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临床观察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临床观察

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二工卫生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应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月起至2016年11月间到我院门诊部就诊,确诊为脾胃虚寒证Hp感染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对照组患者应用三联法,对观察组患者应用附子理中汤进行门诊治疗,并将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Hp感染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附子理中汤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脾胃虚寒证患者Hp感染情况发生。

关键词:附子理中汤:脾胃虚寒:Hp感染:治疗效果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致病菌,存在于上消化道之中。因其极易导致消化性溃疡以及B型慢性胃炎,故也是诱发胃癌的危险因素的其中一种。而在目前治疗Hp感染,西医一般采用的是三联与四联抗菌治疗等。但此类治疗方法[1],费用较高、不良反应大且停药后易复发,因此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对两组脾胃虚寒证Hp患者分别应用三联法治疗与附子理中汤进行门诊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1月起至2016年11月间到我院门诊部就诊,确诊为脾胃虚寒证Hp感染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40-62岁,平均年龄(53.15±4.51)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42-65岁,平均年龄(54.02±4.74)岁。两组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有胃肠道肿瘤、上消化道、合并心脑血管、造血功能异常及肝肾功能异常者者。经核实,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三联疗法,开药阿莫西林胶囊(制药厂家: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1022521)1.0/次,每日2次。开药左氧氟沙星片(制药厂家:山西津华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65115)0.2/次,每日2次。开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制药厂家:华东医药(西安)博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64797)20mg,每日2次。对观察组患者应用附子理中汤进行门诊治疗,药方:炮附子3g,党参、干姜、炒白术各取10g,炙甘草5g,用温水煎服,每日两次,一个疗程为10d。

1.3疗效判定

根据《中医常见症诊断标准》将脾胃虚寒症状共分为22项,单项的分值在1-3间,满分为66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症状越重。并且,将停药一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复查碳13呼气试验,来作为阳性判断感染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2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为数据比对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Hp阳性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Hp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应用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p感染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详情见表一。

2.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分别为(52.33±6.12)与(52.04±6.2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为(19.41±2.28),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为(23.15±2.57),其结果明显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幽门螺旋杠菌(Hp)是唯一一种能生存在人体胃部的生物物种,为螺旋形、微厌氧细菌。而受Hp感染而导致的疾病有胃炎、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及消化道胃溃疡。在发病以后,引起慢性胃炎甚至最终发展为胃癌。其中慢性胃炎与消化道溃疡的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在进食后上腹部有饱胀感、不适或者疼痛,一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反复性的腹痛以及上消化道少量出血。因此,及时的发现与治疗Hp感染患者[2],对于控制及预防胃癌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在目前治疗Hp感染患者中,三联法是最常被应用的治疗方法。但由于伴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得幽门螺杆菌(Hp)的耐药性增强,治疗效果也逐渐的降低了。并且,长期性的服用药物,使得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大,其对治疗的依从度也相对较低。

本次研究,通过分别对两组脾胃虚寒证Hp感染患者应用常规的三联法与附子理中汤进行门诊治疗,经对比分析发现附子理中汤用于治疗Hp感染患者效果较好。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认为Hp感染是“邪气”,性质划分为“热与毒”。邪气侵入人体后便从阴转为寒,而采取附子理中汤用于治疗,能够起得到温里散寒、扶正祛邪之功效。药方中,附子有补虚回阳、温中散寒的作用;干姜能够回阳通脉、温运脾阳;而党参能补脾胃,对于治疗中虚具有较好的效果;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效果,它与党参联合,还可以止升降;甘草则有益气补中的作用,更有谦和药性的效果。而诸药联合,能够有效调节肌球蛋白酶的活性与机体内丙酮酸的含量,同时参与代谢发挥温热效应,改善患者冷痛症状。

综上所述,将附子理中汤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脾胃虚寒证患者Hp感染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沈丽莲.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

[2]魏涛.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临床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7):211.

[3]王瑞芳,邓高振,张东升等.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临床观察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8):156-157.

标签:;  ;  ;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