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时pMΦ吞噬凋亡PMN功能异常的分子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时pMΦ吞噬凋亡PMN功能异常的分子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多种疾病发展至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 me,MODS)和多器官衰竭(multiple system organ failure,MSOF)的前期表现,是许多疾病恶化的常见原因。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引起SIRS的重要疾病之一。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是炎症过程中的重要效应细胞,在SIRS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关键作用。正常情况下PMN以凋亡的方式被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识别、吞噬和清除,凋亡的PMN若不能及时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PMN自发崩解后释放的毒性物质,将会过度介导炎症反应及组织损害,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加重SIRS[8]。因此,凋亡的PMN适时、适度的清除就显得格外重要。mCD14是MΦ识别和吞噬凋亡细胞的主要受体之一[23]。本实验旨在研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大鼠模型中,mCD14mRNA、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对MΦ吞噬凋亡PMN能力改变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应用中药茵陈承气汤、地塞米松和两者联合用药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经胆胰管逆行注入1.5%去氧胆酸钠溶液制备大鼠SAP/SIRS(SAP/SIRS)的模型[3]。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组、茵陈承气汤(YCCQT)组、地塞米松(DEX)组、中西医结合(ZXY)组,茵陈承气汤治疗剂量为1ml/100g(经口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剂量为1mg/100g(腹腔内注射),各治疗组于造模后立即一次(术后2h)和造模后12小时再次给药。24h后采取标本做病理检查和各项指标检测。光镜下观察各组胰腺标本病理改变,进行组织学评分;应用MPO法检测pMΦ的吞噬能力;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巨噬细胞mCD14mRNA水平的差异;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各组mCD14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1.各组大鼠光镜下胰腺标本病理改变:与假手术组比较,SAP/SIRS模型组具有显著性病理改变(水肿:3.60±0.22 vs 0.30±0.06、炎症:2.80±0.15 vs 0、出血:2.20±0.18 vs 0、坏死:2.81±0.25 vs 0,P﹤0.01);与SIRS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胰腺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更显著性的差异(水肿:3.10±0.14 vs 3.60±0.22,P﹤0.05、炎症:1.50±0.13 vs 2.80±0.15、出血:0.30±0.06 vs 2.20±0.18、坏死:1.30±0.11 vs 2.81±0.25,P﹤0.01)。2.各组大鼠pMΦ吞噬凋亡PMN能力的比较:(1)与假手术组比较,SAP/SIRS模型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明显下降,具有显著差异(2.10±0.6 vs 3.6±0.5,P﹤0.01);(2)与SAP/SIRS模型组比较,中药茵陈承气汤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加(2.5±0.4 vs 2.10±0.6,P﹤0.05),地塞米松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加(2.9±0.3 vs 2.10±0.6,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加(3.0±0.2 vs 2.10±0.6,P﹤0.01);(3)各治疗组间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中药茵陈承气汤组、地塞米松组比较,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加(3.0±0.2 vs 2.5±0.4 vs 2.9±0.3,P﹤0.05)3.各组大鼠pMΦmCD14mRNA及蛋白表达的比较:(1)与假手术组比较,SAP/SIRS模型组巨噬细胞mCD14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mRNA水平:0.63±0.04 vs 0.80±0.13,P﹤0.01;蛋白水平:16.7% vs 80.0%,P﹤0.05);(2)与SIRS模型组比较:中药茵陈承气汤组巨噬细胞mCD14的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0.63±0.04 vs 0.68±0.09,P﹤0.05),而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16.7% vs 50.0%,P﹥0.05);地塞米松组巨噬细胞mCD14的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0.63±0.04 vs 0.71±0.20,P﹤0.05),而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16.7% vs 62.5%,P﹥0.05);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巨噬细胞mCD14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mRNA水平:0.63±0.04 vs 0.79±0.21,P﹤0.01;蛋白水平:16.7% vs 75.0%,P﹤0.05);(3)各治疗组间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地塞米松组、中药茵陈承气汤组比较,巨噬细胞mCD14的mRNA水平表达有显著性差异(0.79±0.21 vs 0.71±0.20,0.79±0.21 vs 0.68±0.09,P﹤0.05),而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75.0% vs 62.5%,75.0% vs 50.0%,P﹥0.05);地塞米松组与中药茵陈承气汤组比较,巨噬细胞mCD14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mRNA水平:0.71±0.20 vs 0.68±0.09,P﹥0.05;蛋白水平:62.5% vs 50.0%,P﹥0.05)。结论:较假手术组,SAP/SIRS模型组大鼠胰腺病理性改变程度较严重,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中西药联合应用组效果最佳,表明单一用药对大鼠胰腺病理性改变效果不如中西药联合应用显著。在SIRS模型组,巨噬细胞吞噬凋亡PMN的能力较正常明显下降;mCD1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也有显著性下降,各药物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中西药联合应用对SIRS组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mCD14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有显著性上调,提示在SAP/SIRS模型中巨噬细胞的胞膜及其内环境可能发生了改变,使巨噬细胞各种功能也受到了相应的损害,尤其是MΦ膜表面的各种受体功能。在炎症环境中mCD14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的下调,导致MΦ吞噬、清除凋亡PMN的能力也随之下降,致使PMN过度聚集,从而使病情更加恶化。因此,中西药联合治疗可能是遏制SIRS病情发展的有效方法。

