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傈僳族基督教文化研究 ——以福贡县架科乡里吾底村为例

云南怒江傈僳族基督教文化研究 ——以福贡县架科乡里吾底村为例

论文摘要

本课题以生活于中缅边境怒江大峡谷中的傈僳族为研究主体,以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傈僳族山村——里吾底村的基督教文化为具体研究对象,展示的是80多年来傈僳族基督教文化的变迁历程。近20年来,基督教在中国的急剧增长受到了广泛关注,有的学者甚至用“井喷”来形容其发展速度之快,对宗教的研究日益成为显学。但以往学者们从宗教学、社会学、历史学角度研究基督教的多,从民族学角度研究的少,即使有少数人从民族学、人类学角度关注基督教,也是大多停留在现象上,没有深入到文化内部去探究形成现象的原因。在本论文中,笔者聚焦在一些与基督教有关的历史事件上,采用横向和纵向相融合的分析策略,力图把基督教文化变迁放在构建民族国家的背景下去考察,展示了傈僳族文化、基督教文化、汉文化的动态关系。因此,本文不仅从现象上理解傈僳族基督教文化,而且尽量从深层次找到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对傈僳族文化形成较深入的理解。里吾底村座落于高黎贡山东面的山坡上,怒江日夜奔流在山脚下深谷中,对面的碧罗雪山像是一幅山水长卷展开在山村对面。这是个700多人的傈僳族山村,基督徒在村庄人口比例达80%。1912年,在这个村里殖边队与傈僳族发生激烈冲突,23名殖边队官兵死去,至今还埋在这里。上个世纪20年代,该村即成立“里吾底教会”。1934年,外国传教士也来到在这里,翻译圣经、赞美诗,于此居住达12年之久,其中三个传教士病逝于此。2007年前后,福贡县政府提议要重修殖边队坟墓,里吾底村人坚决反对,因为当年这些人来到里吾底村时,干了许多村里人忍无可忍的事,才把他们杀了。如果给这些人修坟,那么自己的先辈不成了杀害英雄的土匪了?不久,里吾底村提出为传教士整修坟墓的要求,政府最初也坚决反对,理由是中国人的坟墓还没修,怎么能给这些来中国搞文化侵略的外国人修?修坟诉求被驳回后,里吾底村人商量决定由传教士收养过的一个孤儿的儿女们出面来修坟,儿孙为祖辈修坟是天经地义的事,政府没理由来阻拦。就这样里吾底村人把传教士纳入到自己的文化结构中,化公事为私事。半年后,经过几轮对话,就修坟事宜政府与地方村庄达成共识,由“三自”人员代表国家参与到修坟事件中去,把地方性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2008年4月,由“三自”人员主持,里吾底村举办了隆重的坟墓落成仪式。作为一项专题性研究,本文将围绕这两个坟墓的来历及不久前的重修坟墓问题展开叙述,把事件放在“并接”的文化结构中去考察,通过梳理80多年来发生在里吾底村的历史事件去展示傈僳族基督教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理解事件背后傈僳族文化体系如何以自己的文化图式为指导与他文化形成对话。具体而言,本论文将在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第一章交代本论文的社区背景。第二章至第五章,介绍傈僳族原生宗教文化及社会生活、皈信基督教的过程及皈信后传教士推动的傈僳族基督教理性化过程,把傈僳族的皈信放在中国当时的大背景下介绍并重点分析傈僳族皈信基督教的原因。第六章描述了解放后里吾底教会的变迁及在此变迁过程中某些原生宗教文化因素的泛现,如亲族间的竞争、对蓄蛊和通灵的信仰等。此章主要揭示在变迁过程中傈僳族文化“连续性”的一面,说明文化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第七章展示里吾底村基督徒的生活现状,突出在变迁过程中傈僳族文化“变化”了的一面,说明其文化结构虽然有稳定的特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历史进程中文化结构有被修改的余地。第八章通过“修坟”事件看傈僳族地方在自治空间内如何以自己的文化结构与国家展开对话,而国家又以何种形式实现其国家意志。说明两者关系在某些方面虽有紧张性,但最终能以对话进行协商。国家允许少数民族地方在自治范围内实现其地方性价值,而少数民族地方也默认了其“多元一体”格局中作为“一元”的位置,默认了国家在村庄的在场。以此说明国家与地方不是单纯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不是对抗的关系,在国家统一体制下,地方与国家有对话的空间。本文是一个关于傈僳族乡村的历史民族志,笔者力图对有八十多年历史的傈僳族基督教文化做一个全方位的展示,把民族学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实现民族学、人类学的真正的“整体观”要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视角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动态与理论基础
  • 一、基督教研究动态
  • 二、傈僳族文化研究动态
  • 三、民族学宗教研究的理论基础
  • 四、本研究的理论起点
  • 第一章 里吾底村社区背景
  •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 一、历史沿革情况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里吾底村格局
  • 第二节 生计
  • 一、民国时期的生计状况
  • 二、解放后的生计状况
  • 第三节 族群身份及村内群体划分
  • 一、族群身份
  • 二、村内的基督徒与非基督徒
  • 第二章 里吾底村傈僳族原初社会生活与宗教体系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眼中的傈僳族
  • 一、殖边队进入怒江峡谷及怒江设治
  • 二、"国民政府"对傈僳族的表述
  • 第二节 传教士眼中的傈僳族
  • 一、传教士来到怒江峡谷
  • 二、传教士对傈僳族的表述
  • 第三节 里吾底村原生宗教体系及社会组织体系
  • 一、傈僳族创世神话及其宇宙观
  • 二、社会组织体系
  • 三、原生宗教体系
  • 第三章 "里吾底事件"及傈僳族皈信基督教
  • 第一节 "里吾底事件"
  • 一、关于"里吾底事件"的两种文本
  • 二、解读"里吾底事件"
  • 第二节 皈信基督教
  • 一、里吾底村的皈信过程
  • 二、皈信原因探析
  • 第四章 傈僳族基督教的理性化及传教士的离去
  • 第一节 傈僳族基督教的理性化
  • 一、教义理性化
  • 二、仪式及组织理性化
  • 三、生活方式理性化
  • 第二节 理性化过程中十字架与灵树的交锋
  • 一、以十字架胜过族箭
  • 二、破除对蛊术的恐惧
  • 三、防范信徒受巫术化习俗的影响
  • 第三节 外籍传教士的离去
  •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
  • 二、传教士离开怒江峡谷
