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和城镇化,谁轻谁重?

工业化和城镇化,谁轻谁重?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谁轻谁重?(论文文献综述)

张翩翩[1](2018)在《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乡村发展中的探索》文中认为工业革命带来的先进的科学与技术和战争与灾难引发的住房需求推动了装配式建筑在国外的产生与发展。时至今日,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形成了成熟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反观国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城镇化战略的加速推进,迫切需要通过发展装配式建筑来革新传统“粗放”的建造方式。目前,我国正积极学习借鉴国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经验并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大城市中的应用。同时,乡村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急需通过发展装配式建筑来解决乡村住宅建设数量巨大,住宅质量差的问题,如今中央也已经明确了在乡村发展装配式建筑。针对以上背景,首先,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外装配式住宅建筑发展概况,归纳了各个国家装配式住宅建筑发展异同点,为我国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建议。其次,对装配式木结构体系,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而又全面的介绍。紧接着,通过对三种结构形式的对比及我国当前发展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方针政策,探讨了在目前中国现有住宅建筑建造体系条件下,装配式住宅建筑结构体系发展方向的选择。同时着眼于我国乡村装配式住宅建筑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国乡村住宅的实际状况和乡村住宅建设的现实条件,对适合应用于我国乡村的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进行综合地比较分析,筛选并提出了适合在乡村应用的轻钢框架结构体系。最后,将轻钢框架结构体系用于浦江县新光村的新建民宅设计实践,实例论证该体系在乡村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希望能为今后的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乡村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史敏[2](2018)在《阶层化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规模越来越大,并进入了社会融入阶段。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流动后,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形成了我国社会特殊的阶层。他们流动的生命历程有诸多相似之处,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阶层化趋势。本研究拟从阶层化的视角探讨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阶层化的过程使不同阶层的人在社会行为、生活方式上有非常明显的差别。阶层化一般有两种研究取向:一是个人社会地位的某些层面如职业、经济收入、生活方式;二是社会阶层的成员资格。阶层化理论认为社会群体的阶层化决定个人采取的社会行动。本研究梳理了中国的阶层理论和农民工的阶层化研究后,将结合阶层化的两种取向,从就业场域、私人生活场域、社区公共场域三个方面研究农民工的阶层化,并分别提出了研究假设。就业场域中,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农民工的就业以次属劳动力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为主。生活场域中,农村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性在农民工的个人生活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种习惯在他们流动到城市后面临现代化的生活生产方式处于劣势状态。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社区是其落地的场所,也是除了工作之外,活动时间最多和频率最高的场域,鉴于农民工在目前的城市户籍管理体制下城市身份和资格的问题仍然存在,在社区中仍然存在“外地”、“农村”双重劣势。本研究将使用在厦门、深圳、苏州、东莞四个城市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的农民工数据,建立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融入、生活融入、心理融入和社会关系融入四个维度,采用CGSS2010城市市民部分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农民工阶层化的相关维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工处于半融入状态。与城市市民相比,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大多处于次属劳动力市场中,劳动权益保障较差,失业风险也偏大,社会保障也差强人意;生活方式上,农民工处于与现代性城市文化较为疏离的状态,消费负担重,休闲上以放松式休闲为主;社区公民身份维度上,农民工已经习得城市基本道德素养,在社区中涉及到资格和权利的社区参与和社区认同要素上,则还没有完全实现。就业维度上,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就业稳定性、就业所有制和就业状态对社会融入有显着性影响,就业稳定性和劳动权益是通过就业满意度的中介效应而影响社会融入。生活方式上,农民工的消费负担限制了农民工经济融入;休闲中的发展型休闲不论是对农民工经济融入还是心理融入都有促进作用;社区公民身份维度上,普遍意义的道德素养并不能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而涉及到权利的社区参与则能有效促进社会融入,社区认同作为农民工在社区中的主观评价要素也能促进农民工实现社会融入。研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深化农民工阶层化理论和社会融入的相关讨论。不同地区的农民工社会融入差异很大,在经济融入和生活融入上尚可,但是社会关系融入成为短板,农民工出现自我隔离现象。农民工的阶层固化现象非常明显,在制度与市场、社会与个人的共同作用下,被塑造成城市的“打工阶层”,被“区隔”在城市社会体系之外并形成自我隔离。由于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影响,农民工通过就业向上流动的通道非常窄,只能通过非规就业达到中小企业主的形式达到中产阶层。农民工被固化在城市社会底层,成为“外来底层”,无法实现长距离的社会流动。户籍制度在农民工的阶层固化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城市中心主义使户籍制度在地方层面上变形,农民工在社区仍然被区别对待,被区隔在城市公共生活之外无法实现实质的社区公民身份,社会排斥仍然存在。阶层固化现象在农民工自身生活方式的不断演绎下被不断强化和稳定,农民工被动生存型的生活方式成为身份区隔的内在机制,无法获得社会性成长,并导致其自我排斥。多重劣势累加效应下,农民工遭受的不平等被再次巩固。这种“粘地板”的阶层固化趋势限制了他们融入城市。最后,研究者提出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政策建议。

