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含铜电镀废水制备氯化亚铜及提高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从含铜电镀废水制备氯化亚铜及提高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前,中国每年排放约40亿m3的电镀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铜离子,若不进行回收,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本论文从“资源化”的角度出发,利用处理含铜电镀废水得到的硫酸铜,采用亚硫酸盐还原法制备CuCl,对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同时对提高氯化亚铜的抗氧化性能做了研究。通过实验,得到制备CuCl的最佳工艺为:n(CuSO4):n(Na2SO3):n(NaCl)=1:1.33:1.6、反应温度为60℃、pH值为3.5,在此工艺条件下,CuCl的收率在97%以上,纯度在98%以上;放大实验表明:Na2SO3用量控制在CuSO4用量0.85~1.1倍之间,其他条件与实验室条件相同,制得的氯化亚铜纯度在98%以上,产率在80%左右。CuCl的抗氧化实验表明:由于水份的存在,CuCl暴露在空气中和水蒸汽条件下,迅速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铜矿,在紫外线照射、鼓风干燥条件下基本不发生氧化。通过对CuCl粉表面进行有机包覆处理发现:柠檬酸、硫脲可以提高CuCl的抗氧化性能。其包覆工艺条件为:柠檬酸用量为CuCl粉质量的4%,包覆时间4~8h,反应温度为室温;硫脲用量为CuCl粉质量的2%,包覆时间2~6h,反应温度为室温。红外光谱图分析表明:经沉淀法制备的CuCl,其表面由于水洗、醇洗等步骤生成了大量的羟基,柠檬酸的羧基与CuCl粉表面的羟基反应,吸附在CuCl表面;硫脲分子中的硫与CuCl表面的金属离子形成Cu—S配位键,包覆在CuCl粉表面;TG—DTA曲线显示:柠檬酸包覆的CuCl粉在366.9℃出现的明显的放热过程,并有2.74%的失重,说明粉体表面包覆的有机物在366.9℃附近分解。硫脲包覆的CuCl粉在392.2℃出现的明显的放热过程,并有1.13%的失重。说明粉体表面包覆的有机物在392.2℃附近分解;XRD衍射分析表明:硫脲、柠檬酸的引入未对CuCl粉体的晶体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处理电镀废水的意义
  • 1.2 电镀废水的来源与危害
  • 1.2.1 电镀废水的来源
  • 1.2.2 电镀废水的危害
  • 1.3 电镀废水的治理原则及处理方法
  • 1.3.1 电镀废水治理的原则
  • 1.3.2 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
  • 1.4 氯化亚铜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 1.4.1 氯化亚铜的应用
  • 1.4.2 氯化亚铜的制备方法
  • 1.5 氯化亚铜的抗氧化性研究
  • 1.6 粉体的表面包覆技术
  • 1.6.1 颗粒表面包覆
  • 1.6.2 颗粒表面的无机分子包覆
  • 1.6.3 颗粒表面的有机分子包覆
  • 1.6.4 颗粒表面有机包覆的常用方法
  • 1.7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8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的研究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的分析方法
  • 2.3.1 溶液中铜离子含量的测定
  • 2.3.2 CuCl样品中Cu(Ⅱ)含量的测定
  • 2.3.3 亚铜离子的测定方法
  • 2.3.4 氯化亚铜抗氧化性的测定方法
  • 2.3.5 抗氧化性的评定
  • 2.4 实验步骤
  • 2.4.1 氯化亚铜的制备
  • 2.4.2 包覆型氯化亚铜的制备
  • 2.4.3 氯化亚铜抗氧化性研究的实验
  • 2.4.4 柠檬酸、硫脲包覆氯化亚铜工艺条件的实验
  • 2.4.5 包覆型氯化亚铜的仪器表征
  • 第三章 氯化亚铜制备的实验结果
  • 3.1 氯化亚铜制备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 3.1.1 还原剂用量对收率的影响
  • 3.1.2 沉淀剂用量对收率的影响
  • 3.1.3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 3.1.4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 3.1.5 pH值对收率的影响
  • 3.2 反应条件的正交试验
  • 3.2.1 正交试验的设计
  • 3.2.2 正交试验的结果
  • 3.3 放大实验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氯化亚铜抗氧化性研究的实验结果
  • 4.1 氯化亚铜抗氧化性的测定方法的选择