论文目录

  • 一、正文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前言
  • (四) 材料与方法
  • (五) 结果
  • (六) 讨论
  • (七) 结论
  • (八) 参考文献
  • (九) 附图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PMN掺杂酯醚共聚聚氨酯压电阻尼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J]. 功能材料 2017(06)
    • [2].丙泊酚麻醉对胆管手术患者PMN凋亡及IL-10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刊 2012(11)
    • [3].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泌乳奶牛外周血PMN吞噬功能及活性氧释放的影响[J]. 中国兽医科学 2011(08)
    • [4].不同烧结温度对PMN基铁电陶瓷B位有序度的影响[J]. 无机化学学报 2013(10)
    • [5].复方氨基酸螯合钙对产后奶牛PMN功能和乳腺炎发病率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12)
    • [6].高压脉冲电容用PMN铁电陶瓷的高压特性[J]. 真空电子技术 2008(01)
    • [7].山楂叶抗大鼠PMN呼吸爆发谱效关系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15)
    • [8].脑出血患者外周血WBC及PMN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01)
    • [9].白头翁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PMN凋亡和IL-6、IL-8的影响[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0(04)
    • [10].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的诊治进展[J].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0(04)
    • [11].PMN基电致伸缩材料的研究[J].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12(03)
    • [12].怀牛膝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清IL-2、sIL-2R及外周血PMN吞噬功能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1(02)
    • [13].氨溴索对循环紧闭全麻婴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PMN、TNF-α、IL-6及IL-8含量的影响[J]. 现代实用医学 2008(07)
    • [14].支气管哮喘患儿MPO、PMN及MCP-4的血清水平及临床意义[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4(10)
    • [15].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PMN凋亡及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药材 2010(08)
    • [16].肝I/R损伤中髓系细胞与内皮细胞TLR4对PMN迁移的体外比较[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0(07)
    • [17].盐酸戊乙奎醚抑制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PMN扣押和NF-κB活化[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8(02)
    • [18].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TNF-α、MDA、PMN的影响[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0(04)
    • [19].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油酸致猪急性肺损伤时PMN及ICAM-1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09(20)
    • [20].潮气量对婴儿循环紧闭麻醉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PMN、TNF-α、IL-6及IL-8含量的影响[J]. 当代医学(学术版) 2008(01)
    • [21].潮气量对婴儿循环紧闭麻醉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PMN、TNF-α、IL-6及IL-8含量的影响[J]. 医学研究杂志 2008(04)
    • [22].铌镁酸铅(PMN)基压电陶瓷制备进展[J]. 材料导报 2012(01)
    • [23].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对间歇低氧PMN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3(37)
    • [24].吸入NO对婴幼儿体外循环中PMN、CD11b、IL-8、IL-10的影响及意义[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06)
    • [25].氨溴索对循环紧闭全麻婴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PMN、TNF-α、IL-6及IL-8含量的影响[J]. 医学研究杂志 2008(08)
    • [26].脐血MONO和PMN表面TREM-1及CD64的表达与胎膜早破及新生儿感染的关系[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02)
    • [27].三拗片配合头孢呋辛钠治疗高龄肺气肿患者疗效及对气道阻力指标和血PMN、IL-17的影响[J]. 罕少疾病杂志 2019(02)
    • [28].大鼠骨骼肌损伤后PMN、MNC及FBC百分率与损伤时间关系[J]. 法医学杂志 2014(03)
    • [29].COPD不同时期诱导痰中IL-8、IL-17、PMN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临床意义[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9(05)
    • [30].miRNA对中性粒细胞的调控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12)

    标签:;  ;  ;  

    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时pMΦ吞噬凋亡PMN功能异常的分子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