鉴新协议有关操作风险度量的先进做法,了解国际银行业的先进风险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银行业应转换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强化操作风险度量意识,逐步构建和完善自身操作风险度量体系,开发适合我国金融环境的操作风险度量模型,实现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 第二章 新巴塞尔协议下操作风险度量框架
  • 第一节 操作风险概述
  • 第二节 度量模型的概括
  • 第三章 新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度量模型在我国的应用
  • 第一节 度量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二节 操作度量方法的实证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操作风险度量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一节 正视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操作风险度量中遇到的困难
  • 第二节 密切关注国际银行业操作风险度量技术的发展
  • 第三节 加强我国操作风险文化及相关基础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操作风险度量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