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旋磁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研究及机制

超短波、旋磁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研究及机制

论文摘要

前言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疾病已成为致命、致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三大疾病之一。目前除内科药物疗法外,各种物理因子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超短波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研究尚少见,而旋磁的研究虽然很多,但疗效仍不确定,尤其对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有关药物对脑梗死的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多,物理疗法多用于恢复期,即对后遗症的治疗。我们探讨将超短波、旋磁用于脑梗死的早期治疗,以促进脑水肿吸收和神经修复,从而达到神经功能部分恢复的目的。 本实验应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超短波、旋磁对脑缺血组织水含量、梗死灶体积大小、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超短波、旋磁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并初探其治疗机制。 实验对象及方法 一、实验对象 健康Wistar大鼠52只,雌雄各半,体重270-320g,2.5-3月龄。参照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入选标准为Zea-Longa 5级评分法评分2分,即行走时向病灶对侧转圈。52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9)、对照组(n=15)、超短波治疗组(简称USW组,n=14)、旋磁治疗组(简称RM组,n=14)。 二、治疗方法 USW组:用五官超短波电疗机(DC-CⅡ)治疗,电极直径4cm,对置,电极表面距鼠头皮约2cm,调谐至无热量,即调谐至第一档输出功率约为

论文目录

  • 一、摘要
  • 1.中文论著摘要
  • 2.英文论著摘要
  • 二、英文缩略语
  • 三、论文
  • 1.前言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7.参考文献
  • 四、附录
  • 1.综述
  • 2.致谢
  • 3.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神经药理学报 2014(03)
    • [2].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和脑组织水肿的影响[J]. 健康之路 2017(08)
    • [3].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9(09)
    • [4].通窍活血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J]. 安徽医药 2015(05)
    • [5].脑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损伤机制及针刺干预的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 2015(08)
    • [6].中医药抗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 2009(04)
    • [7].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9(10)
    • [8].灯盏花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继发肺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0(04)
    • [9].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MMP-2、MMP-9表达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5(05)
    • [10].L-卡尼汀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机制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05)
    • [11].三七总皂苷保护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02)
    • [12].制作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要点及体会[J]. 实验动物科学 2013(04)
    • [13].运动对老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01)
    • [14].不同麻醉下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能量代谢及氧供需平衡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11)
    • [15].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HIF-1α及HSP70表达的影响[J]. 大连大学学报 2009(03)
    • [16].基于游离脂肪酸靶向脂质组学的脑缺血再灌注血浆生物标志物的筛选[J]. 中国药学杂志 2020(02)
    • [17].跑台训练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02)
    • [18].康脑液1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病灶和GFAP表达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0(04)
    • [19].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噬的变化及灯盏生脉胶囊干预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07)
    • [20].腺苷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04)
    • [21].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 2011(24)
    • [22].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功能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J]. 四川医学 2010(10)
    • [23].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机制及药物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12)
    • [24].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干细胞因子mRNA表达[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04)
    • [25].L-硝基-精氨酸甲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功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J]. 陕西医学杂志 2009(05)
    • [26].环磷酰胺对脑缺血再灌注海马GFAP表达的影响[J]. 中国热带医学 2009(12)
    • [27].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J]. 中国康复 2008(02)
    • [28].脑缺血再灌注后免疫损伤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09)
    • [29].紫菜多糖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 营养学报 2016(05)
    • [30].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对白质的损伤作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31)

    标签:;  ;  ;  ;  ;  

    超短波、旋磁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研究及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