饶枕流[3](2014)在《湖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必将对该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它涉及到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和长期稳定,而且会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显着的影响。最近这几年,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生产力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交通通信水平的日益改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愈来愈急迫。湖北省的农村城镇化率在2011年超过50%,城镇人口第一次高出农村人口,这就对湖北省的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湖北省是中国的重要省份,当前,湖北省正在大力建设农村城镇化,对城镇的建设程度日益重视,跟改革开放以前相比,湖北省城镇化的规模、档次有了显着提升,但跟国内部分发达地区相比仍然相差甚远。本文剖析了湖北省农村城镇化的近况、湖北省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效与出现的状况,并针对这些状况给予了相应的建议。全文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中外农村城镇化研究的近况,并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要领和改进点。第二部分,针对与农村城镇化有关的一些理论依据进行探究,首先对城镇化的概念作出定义,然后对小城镇的作用展开详细的描述,并且在下一步主要讨论了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四套理论,结尾在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说明建设农村城镇化的意义。第三部分,剖析了湖北省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近况,并得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介绍中外典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并得出启示。第五部分,基于农村城镇化的一些理论知识,以及湖北省各地区的不同发展实情、资源禀赋、交通区位等特征,提出了四种适合湖北省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并且在每个模式中分别提出了建议。第六部分,结束语,这章是对全文进行回顾并且总结。本论文着重在湖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探究,从湖北省实际省情出发,着重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通过富有成效地引导,促使湖北省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可以成为国内经济的增长点。

