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及其成长性研究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及其成长性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技术层出不穷,新兴技术给国家、产业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现在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忽视新兴技术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未来国家、产业和企业的竞争是新兴技术的竞争,特别是新兴技术产业化的数量,质量和速度的竞争。但如何识别新兴技术,进而对其进行评价和选择,以及最终使新兴技术实现商业化和产业化是摆在国家和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同时这也是理论界研究比较薄弱的方面。本文依托导师黄鲁成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奥运科技产业化及基于奥运市场规则的国际化发展研究》(70639002),通过采用属性综合评价方法、技术预见、模糊一致性矩阵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及其成长性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技术评价和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重点对技术选择的方法、实践,以及技术评价范式的发展和技术评价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特别地,对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的模型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其次,对新兴技术的内涵、特征,新兴技术的分类和形成路径,以及新兴技术的识别进行了深入的总结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兴技术的识别指标体系,并利用属性综合评价方法对新兴技术进行了定量的识别研究。对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的概念,产业化过程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的影响因素:技术因素,市场因素,产业因素,符合性因素,和效应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辨识和详细的分析。为后续章节的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及其成长性研究奠定了研究基础。第三,构建了一个先由课题组成员初选、初级技术人员和实验室人员再选,以及基于技术预见和模糊一致性矩阵终选的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的三阶段模型。基于技术预见的方法和思想,通过Delphi和专家调查法构建了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对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就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与传统技术评价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了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与传统技术评价之间的不同点,验证了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利用Delphi方法和名义专家小组法对待评价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进行专家打分,同时以待评价新兴技术背景资料的定量数据,对专家的打分进行了定量化的修正,使得评价具有了兼顾定性和定量指标,主、客观相结合的特点,这样最大限度地使用了可以获得的评价资源,使评价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最后使用模糊一致性矩阵的方法对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第四,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成长性通过系统动力学建模,模拟分析了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成长性的基本结构、基本回路、典型的动态行为模式及其动力学性质;模拟分析了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成长性与影响因素的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有关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成长性的管理战略和决策方面的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论文写作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研究框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综述
  • 2.1 技术评价方法
  • 2.1.1 技术评价实践
  • 2.1.2 技术评价方法
  • 2.1.3 技术预见方法
  • 2.2 技术评价发展趋势
  • 2.2.1 技术评价范式的发展
  • 2.2.2 技术评价理论的发展
  • 2.3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方法
  • 2.3.1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评价指标设计研究
  • 2.3.2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方法和模型研究
  • 2.3.3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成长性研究
  • 2.3.4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方法的评述
  • 2.4 小结
  • 第3章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的研究基础
  • 3.1 新兴技术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 3.1.1 新兴技术的概念
  • 3.1.2 新兴技术的内涵
  • 3.1.3 新兴技术的特征
  • 3.2 新兴技术的分类
  • 3.2.1 按技术的应用领域
  • 3.2.2 按新兴技术的来源
  • 3.2.3 按新兴技术的特点
  • 3.2.4 按技术的形成路径
  • 3.3 新兴技术的识别
  • 3.3.1 新兴技术识别的研究现状
  • 3.3.2 基于属性综合评价系统的新兴技术的识别研究
  • 3.4 新兴技术产业化
  • 3.4.1 新兴技术产业及产业化概念
  • 3.4.2 新兴技术产业化过程分析
  • 3.4.3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的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影响因素
  • 4.1 技术因素
  • 4.1.1 技术先进性
  • 4.1.2 技术成熟度
  • 4.1.3 技术的可操作性
  • 4.2 市场因素
  • 4.2.1 市场类型
  • 4.2.2 市场规模
  • 4.2.3 市场发育
  • 4.2.4 为客户创造价值
  • 4.3 产业因素
  • 4.3.1 产业结构
  • 4.3.2 产业基础
  • 4.4 符合度因素
  • 4.4.1 政策因素
  • 4.4.2 人文与社会因素
  • 4.4.3 环境和资源因素
  • 4.5 效因因素
  • 4.6 小结
  • 第5章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的研究
  • 5.1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及其成长性研究模型的构建
  • 5.1.1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及其成长性研究思路
  • 5.1.2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及其成长性研究模型
  • 5.2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要遵循的原则
  • 5.2.2 技术预见在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中的应用
  • 5.2.3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 5.3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比研究
  • 5.4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5.4.1 三标度法
  • 5.4.2 三标度法确定权重
  • 5.5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的研究
  • 5.5.1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过程
  • 5.5.2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的研究
  • 5.6 小结
  • 第6章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成长性研究
  • 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选择
  • 6.2 系统动力学介绍
  • 6.2.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6.2.2 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 6.2.3 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PLE
  • 6.3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成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造
  • 6.3.1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成长性系统结构图和流图
  • 6.3.2 模型变量及Vensim 方程
  • 6.3.3 模型的初值及参数的确定
  • 6.3.4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成长性研究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及其成长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