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族胺论文-陈福

芳香族胺论文-陈福

导读:本文包含了芳香族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分子化学,晶体工程,氢键,晶体结构

芳香族胺论文文献综述

陈福[1](2017)在《脂肪族和芳香族胺与无机/有机酸构筑的超分子盐的晶体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分子结构的构筑主要是依靠分子间的非共价作用力,如氢键、范德华力、电荷转移等。其中,氢键是最具方向性以及最适键合强度的作用力,被称为“超分子中的万能作用”。在超分子化学中,借助超分子自组装以及氢键的辅助,具有功能性官能团的有机小分子通常作为合成子和构筑单元,而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有机晶体材料。在本论文中,以布朗斯特酸(HA)和碱(B)为主要原料,采用常规的溶剂挥发法,合成了叁个系列的含氮超分子化合物,并系统地分析了它们的晶体结构,以探索分子间氢键作用在晶体堆积中的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不同的阴离子辅助合成的八种超分子盐中,阴离子具有不同的结构以及性质,是影响晶体结构以及结晶比率的主要因素,它们通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与1-(4-吡啶基)哌嗪共同构建了各种各样的超分子结构。其次,采用氨基乙腈与18-冠醚-6构成主客体阳离子,与不同的阴离子合成了八种超分子盐。通过研究其晶体结构,发现在这些化合物的晶体堆积过程中,强氢键作用起主导作用而弱氢键作用则主要起稳固结构的作用。最后,基于对苯二甲胺与不同的酸合成了四种超分子盐。其中,晶体中各官能团之间通过氢键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氢键环和合成子。总之,基于氢键构筑的超分子盐表现出不同的超分子结构、各种氢键环和有趣的亚结构,为关于超分子组装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并且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强氢键和弱氢键之间的竞争性和互补效应在晶体工程与超分子化学中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7-10-26)

盘文辉[2](2014)在《酸碱滴定法测定芳香族胺纯度及滴定突变影响因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芳香胺及其衍生物是环氧树脂十分重要的一类固化剂,纯度是其最主要的指标。本文对酸碱滴定法测试芳香族胺纯度的原理进行探讨,建立以E对V滴定曲线的一阶导数法求取终点测定芳香胺纯度的酸碱滴定方法,方便快捷,并对滴定突跃的若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本文来源于《福建分析测试》期刊2014年05期)

[3](2009)在《芳香族胺衍生物以及应用该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非对称结构的新的芳香族胺衍生物、以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在阴极和阳极间挟持着至少含有发光层的由一层或多层组成的有机薄膜层,该有机薄(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期刊2009年04期)

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4](2006)在《芳香族胺类导电聚合物的界面聚合法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聚苯胺具有独特的掺杂机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的稳定性以及价廉易得等优点,但加工性能、溶解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与发展。因此,改善导电高聚物的加工性能以及兼顾电学和力学性能是拓宽导电高聚物应用范围的关键。寻求新的合成方法、向聚合物主链上引入取代基、质子酸掺杂和实现高聚物及其衍生物之间的相互共聚等都是解决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界面聚合法是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新方法,它采用静态界面发生聚合反应。有机相中的单体与水相中的引发剂在两相界面接触发生聚合,生成的聚合物不断向水相扩散,由于水相中聚合物周围没有单体包围,聚合物也不会成为新核中心,这一特点有利于聚合物具有规正的形貌特征。本文利用界面聚合法完成了下列工作:(1)合成了聚联苯胺及其环取代衍生物,用樟脑磺酸、β-萘磺酸、硫酸和盐酸等酸对聚联苯胺进行了掺杂,从而考察了环取代基以及掺杂酸种类对聚联苯胺的结构、形貌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聚合法合成聚联苯胺表现出尺寸在微米范围内的棒状分布,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相对于聚联苯胺,聚(3,3’-二甲氧基联苯胺)的吸收峰发生红移。聚(3,3’-二甲氧基联苯胺)的结晶性相对较好。聚(3,3’-二甲氧基联苯胺)的氧化还原峰电位与聚联苯胺和聚(3,3-二甲基联苯胺)相比,有负移;质子酸掺入后聚合物形貌虽无明显变化但尺寸有减少趋势,结晶性有所提高,其中硫酸掺杂聚联苯胺的结晶性最佳。掺杂后聚合物循环伏安行为也有所改善,其中盐酸掺杂聚联苯胺的电化学活性相对较好且其电导率为1.41×10-3S·cm-1。(2)通过界面聚合法实现了苯胺于其衍生物以及各苯胺衍生物之间的相互共聚,即联苯胺与二苯胺的共聚,苯胺与2,5-二甲氧基苯胺的共聚,苯胺与二甲氧基苯胺的共聚。研究了共聚对聚合物性能及其它特性的影响。界面聚合法合成的聚联苯胺呈现微米级棒状(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06-06-09)