赵慧卿[4](2014)在《共同环境责任视角下省际碳减排责任分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然而,由于各国存在切实利益冲突,对于“谁来减,减多少”等问题存在严重分歧,一个全球性的减排协议始终无法达成。原因之一是,贸易隐含的碳排放到底是生产者的责任还是消费者的责任,其减排责任应怎样在国家间分摊,目前国际社会远未达成一致意见。所以,如何在国家间分摊碳减排责任,已成为国际气候谈判的核心难题。与国家间减排责任分摊类似,实际上在一国内部各地区之间同样存在碳减排责任分摊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长期以来,粗放型增长方式对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中国已经到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紧要关头,理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已迫在眉睫!而要实现全国节能减排目标,显然需要各地区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合作。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加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区经济开放度明显提高,省际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贸易伴生的大量碳排放转移同样面临着如何在各地区之间进行合理分摊的问题。我们认为,在确定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归属、制定减排责任分摊方案时,既要保障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权,又能充分调动发达地区的减排积极性,也即遵循“共同环境责任原则”,达成一个使各地区积极参与的减排协议,是解决这一重大课题的必由之路。为此,本文通过计算并比较各省区碳排放总量、强度及贸易隐含碳排放,剖析了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构造了一个基于“共同环境责任原则”的省际减排责任分摊方案,然后进行政策模拟,讨论了该减排方案对各省未来发展的影响,力图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合理分摊地区减排责任和兼顾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一个既周全又可行的方案。论文共分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首先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随后对该领域已有文献进行了综述,进而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最后,概要说明了论文的基本结构、主要内容与创新工作。第二章:.碳减排责任分摊相关理论回顾。本章旨在建立省区减排责任分摊研究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首先介绍了碳排放难题产生的根源,包括外部性、不对称信息、产权界定不清;随后探讨了碳排放难题的化解思路,一是基于税收和补偿为工具的庇古理论,二是基于产权界定的科斯定理。第三章:各省区碳排放总量与强度测算。首先,对1985年以来我国各省区生产隐含碳排放总量及强度进行了计算与比较。然后,采用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2002年和2007年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据此推算了其余年份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进而得到各省区消费隐含碳排放总量及强度。第四章: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分别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运用LMDI方法,就关键因素的影响机制从行业和地区两个层面进行了分解分析。第五章:各省区碳减排责任分摊研究。首先,对碳减排责任分摊原则进行了讨论,从理论上阐明了“共同环境责任原则”的优越性。然后,设计了一个权数可变的基于“共同环境责任原则”的地区碳减排责任分摊模型,并将2020年减排目标进行省区分摊,以期为今后国家分配各省区碳减排任务提供数据参考。第六章:碳减排责任分摊对地区发展的影响研究。借助计量经济模型与情景模拟方法,分别从经济增长、财政税收、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入手,讨论了第五章设定的碳减排责任分摊方案对地区发展的潜在影响。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对各章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与提炼,明确了相应的政策空间,并对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分析,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能源富裕地区和制造业基础较好的省份累计生产隐含碳排放较多,而人口稀少或工业不发达地区相应较少;能源富裕省份碳排放调出量较大,而沿海或经济发达地区调入量则较大,我国碳排放转移主要发生在大区内部省份之间。(2)1985-1990年、1990-1995年及2000-2005年,我国碳排放总量增幅较快,其余阶段相对较慢;行业层面,GDP和工业出口外贸依存度是碳排放增长的两大正向影响因素,工业能源强度为最大负向影响因素;地区层面,GDP为最大正向影响因素,能源强度为最大制约因素,其余因素对碳排放增长的影响较小。(3)不同分摊原则对各省区的分摊比重有重要影响。山西、内蒙古等地生产者责任视角下的减排比重明显高于消费者责任视角下的比重,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区则相反;分摊模型中,当权数(政策偏好)发生较大变动时;省区分摊结果将发生实质性变化;计算2006-2020年各省区分摊减排绝对量发现:在客观权重下,山东省分摊到的减排任务最多,其次是广东,青海最少。(4)随时间推移,减排对绝大多数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弱化趋势,表明短期内减少碳排放可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作为代价,但长期来说,减排应该不会对经济造成过大损失;责任分摊给广东省税收带来的损失最大,其次为上海,而宁夏、甘肃等西部地区减排的税收损失较小;另外,减排责任分摊将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论文的创新性工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现有多数研究在计算地区碳排放量时,没有考虑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的投入量所产生的CO2,造成对工业部门C02排放量的低估。本文在计算时,除终端能耗外,将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的投入量也计入工业部门,更准确地核算了各地区碳排放总量。(2)现有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研究多数基于国家层面,国内省区间的定量测度极少。本文利用我国2002年和2007年30个省区间投入产出表,对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绝对量进行了测算与比较。同时,推算了省际碳排放转出、转入比例矩阵,深入考察了碳排放地区转移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3)根据2002和2007年省际碳排放转出比例矩阵推算了其余年份的转出比例矩阵,进而得到1997-2011年各省区消费碳排放数据。其中对缺失数据的估算,有效克服了省际减排责任分摊所遇到的数据困难,特别是省区间调入调出碳排放量的估算,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基础。(4)采用LMDI分解方法,同时从地区和行业两个视角对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获得更全面的认识。按行业分解时,根据其重要性和特殊性将工业单列,重点剖析了工业出口贸易依存度对碳排放的影响,以突出行业差异;同时,充分挖掘了可得的统计资料,扩充了能源品种,增加了影响变量,扩展了考察时期,研究视角具有一定新意。(5)充分论证了“共同环境责任原则”的合理性。在此原则下,结合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设计了更为合理的减排责任分摊模型,以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对不同权数结构下省际分摊比例差异的比较,可以很好地说明政策偏好对省区责任分摊的影响。

