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探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王保国内蒙古乌海市第十中学016000

摘要: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建和谐关系才能称得上是真教育。为此,要正确认识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方面、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落实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和谐人际关系

师生之间的交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教育性的交往,这种交往作为教育手段不仅能传授知识、技能和练习方法,促进身体的发展,而且可以改变学生的性格,加强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增强亲近感与情绪共鸣。

正如陶行知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内心深处来构建和谐关系,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真教育。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缺乏纪律性、吃苦耐劳精神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处在任何环境里面,坚强不屈的人格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决不能少,尤其在我们的学生时代。”但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大多都存在着心理素质不过硬、存在着害怕吃苦的现象,导致他们从主观意识上不愿意参与身体锻炼和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因为害怕吃苦,而逃避体育课堂上的一些身体练习,就算是参与了,也是出工不出力,更不要说达到健身的效果了。

2.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陶行知先生提出:“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有些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很高,但是自身条件有限,对运动技能的接受水平低;而有些学生虽然身体素质较好,对运动技能接受很快,但是对自己不喜欢的运动却缺乏一定的热情,也就更谈不上效果了。此外,对于学生来说,家庭教育背景、个人性格的不同也会使其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摩擦。这些矛盾如果不认真加以处理,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实施策略

1.体育教学要注重融入更多的情感因素

教学活动是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两者之间的交往应建立在尊师爱生、情感和谐的基础之上。而当前我们的体育教学,仍存在着学生被动接受、被动参与身体练习的现象,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了压抑,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很难得到体现和发挥。因而,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融入更多的情感因素,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对象充满热爱,自始至终地关心和爱护他们。特别是对一些身体素质相对较弱的学生,更不能急于求成,应常给他们以帮助和鼓励,让他们主动克服自卑感和压抑感,使他们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自身能力和自信心得到展示和提高。

2.体育教师要加强体育教学中人际关系的协调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和特长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内容的选择看起来是教师的事,实际上也涉及学生,尤其是课时计划,它需要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如对于一些技术复杂、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的内容,可以预先征求学生意见,采取何种方式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等,积极采纳学生的建议后,教师再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学习效果就会更好一些。选择学习内容时,应尽量让学生有多种多样的接触机会,以利于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交流。

3.加强学生对人际关系的培养

组织教学是体育教学的关键,如果学生能针对教师组织教学和效果上的不足及偏差,友好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那对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都会起到促进作用。作为高中学生来说,要积极参与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内容的完成,要有分析地对教学计划和内容进行合理评价,不断补充和完善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组织练习、训练和比赛,不仅可以改善师生关系、锻炼自己的能力,还能促进学风和加强团队合作的协调发展。课堂上学生可以协助教师检查、评价教学的效果,并帮助教师布置场地、器材,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的冲突等突发事件,学生应积极参与解决,真正实现体育教学课堂和谐共进的人际关系。

高中体育教学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不断探索,采取积极的措施,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体育教学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文艺体育训练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成人教育,2008,(3)。

[2]章晓茹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天津教育,2009,(1)。

[3]这一年.陶行知全集,第2卷,446。

[4]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陶行知全集,第1卷,91。

标签:;  ;  ;  

探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