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武器装备论文-张申,季自力,王文华

陆军武器装备论文-张申,季自力,王文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陆军武器装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国陆军,人工智能,军用机器人,布雷德利

陆军武器装备论文文献综述

张申,季自力,王文华[1](2019)在《美国陆军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陆军武器装备未来的发展,重点是提高火力、生存能力和机动能力,实现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呈现出一体化、模块化、隐身化、精确化、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等显着特征。一体化美国陆军首先通过改革目前的武器装备采购体系,将现代化部门统一到一个指挥体系下,使陆军现代化,为士兵提供武器、战车、维持系统和装备。美国陆军已完成模块化改制,10个现役师均编有4个旅战斗队,大多数师编有相应的火力旅、战斗航空旅及支援旅等。(本文来源于《军事文摘》期刊2019年19期)

宋敬华,刘倬立,李亮,刘启超[2](2019)在《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顶层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信息化陆军武器装备体系发展对武器装备作战试验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当前陆军武器装备作战试验工作存在的顶层设计不够优化、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和资源管理模式不够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陆军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概念,分析了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的能力需求,构设了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体系的框架结构、层次结构和信息网格结构,对提高陆军武器装备作战试验任务质量和试验效率具有较大意义。(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7期)

胡金锁,张迎,葛玉,冯晓容[3](2019)在《陆军武器装备建设智能化转型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化战争形态加速演变,为新时代陆军装备建设带来严峻挑战。必须充分认清陆军武器装备建设智能化转型形势任务,正确把握智能化陆战的基本内涵、典型特性和能力要求等需求牵引,科学确立陆军武器装备体系智能化转型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加快推进陆军武器装备体系智能化建设发展,为新型陆军"迈向智能"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邓涛[4](2019)在《胎死腹中的“法械化”草案 抗战前中国军队(陆军)武器装备正规化建设的初步厘定(下)》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次制式兵器会议:争论与决议制式兵器会议期间,制式步枪的选定最为顺利。兵工署在提案中推荐以德国毛瑟1924式步枪作为制式,认为该枪口径7.9毫米,为中国军队一直以来惯用口径,于训练和补充都较为便利,所用毛瑟尖弹,较日本6.5毫米步枪弹初速高、威力大。此外,该枪与国产"汉(本文来源于《坦克装甲车辆》期刊2019年09期)

邓涛[5](2019)在《胎死腹中的“法械化”草案 抗战前中国军队(陆军)武器装备正规化建设的初步厘定(上)》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爆发前,以国民党军为主体的中国军队将选定陆军制式武器作为军事建设重点。不过这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更多是没有完成的遗憾。对此,以"法械化"为方针,国民政府兵工署于1932年6月3日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制式兵器会议就是一个很有说明性的历史性事件。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催生出坦克、战斗机等机械化装备,还引发步、骑、炮叁大陆军传统兵种的武器革新。步兵方面,单兵枪械走向自动化,冲锋枪、自动步枪和轻机枪逐渐成为各国步兵班、排的火力(本文来源于《坦克装甲车辆》期刊2019年07期)

立文[6](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陆军武器装备建设回顾》一文中研究指出武器装备是巩固国防、建设军队和打赢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重要源泉,也是一支军队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缩影。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军队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实现了从第一代装备向第叁代装备的整体跨越,初步建成了中国特色武器装备体系,开创了武器装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复合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贸导刊》期刊2019年02期)

胡阳旭,沈卫[7](2018)在《2018年国外陆军武器装备与技术发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国外陆军武器装备与技术发展的重点聚焦于现代化和创新。着眼于陆军装备现代化,美陆军成立未来司令部,围绕六大现代化重点项目全面布局未来装备建设;俄罗斯新版武备计划大幅增加未来十年陆军装备建设投入;英法积极推进新一代陆战装备项目。着眼于技术创新,美国积极开展面向2050年(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工业》期刊2018年12期)

立文[8](2018)在《40年来,中国陆军武器装备实现了哪些跨越》一文中研究指出眼下,“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正在国家博物馆火热展出。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专题展区,我们可以全方位、近距离地体验人民军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武器装备是巩固国防、建设军队和(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8-12-06)

岳松堂,龚钰哲[9](2018)在《印度陆军武器装备发展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为适应新军事战略的需求,印度陆军发展战略从传统的守势防御转为更具进攻性和冒险性的攻势防御,从常规突击军种向战略打击军种转型,重点发展战略性打击力量,以期具备立体进攻、远程打击和快速反应能力。基于此,印度陆军近年来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武器装备建设,致力于快速提高印度陆军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作战能力。发布发展规划,制定陆军装备建设顶层设计长期以来,印度保有一支世(本文来源于《军事文摘》期刊2018年23期)

岳松堂,龚钰哲[10](2017)在《印度陆军武器装备发展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为适应新军事战略的需求,印度陆军发展战略从传统的守势防御转为更具进攻性和冒险性的攻势防御,从常规突击军种向战略打击军种转型,重点发展战略性打击力量,以期具备立体进攻、远程打击和快速反应能力。基于此,印度陆军近年来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武器装备建设,致力于快速提高印度陆军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作战能力。(本文来源于《现代军事》期刊2017年Z1期)

陆军武器装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信息化陆军武器装备体系发展对武器装备作战试验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当前陆军武器装备作战试验工作存在的顶层设计不够优化、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和资源管理模式不够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陆军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概念,分析了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的能力需求,构设了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体系的框架结构、层次结构和信息网格结构,对提高陆军武器装备作战试验任务质量和试验效率具有较大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陆军武器装备论文参考文献

[1].张申,季自力,王文华.美国陆军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J].军事文摘.2019

[2].宋敬华,刘倬立,李亮,刘启超.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顶层设计研究[J].价值工程.2019

[3].胡金锁,张迎,葛玉,冯晓容.陆军武器装备建设智能化转型思考[J].国防科技.2019

[4].邓涛.胎死腹中的“法械化”草案抗战前中国军队(陆军)武器装备正规化建设的初步厘定(下)[J].坦克装甲车辆.2019

[5].邓涛.胎死腹中的“法械化”草案抗战前中国军队(陆军)武器装备正规化建设的初步厘定(上)[J].坦克装甲车辆.2019

[6].立文.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陆军武器装备建设回顾[J].中国经贸导刊.2019

[7].胡阳旭,沈卫.2018年国外陆军武器装备与技术发展综述[J].国防科技工业.2018

[8].立文.40年来,中国陆军武器装备实现了哪些跨越[N].中国青年报.2018

[9].岳松堂,龚钰哲.印度陆军武器装备发展特点分析[J].军事文摘.2018

[10].岳松堂,龚钰哲.印度陆军武器装备发展特点分析[J].现代军事.2017

标签:;  ;  ;  ;  

陆军武器装备论文-张申,季自力,王文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