郭艳华[5](2013)在《城乡和谐发展: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与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来看,现阶段我国推进新型城市化尤其必要,总结我国新型城市化的发展特点,可以将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具体策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大重点、三大支撑":以提升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水平为核心,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互补、空间发展融合、社会发展和谐为支撑。

郭艳华[6](2013)在《基于城乡和谐发展的广州新型城市化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城市化是广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践,是城乡一体、城乡和谐发展的城市化。当前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已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上,面临着二元结构和体制严重制约和束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差距扩大、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与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农村改革发展滞后、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等主要挑战。基于城乡和谐发展的广州新型城市化实现路径应突出"一个核心、两大重点、三大支撑"。其中,"一个核心"即提升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两大重点"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大支撑"即产业发展互补、空间发展融合、社会发展和谐。

杨沛英[7](2011)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结构性难题及其排解路径》文中提出"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但在实际推进中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诸如工业化城镇化用地刚性需求和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要守住土地"红线"的矛盾;农村劳动力总体过剩和农业经营人才严重短缺的矛盾;米贵伤市民、谷贱伤农民的矛盾等等。克服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调整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加以解决。

杨怡爽[8](2011)在《制度视角的中印经济增长比较》文中提出本文旨在从制度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讨论在中印两国长期增长中祈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因素。本文认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主要由增长的启动机制、增长的质量和增长的包容性决定。通过对比中国和印度在增长的启动、增长质量和增长包容性这三个方面的表现,并且讨论了决定这些增长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后面的制度因素、分析了中国和印度在制度安排方面的差异后,本文发现,正是制度上的差异,决定了中国和印度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增长的不同成就,对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的不同路径;而这些制度差异,同样也将决定中国和印度在未来面临长期可持续性增长挑战时的反应与表现。在经济增长的启动上,中国的制度较之印度的制度更有优势;而在保持增长质量和改进增长的包容性上,两国则各有千秋,印度甚至是更有优势的。中国增长的启动成功源于政府主导动员资源投入,通过分权制改革使得地方政府进行激烈的经济竞争,并且通过农村制度改革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解放出来,一开始就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与资本紧密结合,并由此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然而,中国比印度要更加依赖于以要素投入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中国增长质量与增长的启动特点关系紧密,以政府为主导拉动经济增长的制度安排中缺乏对增长质量的关注,也缺乏促进增长质量改进的基础;而印度恰好与此相反,“弱”政府反而形成了更加富于竞争力和活性的市场体系;与此同时,印度也更加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私有产权的尊重和对国际体系的接轨。在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要素(例如资源、资本与劳动)推动阶段,中国在增长启动方面的制度优势在中印经济增长竞争中发挥充分的作用,并随着发展阶段的转化而衰减,制度在动员资源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小;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内生增长阶段,印度在增长质量方面的优势例如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市场机制等因素将处于作用递增过程。印度生产率的稳步提高以及中国资本效率的逐步下降,基本反映了这一事实。

彭大鹏[9](2010)在《构建良性的“进入—退出”机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文中指出"三农"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在特定时代与制度背景下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执行为此战略服务的资金积累模式所致。这种战略安排最终形成了严格的城乡二元隔离政策。城市偏向的隔离政策主要是通过限制农民进城来保障工业化,但其经济上的一个后果则是城市化大大滞后于工业化,农民只能累代世居于乡土中,人地关系越来越紧。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与实施结果就是,把农民限制在了农村从事农业不能退出和进入其他行业,这正是"三农"问题的制度性根源。

刘亭[10](2010)在《“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致胜之道”》文中认为正如打仗就要打胜仗一样,编制"十二五"规划"怎么样才能打胜仗"?这就是"致胜之道"。"十二五"的主线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对中央和上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只要是真正琢磨透了,头脑就拎清了,方向就明确了,心里就有底了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谁轻谁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谁轻谁重?(论文提纲范文)

