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活动中完善幼儿的德育渗透

日常活动中完善幼儿的德育渗透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凫城镇付庄幼儿园277222

幼儿的品德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对幼儿的德育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在环境无声的影响下,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及教学、游戏等各项活动都是实施幼儿德育的主要途径,同时做好家园共育。育儿先育德,为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从幼儿抓起,从娃娃抓起,势在必行。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习、做人的能力,是传给他们一辈子享之不尽的财富。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

一、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事情:两个孩子为抢一个玩具而争吵;几个孩子为谁先滑滑梯而各不相让。在放学时经常会看到孩子顺手将书包扔给来接自己的家人;张开双臂扑向自己的妈妈,让妈妈抱着回家的孩子比比皆是。这些在家里人人关心的“小皇帝”将许多坏习惯带到了幼儿园,他们任性、自私、自理能力差,如果任由其发展,势必会使他们的坏习惯更加明显,这些坏习惯可能会成为幼儿成才的绊脚石。老师就利用角色游戏如“谁是文明好孩子”的游戏,“以毒攻毒”。区域活动中创设“娃娃家”、“小超市”等角色活动区,让孩子们置身其中亲身感受进行礼貌交往。利用故事、儿歌童谣,如给幼儿讲《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千里送鹅毛》等故事,同孩子一起创编儿歌童谣《做个好娃娃》、《扫扫地》、《小小手》、《让座》等,这些历史悠久的文明故事和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使幼儿潜移默化受到教育。许多游戏活动都是模拟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懂得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也在解决问题或纠纷的过程中,揭示正确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比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妈妈”要细心照顾“孩子”,“孩子”要尊重长辈,“奶奶”累了,帮“奶奶”捶捶背,“奶奶”病了送她去医院,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游戏让幼儿懂得了尊老爱幼。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着各种角色,逐步认识并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不断学习着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使同情心、责任感得到发展,并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

二、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实施幼儿园德育渗透

将幼儿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是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培养、发展个性倾向提供锻炼的好机会。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工作不是单纯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对他们进行教育。

比如,晨间活动:我们教会幼儿简单的礼貌用语,早上来园与老师、同伴互相问好,与家人道别时说声“再见”,最熟悉的“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这既是最常见最简单的文明礼貌用语与行为,又是孩子的生活世界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教育内容。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又比如,有的孩子帮助别人穿衣服、系扣子,游戏时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善于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好的典型,对于那些抢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孩子随时进行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净化孩子的心灵,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三、家园共育对促进幼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必须同向同步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更新观念,多与家长沟通交流,提高家长的参与性,在幼儿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家长的参与意识,把过去的单向交流改为了双向交流,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如针对孩子打架的问题,教师可在家长园地“大家谈”栏目中写一写有关“宝宝打人了,怎么办”的小文章,引起家长对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思考。此外,还可以请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做得较好的家长在家长会上谈体会,写自己培养孩子的态度和经验。这样,家长就成为了主动的教育者,且家长们自己的经验、方法也更容易在家长间沟通,他们心理上也更乐于接受。可见,家长的参与,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是促使家长自觉地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的有效途径。

标签:;  ;  ;  

日常活动中完善幼儿的德育渗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