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专业知识现状的研究

《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专业知识现状的研究

论文摘要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阶段增设了一门综合课《品德与社会(生活)》,虽然它是在原有品德课的基础上,综合了多门学科,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其课程内容较原有内容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面对如此强烈的变革与挑战,原有品德课教师专业知识是否能跟得上品社课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呢?本研究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把教师专业知识进行了六个维度的分解,自编品社课教师专业知识现状的调查问卷,对大连市25所小学的70位品社课教师进行调查,并从中抽取了10位教师进行了结构式访谈,了解目前大连市品社课教师专业现状,分析了品社课教师专业知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本研究共有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提出品社课教师专业知识现状研究的缘由、目的、意义、方法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从教学基础知识取向和教师实践知识取向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知识的构成”和“品社课教师专业知识”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问卷及访谈的实施与结果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得出目前品社课教师及教师专业知识现状,例如:品社教师中兼职教师居多,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为1:4;教师的年龄特点对教师学科教学法知识有显著影响,年龄较小的教师在教学活动形式的选择上较年龄较大者灵活多样等。第三部分,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访谈后,笔者分析出影响品社课教师专业知识完善的主要因素,即兼职因素、年龄因素、学历因素、发展途径因素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因素。第四部分,针对前面两个部分调查所得及影响因素分析,对如何完善品社课教师专业知识进行了探讨,尝试从政策制定、学校管理、教师自我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品社课教师专业知识的有效策略。第五部分,结语。本研究试图通过完善品社课教师专业知识以促进品社学科的教学质量,为品社课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理论基础
  • (五) 有关教师知识的文献综述
  • (六)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品社课教师专业知识现状的调查与结果分析
  • (一) 品社课教师专业知识现状的调查
  • (二)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三) 结论
  • 三、影响品社课教师专业知识完善的因素
  • (一) 兼职因素
  • (二) 年龄因素
  • (三) 学历因素
  • (四) 发展途径的因素
  • (五) 社会支持系统的因素
  • 四、完善品社课教师专业知识的有效策略
  • (一) 建立促进品社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有效机制
  • (二) 确保品社教师地位,为品社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环境支持
  • (三) 教师自身的逐步完善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村学校如何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J]. 教育革新 2016(08)
    • [2].数字故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农村教育 2018(16)
    • [3].论小学《品德与社会》中诚信部分的导学式教学设计[J]. 理论观察 2016(12)
    • [4].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与文化”主题教学的思考[J]. 教学与管理 2017(11)
    • [5].如何让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由“副”转“正”[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7(05)
    • [6].浅谈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建构教学情景诱发学习兴趣[J]. 教育现代化 2017(24)
    • [7].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J]. 酒城教育 2017(02)
    • [8].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9].愉快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J]. 学习月刊 2015(24)
    • [10].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五性”[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10)
    • [11].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新思路[J]. 华夏教师 2016(06)
    • [12].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症状与改进策略[J]. 亚太教育 2016(23)
    • [13].优化《品德与社会》导行教育策略[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6(08)
    • [14].《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6(10)
    • [15].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思考[J]. 科技视界 2014(33)
    • [16].《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回归生活[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4(11)
    • [17].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实效性[J]. 赤子(上中旬) 2014(16)
    • [18].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探索[J]. 长三角(教育) 2013(01)
    • [19].把握《品德与社会》学科特点 有效开发课程资源[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5(04)
    • [20].立足生活,润物无声——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效教学策略[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10)
    • [21].让《品德与社会》回归儿童的生活[J]. 亚太教育 2015(23)
    • [2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J]. 吉林教育 2019(36)
    • [23].初探《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J]. 读写算 2020(16)
    • [24].浅析农村小学有效开展《品德与社会》课实践活动的教学途径[J]. 学周刊 2020(07)
    • [25].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活动的研究[J]. 学周刊 2020(07)
    • [26].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 山东教育 2018(16)
    • [27].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02)
    • [28].《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思考[J]. 科普童话 2019(24)
    • [29].故事激趣 道理引航——浅析如何运用故事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19(04)
    • [30].试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问题与对策[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19)

    标签:;  ;  ;  

    《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专业知识现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