(1)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乡村发展中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内容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3.3 概念辨析
        1.3.4 装配式建筑的分类
    1.4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
        1.4.1 国外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
        1.4.2 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
        1.4.3 未来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外装配式住宅建筑发展状况
    2.1 木结构体系
        2.1.1 发展概况
        2.1.2 体系介绍
        2.1.3 案例分析
    2.2 钢结构体系
        2.2.1 发展概况
        2.2.2 体系介绍
        2.2.3 案例分析
    2.3 混凝土结构(PCA)
        2.3.1 发展概况
        2.3.2 体系介绍
        2.3.3 案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装配式住宅建筑发展状况
    3.1 木结构体系
        3.1.1 发展概况
        3.1.2 体系介绍
        3.1.3 案例分析
    3.2 钢结构体系
        3.2.1 发展概况
        3.2.2 体系介绍
        3.2.3 案例分析
    3.3 混凝土结构体系
        3.3.1 发展概况
        3.3.2 体系介绍
        3.3.3 案例分析
    3.4 我国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的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探讨适合应用于乡村的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
    4.1 我国乡村装配式住宅发展状况
        4.1.1 乡村住宅建设总体情况及存在问题
        4.1.2 乡村装配式住宅发展状况
        4.1.3 发展乡村装配式住宅建筑的重要意义
    4.2 适合应用装配式的乡村住宅建筑特点
    4.3 适合应用于乡村的装配式住宅体系筛选
        4.3.1 筛选条件
        4.3.2 筛选标准
        4.3.3 筛选结果
    4.4 适合应用于乡村的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
第5章 装配式住宅建筑在浦江县新光村新建民宅中的应用探索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基地概况
    5.2 装配式住宅建筑群体多样性
    5.3 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应用
        5.3.1 结构选型
        5.3.2 结构分解
        5.3.3 构件拆分
        5.3.4 构件运输
        5.3.5 现场施工
        5.3.6 单体建筑装配率
    5.4 问题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筒历

