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铁路建设者环境保护行为的因素分析

影响铁路建设者环境保护行为的因素分析

论文摘要

近年来,中国高铁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宣传和推广,随着人民环境观、环境知识和环境行为参与程度大幅度提升,铁路建设环境保护效果成为人民重点考察范围之一。在实际操作中,铁路建设者是否认真按照相关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执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对影响铁路建设者环境保护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更好地管理。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总结并提出影响环境保护行为的两个方面,分别是内因环境意识和外因激励。环境意识中包括环境观、环境知识和环境行为参与三部分,激励包括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两个部分。对环境保护行为划分为计划阶段环境保护行为和施工阶段环境保护行为。本文建立以环境意识和激励为自变量,环境保护行为为因变量的模型,并提出详细假设,通过实证的方式展开研究。实证通过问卷调查法实现。问卷发放对象为铁路建设者,回收问卷输入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在预调研通过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后,正式大规模发放问卷,再次整理数据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将环境保护行为提取出两个因素,分别归纳为计划阶段环境保护行为和施工阶段环境保护行为;将环境保护行为的心理因素提取出5个因素,分别归纳为环境观、环境知识、环境保护参与程度、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这五个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针对环境保护计划环境保护行为,得出四个因素具有显著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正向激励、环境观、环境知识和负向激励;对于环境保护施工环境保护行为,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影响显著,且负向激励作用大于正向激励。在此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性别、学历、工作年数和工作单位性质这4个干扰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证明性别会对结果产生干扰作用,学历、工作年数和工作单位性质对环境保护行为都没有干扰作用。在结论中对所有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本研究最终找出了环境保护行为与其五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最后,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对铁路建设管理者提出了些建议。然而由于本次调查的样本量不充分,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改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背景和提出
  • 1.1.1 问题的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本文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本文研究方法、研究流程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流程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环境保护行为定义
  • 2.2 研究现状
  • 2.2.1 影响环境保护行为的因素
  • 2.2.2 环境保护行为
  • 2.2.3 环境保护行为的干扰因素
  • 第3章 模型构建和研究假设
  • 3.1 研究思路
  • 3.2 建立研究模型
  • 3.3 确定研究假设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变量的定义和测量
  • 4.1.1 定义环境意识
  • 4.1.2 定义激励
  • 4.1.3 定义环境保护行为
  • 4.2 预调研数据分析方法
  • 4.3 预调研问卷发放
  • 4.4 预调研结果分析
  • 4.4.1 信度分析
  • 4.4.2 效度分析
  • 4.5 正式问卷发放
  • 4.5.1 问卷发放对象
  • 4.5.2 问卷发放和收集情况
  • 4.5.3 问卷统计方法
  • 第5章 研究结果分析
  • 5.1 基本信息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因子分析
  • 5.2.1 环境保护行为因子分析
  • 5.2.2 环境保护行为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 5.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4 基本信息干扰分析
  • 5.4.1 性别分析
  • 5.4.2 学历分析
  • 5.4.3 工作年数分析
  • 5.4.4 工作单位性质
  • 5.5 假设检验结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态现代化与环境保护行为关系——基于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J]. 区域治理 2019(41)
    • [2].空间剥夺感在公众空间保护行为中的作用——基于邻避事件中公众话语的探索性研究[J]. 理论探讨 2020(01)
    • [3].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的调查研究[J]. 才智 2017(20)
    • [4].地方依恋对居民文化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文化认同的中介作用[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5].旅游目的地依恋与游客环境保护行为影响关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12)
    • [6].影响个体环境保护行为的多因素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6(02)
    • [7].个人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02)
    • [8].个体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 [9].村落遗产地居民保护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经济管理 2013(12)
    • [10].文化自信与文化归属对文化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居民的调查[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11].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响应机制研究[J]. 东北农业科学 2020(02)
    • [12].粤港澳大湾区公众水鸟保护行为内生驱动机制研究[J].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03)
    • [13].旅游地居民文化保护行为影响机制研究——以周庄古镇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6(10)
    • [14].民族地区居民旅游发展态度及资源保护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8(03)
    • [15].农户生态环境认知与保护行为的差异分析——以农药化肥使用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1)
    • [16].社会经济地位、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行为——一项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4(06)
    • [17].微信群管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血糖、足部保护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天津护理 2017(06)
    • [18].异色瓢虫的交配及配后的保护行为研究[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01)
    • [19].公众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为的实证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01)
    • [20].自然教育如何在中小学落地生根[J]. 福建教育 2020(21)
    • [21].小议法律上的纯获利益制度[J]. 知识经济 2011(11)
    • [22].世界遗产地旅游者文化遗产态度与遗产保护行为关系研究——以嘉峪关关城景区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1)
    • [23].农户参与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为例[J].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3)
    • [24].消费者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为的实证分析[J]. 消费经济 2009(04)
    • [25].基于旅游视角的风险认知与空气质量环境保护行为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04)
    • [26].畜禽养殖者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1)
    • [27].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内涵探析[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28].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微观研究的前沿之作——《消费者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为及其影响机理》评介[J]. 学理论 2010(33)
    • [29].文化特色小镇居民文化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30].社区参与、保护行为及社会经济地位的关系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10)

    标签:;  ;  ;  

    影响铁路建设者环境保护行为的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