郑亚萍,宁荣昌,乔生儒[5](2000)在《TDE—85/芳香族胺固化体系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测试了TDE— 85/芳香族胺体系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TA曲线 ,通过Ozawa方程、Kissinger方程计算各体系的活化能 ,利用Crane方程计算各体系的反应级数。结果表明 ,DTA曲线均呈单峰 ,两种计算活化能的方法近似 ,TDE— 85中两种环氧基反应活性近似 ,各体系反应级数均接近于 1级反应(本文来源于《宇航材料工艺》期刊2000年04期)

桑奎明,赵立强,刘桂枝[6](1996)在《氟化芳香族胺的制造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发明提出了有机芳香族氟化物硝基苯类,通过加氢还原等方法,生成有机芳香族氟化物的胺基类。详细说明:式(1)→(2)[在式(1)中X表示氟或者叁氟甲基,Y、Z分别表示为氢、氟置换的低级烷基、氟、氯或者溴]式(XZ)表示在有机氰化合物存在的条件下,以骨架镍为(本文来源于《有机氟工业》期刊1996年04期)

许景阳,鲍希圣[7](1982)在《芳香族胺类产品的稳定方法简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芳香胺类的产品很多,例如苯系、萘系及蒽醌系胺类以及氨基酚类和它们的衍生物等。它们在有机合成中用途广泛,生产历史较久。由于分子内存在的氨基(有时和羟基共存)是性质活泼的取代基,致使某些产品比较不稳定,在贮存过程中受光、热及空气的作用会变色变质。过去,在制备的精制过程中及包装上采用避光避氧等措施,但稳定效果往往不显着,日期一长,产品仍会变色。变色的胺类在使用之前若经过再精制,就会有一部份胺类损失,因此,如何使芳香胺类长期稳定,已受到(本文来源于《染料工业》期刊1982年02期)

芳香族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芳香胺及其衍生物是环氧树脂十分重要的一类固化剂,纯度是其最主要的指标。本文对酸碱滴定法测试芳香族胺纯度的原理进行探讨,建立以E对V滴定曲线的一阶导数法求取终点测定芳香胺纯度的酸碱滴定方法,方便快捷,并对滴定突跃的若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芳香族胺论文参考文献

[1].陈福.脂肪族和芳香族胺与无机/有机酸构筑的超分子盐的晶体结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7

[2].盘文辉.酸碱滴定法测定芳香族胺纯度及滴定突变影响因素探讨[J].福建分析测试.2014

[3]..芳香族胺衍生物以及应用该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9

[4].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芳香族胺类导电聚合物的界面聚合法合成研究[D].新疆大学.2006

[5].郑亚萍,宁荣昌,乔生儒.TDE—85/芳香族胺固化体系动力学研究[J].宇航材料工艺.2000

[6].桑奎明,赵立强,刘桂枝.氟化芳香族胺的制造方法[J].有机氟工业.1996

[7].许景阳,鲍希圣.芳香族胺类产品的稳定方法简述[J].染料工业.1982

标签:;  ;  ;  ;  

芳香族胺论文-陈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