(2)阶层化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现实背景
    第二节 西方迁移理论背景
        一、推拉理论
        一、二元劳动市场论
        三、理性选择理论
        四、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理论
        五、社会融合理论
    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结构安排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
        一、社会融入的内涵
        二、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维度
        三、本土的社会融入理论
        四、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现状
        五、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阶层化理论与我国社会阶层结构背景
        一、阶层化
        二、经典阶层理论
        三、中国社会阶层理论和研究
        四、社会分层结构下的农民工:农民工是否作为一个阶层?
    第三节 阶层化的不同空间维度
        一、阶层化与就业
        二、阶层化与生活
        三、阶层化与社区
        四、农民工的阶层化
    第四节 研究述评及研究思路
        一、研究述评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意义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假设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样本情况
        一、调查地点
        二、抽样方案
        三、样本基本情况
    第三节 资料分析方法
        一、多元线性回归(OLS)分析
        二、因子分析
    第四节 概念操作化和变量测量
        一、因变量
        二、自变量
        三、控制变量
第四章 变量的描述性研究及生活满意度
    第一节 农民工阶层化的描述性研究
        一、就业特征
        二、生活方式
        三、社区市民身份
    第二节 社会融入的描述性研究
        一、社会融入的总体描述
        二、分类别社会融入状况
    第三节 社会融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农民工的阶层化与社会融入
    第一节 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农民工社会融入
        一、就业与农民工社会融入
        二、就业与分维度的社会融入
    第二节 生活方式与农民工社会融入
        一、生活方式与农民工社会融入回归分析
        二、生活方式与分维度社会融入
    第三节 社区市民身份与农民工社会融入
        一、社区市民身份与社会融入
        二、社区市民身份与分维度社会融入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理论讨论
        一、农民工的阶层固化
        二、城市户籍管理与“打工阶层”
        三、“被动选择”:非正式制度下的上升空间
        四、城市里的“异乡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研究的创新之处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湖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调查情况
    1.3 主要研究方向
        1.3.1 调查方向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农村城乡一体结构的研究
    2.1 农村城乡一体化的含义和特点
        2.1.1 农村城乡一体化的含义
        2.1.2 农村城乡一体化的特点
        2.1.3 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
    2.2 农村城镇化的主要理论
        2.2.1 区位理论
        2.2.2 人口迁移理论
        2.2.3 二元结构理论
        2.2.4 非均衡发展模式
        2.2.5 协调发展理论
    2.3 马克思主义有关城镇化的论述
第3章 湖北省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3.1 湖北省进行农村城镇化的工程
        3.1.1 前进与后退共存阶段(1949—1954)
        3.1.2 萎缩阶段(1955—1984 年)
        3.1.3 飞跃阶段(1984-2002)
        3.1.4 稳进发展阶段(2002 年至今)
    3.2 湖北乡下地带城镇不断增加的特点
        3.2.1 湖北比较小的城市数量减少,分部也不密集
        3.2.2 湖北城镇总体上分布是东部多西部少
        3.2.3 湖北城镇的规模不大,水平较低
    3.3 湖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遭遇的问题
        3.3.1 规划起点低、水平差、执行难
        3.3.2 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土地利用呈现粗放发展
        3.3.3 投融资的渠道过于单调
        3.3.4 产业结构失误,严重污染生态环境
第4章 中外典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启示
    4.1 发达国家代表性城镇化模式
        4.1.1 政府调控下的城镇化(英、德、法)
        4.1.2 市场主导下的城镇化(美国)
    4.2 国内发达地区城镇化模式
        4.2.1 温州模式
        4.2.2 苏南模式
        4.2.3 珠三角模式
    4.3 国内外不同城镇化模式的启示
第5章 湖北省特色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
    5.1 湖北省特色小城镇职能的选择
        5.1.1 工业主导镇的发展模式
        5.1.2 旅游型城镇的发展模式
        5.1.3 交通枢纽镇的发展模式
        5.1.4 综合型小城镇的发展模式
    5.2 湖北省特色小城镇空间的引导
        5.2.1 片区一:“武汉城市圈”辐射区
        5.2.2 片区二:“宜荆荆地区”辐射区
        5.2.3 片区三:“襄十随地区”辐射区
        5.2.4 片区四:鄂西生态区
    5.3 湖北省特色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建议
        5.3.1 发挥机遇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5.3.2 帮扶弱势经济,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5.3.3 提升观念,强化市场竞争意识
        5.3.4 深化小城镇的政策引导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共同环境责任视角下省际碳减排责任分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碳排放一般问题研究
        1.2.2 碳减排责任分摊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内容与创新
        1.4.1 主要内容
        1.4.2 创新工作
第2章 碳减排责任分摊相关理论回顾
    2.1 碳排放难题产生根源
        2.1.1 外部性
        2.1.2 不完全信息
        2.1.3 产权界定
    2.2 碳排放难题化解思路
        2.2.1 庇古理论
        2.2.2 科斯定理
    2.3 简要总结
第3章 各省区碳排放总量与强度测算
    3.1 各省区生产隐含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历史回顾
        3.1.1 各省区生产隐含碳排放总量的计算与分析
        3.1.2 生产隐含碳排放强度的计算与分析
        3.1.3 碳排放的国际比较
    3.2 各省区消费隐含碳排放总量与强度测算
        3.2.1 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与数据说明
        3.2.2 我国2002、2007年省区碳排放转移测算及特征分析
        3.2.3 考察期内消费隐含碳排放推算方法
        3.2.4 各省区消费隐含碳排放总量及强度分析
        3.2.5 各省区消费隐含碳排放与生产隐含碳排放差异分析
    3.3 基本结论与认识
第4章 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4.1 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因素
        4.1.1 经济增长
        4.1.2 碳排放强度
        4.1.3 资源禀赋
        4.1.4 其他因素
    4.2 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
        4.2.1 产业结构
        4.2.2 能源消费结构
        4.2.3 能源强度
        4.2.4 其他因素
    4.3 碳排放关键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4.3.1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方法介绍
        4.3.2 LMDI方法与数据选择
        4.3.3 LMDI分解结果分析
    4.4 简要总结
第5章 各省区碳减排责任分摊研究
    5.1 各种碳减排责任分摊原则
    5.2 生产者与消费者责任原则合理性的讨论
        5.2.1 “生产者责任原则”下各省区减排责任
        5.2.2 “消费者责任原则”下各省区减排责任
        5.2.3 两种原则合理性的讨论
    5.3 共同环境责任视角下碳减排责任分摊模型设计
        5.3.1 模型设计
        5.3.2 指标计算和预测
        5.3.3 权数设定
        5.3.4 其他问题
    5.4 各省区碳减排责任分摊结果
        5.4.1 各省区分摊比重
        5.4.2 各省区分摊减排绝对量
    5.5 各省区碳减排任务完成情况
        5.5.1 各省区碳减排任务完成情况
        5.5.2 各省区未来发展方向
    5.6 简要总结
第6章 碳减排责任分摊对地区发展的影响研究
    6.1 责任分摊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6.1.1 方法说明
        6.1.2 数据处理
        6.1.3 结果分析
    6.2 责任分摊对地区税收收入的影响
        6.2.1 责任分摊给地区税收带来的绝对损失
        6.2.2 责任分摊给地区税收带来的相对损失
    6.3 责任分摊对地区其他方面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各省区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分析结论
        7.1.2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7.1.3 碳减排责任分摊研究结论
        7.1.4 责任分摊对地区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7.2 对策建议
        7.2.1 谁来减?
        7.2.2 减多少?
        7.2.3 如何减?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城乡和谐发展: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新型城市化推动
    (一)转变发展方式对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二)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与落后的农村经济极不协调
    (三)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农村改革发展滞后影响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五)农业基础地位不牢固对构建新型城乡关系造成不利影响
二、新型城市化的发展特点
    (一)新型城市化是城乡和谐发展的城市化
    (二)新型城市化是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发展的城市化
    (三)新型城市化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互为补充的城市化
    (四)新型城市化是工业与农业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城市化
    (五)新型城市化是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的城市化
    (六)新型城市化是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城市化
    (七)新型城市化是农村传统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的城市化
三、推进新型城市化的策略
    (一)一个核心:努力提升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水平
    (二)两大重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三大支撑:产业发展互补、空间发展融合、社会发展和谐