  • 4.1.1 间接法
  • 4.1.2 直接法
  • 4.2 不同氧化条件对包覆型氯化亚铜抗氧化性的影响
  • 4.2.1 紫外线照射条件下
  • 4.2.2 鼓风干燥箱中氧化
  • 4.2.3 自然氧化
  • 4.2.4 水蒸汽氧化
  • 4.3 溶剂的选择
  • 4.4 柠檬酸包覆氯化亚铜机理的初探
  • 4.5 柠檬酸、硫脲包覆氯化亚铜影响因素的研究
  • 4.5.1 反应时间对氯化亚铜抗氧化性的影响
  • 4.5.2 包覆剂用量对氯化亚铜抗氧化性的影响
  • 4.5.3 反应温度对氯化亚铜抗氧化性的影响
  • 4.6 氯化亚铜包覆效果的图谱检测及解析
  • 4.6.1 红外光谱分析
  • 4.6.2 包覆型氯化亚铜的热重—差热分析
  • 4.6.3 包覆型氯化亚铜的XRD分析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电镀废水及3种处理工艺简介[J]. 材料保护 2020(05)
    • [2].提高电镀废水氟化物去除效果工艺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7(06)
    • [3].电镀废水处理中的问题分析及措施[J]. 低碳世界 2019(02)
    • [4].水铝钙石对电镀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除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7(04)
    • [5].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电镀与精饰 2018(02)
    • [6].分析减少电镀废水排放和回收金属设备和工艺[J]. 环境与发展 2018(10)
    • [7].四川省电镀废水集中治理方案研析[J]. 环境影响评价 2018(06)
    • [8].电镀废水综合治理工程实例分析[J]. 能源与环境 2017(04)
    • [9].银制品电镀废水的环保处理技术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16(06)
    • [10].含重金属电镀废水的治理[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10)
    • [11].南京源泉技术还电镀废水“清白”[J]. 表面工程资讯 2009(04)
    • [12].国外专利信息[J]. 电镀与环保 2019(06)
    • [13].电镀废水治理与回用技术的研究[J]. 电镀与环保 2020(02)
    • [14].塔式蒸发分离电镀废水结晶系统性能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9)
    • [15].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含氰电镀废水的研究[J]. 电镀与环保 2013(03)
    • [16].两种含铜电镀废水化学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J]. 当代化工 2011(09)
    • [17].混合电镀废水的处理及其回用[J]. 工业水处理 2008(07)
    • [18].传统处理工艺组合技术在治理电镀废水中的应用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9(03)
    • [19].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工程应用[J]. 工业水处理 2015(10)
    • [20].含银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实例[J]. 广东化工 2016(13)
    • [21].用特殊分离膜技术高倍回收电镀废水[J]. 材料保护 2011(07)
    • [22].电镀废水监测讲座(Ⅲ)[J]. 电镀与环保 2008(02)
    • [23].电镀废水的危害与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11)
    • [24].国内电镀废水治理技术获突破[J]. 四川冶金 2016(04)
    • [25].电镀废水环境监管要点解析[J]. 环境保护 2013(02)
    • [26].膜电解处理含铜电镀废水研究[J]. 电镀与精饰 2012(02)
    • [27].硫化钡对含铜镍电镀废水的处理研究[J]. 广东化工 2012(11)
    • [28].混凝法处理含铜电镀废水的实验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09(07)
    • [29].电镀废水监测讲座(Ⅶ)[J]. 电镀与环保 2008(06)
    • [30].过冷水动态制冰冷冻法处理酸铜电镀废水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20(03)

    标签:;  ;  ;  ;  

    从含铜电镀废水制备氯化亚铜及提高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