  • 第五章 解放后里吾底教会变迁及基督教地方特色泛现
  • 第一节 里吾底教会的变迁
  • 一、20世纪50年代新政府对傈僳族基督教的接管
  • 二、政治运动对教会的冲击
  • 三、上个世纪80年代后教会的复兴
  • 第二节 傈僳族基督教地方特色的泛现
  • 一、十字架与族箭的再次较量
  • 二、蓄蛊与通灵信仰的复苏
  • 三、再论灵树
  • 四、解释两次复兴
  • 第六章 里吾底村基督徒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现状
  • 第一节 基督徒的宗教生活
  • 一、教堂与敬拜
  • 二、祷告会
  • 三、圣餐礼和洗礼
  • 四、宗教节日
  • 第二节 基督徒的世俗生活
  • 一、对世界"三位一体"式的解释
  • 二、基督徒的家庭生活
  • 三、基督徒的人际交往
  • 四、基督徒对其信仰身份的意识
  • 第三节 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
  • 一、木约翰的一生
  • 二、房东家的一天
  • 第七章 无神论的国家与有神论的傈僳族地方村庄
  • 第一节 国家权威在里吾底村的在场
  • 一、以符号形式表达国家的在场
  • 二、以村庄精英代表国家在场
  • 三、以行政干预表达国家的在场
  • 第二节 透过"修坟"看国家与地方村庄的关系
  • 一、里吾底村集体记忆中的殖边队与传教士
  • 二、修坟诉求的提出与挫败
  • 三、"合法性"的取得
  • 四、国家权威的入场
  • 结论
  • 参考书目
  • 附录一 原碧江教会十条规定
  • 附录二 杨思慧在里吾底租地盖教堂的契约
  • 附录三 景绍武致函蔡锷呈殖边事宜八条
  • 附录五 里吾底村领导干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杭州基督教调查研究分析报告(下)——杭州基督教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策[J]. 金陵神学志 2010(03)
    • [2].基督教中国化之思考与途径[J]. 金陵神学志 2017(04)
    • [3].基督教迅速传播的原因及其文化意义[J]. 南方论丛 2010(04)
    • [4].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基督教文化内涵解析[J]. 戏剧之家 2018(25)
    • [5].探索基督信仰的中国化表达 “圣言圣礼与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在深圳举行[J]. 中国宗教 2019(06)
    • [6].认同·融合·适应——云南省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观点辑要[J]. 今日民族 2017(12)
    • [7].基督教文化在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灵现[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01)
    • [8].《汤姆叔叔的小屋》基督教文化译介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9].刘廷芳的基督教文化观[J]. 基督宗教研究 2016(01)
    • [10].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关系研究现状与思考[J]. 圣经文学研究 2017(01)
    • [11].斯拉夫神话的人物形象类型分析及其与基督教的关系[J]. 报刊荟萃 2017(05)
    • [12].莎剧与基督教:《哈姆雷特》鬼魂身份之研究[J]. 法大研究生 2017(01)
    • [13].基督教文化:基督教介入公共领域的必要中介——以中国现代化为中心语境[J]. 基督宗教研究 2008(00)
    • [14].基督教文化:基督教介人公共领域的必要中介——以中国现代化为中心语境[J]. 基督宗教研究 2009(00)
    • [15].试论基督教文化在西欧中世纪大学发展中积极作用[J]. 青年文学家 2009(23)
    • [16].基督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学探究[J]. 作家 2009(08)
    • [17].基督教信仰与教育的社会作用——上海基督教在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的调查报告[J]. 基督教学术 2009(00)
    • [18].浅析基督教中国化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教育事工的探索——从南通第一城基督教堂的牧养事工说起[J]. 金陵神学志 2016(03)
    • [19].云南省基督教中国化的初步实践[J]. 天风 2019(11)
    • [20].将基督教中国化事工贯穿于教会管理之中[J]. 天风 2018(08)
    • [21].基督教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J]. 海外英语 2017(02)
    • [22].攀枝花地区基督教文化发展和生存现状研究[J].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6(01)
    • [23].基督教文化与西方社会发展三题[J]. 燕赵学术 2013(02)
    • [24].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对比[J]. 作家 2009(14)
    • [25].评杨剑龙《“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基督教文化思潮》[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4(07)
    • [26].简析基督教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J]. 学术探索 2013(10)
    • [27].20世纪以来广东基督教文化区的形成与演变[J]. 热带地理 2012(04)
    • [28].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社会(三篇)[J]. 甘肃社会科学 2010(01)
    • [29].尔识真理 真理释尔——《基督教文化学刊》述评[J]. 中国宗教 2010(08)
    • [30].论基督教理想主义婚姻哲学[J]. 宗教学研究 2018(01)

    标签:;  ;  ;  ;  ;  

    云南怒江傈僳族基督教文化研究 ——以福贡县架科乡里吾底村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