(6)基于城乡和谐发展的广州新型城市化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州新型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 二元结构和体制严重制约和束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 城乡发展差距扩大使和谐社会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三) 农村改革发展滞后影响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
    (四) 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与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
    (五) 农业基础地位不牢固对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带来不利影响
二、新型城市化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一) 新型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城乡和谐发展的城市化
    (二) 新型城市化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互为补充的城市化
    (三) 新型城市化是工业与农业良性互动共赢的城市化
    (四) 新型城市化是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的城市化
    (五) 新型城市化是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城市化
    (六) 新型城市化是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发展的城市化
    (七) 新型城市化是农村传统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的城市化
三、城市化发展模式转型
    (一) 从城乡分立、城乡分割向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转变
    (二) 从强调城市中心区建设向城乡都市带协调发展转变
    (三) 从重城抑乡、重工轻农向城乡公平发展、均衡发展转变
    (四) 从资源配置的“城市偏向”向城乡共享发展转变
    (五) 从要素流动往城市集聚向农村扩散、渗透和辐射发展转变
四、基于城乡和谐发展的广州新型城市化实现路径
    (一) 基本原则
    (二) 实现路径
        1、突出“一个核心”:提升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2、突出“两大重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突出三大支撑:产业发展互补、空间发展融合、社会发展和谐

(7)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结构性难题及其排解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的问题日趋严重, 已经影响到全面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二、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存在五大结构性矛盾
三、要以敢于排难履艰的勇气解决“三化”同步推进的结构性难题

(8)制度视角的中印经济增长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当前文献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论文的结构
        一、选题的意义
        二、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经济增长和制度比较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制度在经济持续增长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中印比较的制度分析的不同路径
    第三节、中国与印度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
        一、共同面临保持经济增长的压力
        二、共同面临的“克鲁格曼难题”
        三、共同面临公平分享增长收益的难题
    第四节、中国与印度发展比较的研究重点
        一、制度与经济增长启动
        二、制度与增长质量
        三、制度与包容性增长
第三章:制度与中印的经济增长启动
    第一节 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启动及其特征
        一、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启动的时间和阶段
        二、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的特征
        三、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
    第二节 制度改革与增长启动的要素动员
        一、中国和印度的制度改革比较
        二、制度变革与资本动员能力
第四章 制度与中印经济增长的质量
    第一节 增长质量与中印两国增长的制度特征
        一、增长质量界定
        二、经济增长质量的决定因素
        三、增长质量主要表现形式
        四、中印增长演化中的制度质量效应推论
    第二节 中印两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化与制度差异
        一、工业化进行中的三次产业结构演化与增长质量效应
        二、中国与印度产业结构演化
        三、中国与印度三次产业增长效应与结构质量效应测度
        四、中国与印度三次产业结构评价与制度成因
    第四节 中国与印度主导产业演化差异与制度影响
        一、主导产业群演进与增长质量
        三、中国与印度主导产业群及四分类产业结构
        四、中国与印度主导产业群比较与制度因素
    第五节 中印两国增长的技术效率差异与制度影响
    第六节 中国与印度增长质量的制度因素评价
        一、中国增长制度模式
        二、中国与印度产业结构增长质量制度效应
        三、中国与印度增长质量改进制度动力模式
第五章 制度与中印的包容性经济增长
    第一节 中印包容性增长的异同
        一、“不合理的趋同”
        二、“合理趋同”
        三、中印包容性增长的差异
    第二节 中印包容性增长差异的制度基础
        一、制度对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机理
        二、中印制度安排与反贫困差异
        三、中印制度安排与不平等差异
    第三节 趋势与改革的前景:谁能产生更具有包容性的增长
        一、中国与印度减贫和降低不平等的制度基础和改革
        二、未来展望:新一轮的制度变革的基础和更高效的政府治理
第六章 定量分析与非正式制度
    第一节 制度变量选择
    第二节 变量描述统计特征
        一、变量统计特征
        二、变量平稳性
    第三节 中印经济增长与制度的因果检验
        一、Granger 因果检验
        二、中印经济增长启动与制度变量的Grange 因果检验
    第四节 中印经济增长的制度决定
        一、中印经济增长与制度决定因素计量模型
        二、中印经济增长启动与制度决定因素检验
    第五节:中印的非正式制度与增长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9)构建良性的“进入—退出”机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市化既是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过程, 也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土地资源的资本化与市场化是构建城乡进入退出机制的重要内容
    (一) 土地经营权换社保
    (二) 宅基地换房
    (三) 土地银行
    (四) 土地经营权入股
三、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
四、建立农业进入新机制,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10)“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致胜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纲要》文本起草的“致胜之道”
    (一) 要有一个问题导向的阶段研判
    (二) 要有一条统领全篇的发展主线
    (三) 要有一组积极可行的奋斗目标
    (四) 要有一篇统筹兼顾的任务布局
    (五) 要有一套推进落实的抓手举措
《纲要》编制工作的“致胜之道”
    (一) 要有对中央和上级精神的深入学习领会
    (二) 要有对实际情况的周详调查研究
    (三) 要有对各方意见的广泛听取吸收
    (四) 要有对亮点重点的精心提炼表达
    (五) 要有对规划力量的统筹谋划培育

四、工业化与城市化谁轻谁重?(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乡村发展中的探索[D]. 张翩翩. 浙江大学, 2018(12)
  • [2]阶层化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D]. 史敏. 厦门大学, 2018(07)
  • [3]湖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 饶枕流. 武汉工程大学, 2014(03)
  • [4]共同环境责任视角下省际碳减排责任分摊研究[D]. 赵慧卿. 天津财经大学, 2014(10)
  • [5]城乡和谐发展: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与路径[J]. 郭艳华. 管理学刊, 2013(04)
  • [6]基于城乡和谐发展的广州新型城市化实现路径研究[J]. 郭艳华. 探求, 2013(04)
  • [7]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结构性难题及其排解路径[J]. 杨沛英.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1(04)
  • [8]制度视角的中印经济增长比较[D]. 杨怡爽.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
  • [9]构建良性的“进入—退出”机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J]. 彭大鹏. 湖湘三农论坛, 2010(00)
  • [10]“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致胜之道”[J]. 刘亭. 浙江经济, 2010(15)

标签:;  ;  ;  ;  ;  

工业化和城镇化,谁轻谁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