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铜佛像论文-黄登奎

金铜佛像论文-黄登奎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铜佛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钦江故城,鎏金铜佛像,摩诃迦叶,一佛二弟子

金铜佛像论文文献综述

黄登奎[1](2019)在《广西钦江故城采集鎏金铜佛像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钦江故城是南朝至隋唐时期以钦州为主要根据地,掌管北部湾沿海一带政权,管理钦州对外贸易活动的宁氏家族的统治中心。1977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在故城遗址进行田野考古调查时,在地表采集到一件鎏金铜佛像。通过初步考证,该鎏金铜佛像的制作年代应在隋朝,极有可能是摩诃迦叶尊者的塑像,并且应该属于某个包含"一佛二弟子"组合雕塑的组成构件。这为将来研究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在北部湾地区的活动提供了有益的线索。(本文来源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期刊2019年14期)

吴伟忠[2](2019)在《金铜佛像收藏误区与高价走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流传了上千年的宗教制品——金铜佛造像,在近十年来成为艺术品市场的新宠,并频频拍出高价。在2013年北京翰海春拍中,伦敦着名藏家斯皮尔曼家族旧藏的“宋代铜鎏金苏频陀尊者”以1978万元成交;在刚结束不久的2019年4月初保利香港春拍中,一尊明早期御制漆金彩(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19-06-20)

刘钊[3](2019)在《金铜佛像铜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往今来,佛教造像作为弘扬佛教文化和艺术的载体被亚洲广大国家、多个民族赋予了独特的文化艺术内涵,是民族文化精华的实体表现,为佛教艺术爱好者及历史学家研究古代文明发展及工艺制造水平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佛像雕塑的制作材料自其产生就有多种选择:石材质、木材质、陶土材质、金铜材质……其中尤以金属材质为重。(本文来源于《收藏家》期刊2019年04期)

王立伟[4](2018)在《般若华光 自在菩提——鞍山市博物馆馆藏明清宫廷金铜佛像品鉴》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宫廷金铜佛造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工艺特点,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章精选鞍山市博物馆馆藏明清宫廷鎏金铜佛像,对其造型、工艺特点和时代特征进行研究,以期有助于读者对这类文物的品鉴。(本文来源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期刊2018年03期)

李巍[5](2017)在《我与金铜佛像的不解之缘》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不是佛教徒,但在心灵深处从小就埋下了虔诚敬佛的种子。我的外祖母笃信佛教,家中设有佛堂供奉菩萨。早晚一炉香,晨昏叁叩首,是老人每日必做的功课。母亲去世后,不到周岁的我由外祖母收养。随着年龄增长,在外祖母烧香拜佛的潜移默化中,我逐渐消除了失去母亲的精神孤独(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7-07-23)

朱悦[6](2017)在《小型金铜佛像造型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型鎏金铜佛像具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在古代铜是一种十分贵重的金属。因此以前的铜佛像具有着尺寸较小的特征,但是有着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目前现存较多的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的小型鎏金铜佛像,本文对其造型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探讨了其审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本文来源于《东方藏品》期刊2017年03期)

[7](2017)在《般若妙景 自在菩提——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艺术代金铜佛像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金铜佛铸造的记载最早见于汉末。陈寿《叁国志·吴书·刘繇传》有载:"笮融者,……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盘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叁千余人,悉课读佛经……"《后汉书·陶谦传》也有类似记载。据考证,其确切时间约在公元192年至193年之间。早期的金铜佛造像,是佛教信徒私人或者寺庙供奉的佛像,创制早于石窟和造像碑,对后来的石窟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早期的佛(本文来源于《东方收藏》期刊2017年02期)

文亮[8](2017)在《浅谈金铜佛像的鉴定与辨伪》一文中研究指出这些年来,由于金铜佛造像有着广阔的升值空间和投资前景,故其极受各路藏家的追捧,拍卖成交价也屡创新高,在艺术市场的行情十分火爆。正因如此,使得各种不法之徒利令智昏,应运而生了不少造假的伪作。虽然我们对于散见于全国各地古玩集市售价低廉、粗制滥造的一些新作佛造像,一般能较容易辨识;但目前对于一些做工精致、刻意作旧,并按照真品精心仿造的金铜佛像,我们还是较难识别。有基于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累积整理的经验,和大家谈谈金铜佛造像的鉴定与辨伪。(本文来源于《东方收藏》期刊2017年02期)

翰文[9](2017)在《翰海秋拍平稳收槌 金铜佛像华光闪耀》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翰海2016年秋季拍卖会12月4日落下帷幕,13个专场总成交4.8亿元,整体表现平稳,重要作品均以理想的价位成交。特别推出的"西路十年"金铜佛像专场预展现场借助3D打印技术,创出亚洲最大室内3D打印的展示纪录,为藏家奉献了一场视觉艺术的预展体验盛宴。拍卖现场座无虚席,拍卖厅后区几近被客户站满,17-18世纪清代宫廷(本文来源于《文物天地》期刊2017年01期)

金申[10](2016)在《喀尔喀蒙古的金铜佛像》一文中研究指出扎那巴扎尔是明末清初喀尔喀蒙古地区伟大的宗教学家、画家、雕刻家,他创立的金铜佛像样式造型优美,比例匀称,金色充足,风格鲜明,具有独特的个人风貌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在藏传佛教美术史上占有世界公认的崇高地位。扎那巴扎尔拥有众多的弟子和追随者,影响深远,有很多佛(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报》期刊2016-12-19)

金铜佛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流传了上千年的宗教制品——金铜佛造像,在近十年来成为艺术品市场的新宠,并频频拍出高价。在2013年北京翰海春拍中,伦敦着名藏家斯皮尔曼家族旧藏的“宋代铜鎏金苏频陀尊者”以1978万元成交;在刚结束不久的2019年4月初保利香港春拍中,一尊明早期御制漆金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铜佛像论文参考文献

[1].黄登奎.广西钦江故城采集鎏金铜佛像初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

[2].吴伟忠.金铜佛像收藏误区与高价走势[N].团结报.2019

[3].刘钊.金铜佛像铜质探究[J].收藏家.2019

[4].王立伟.般若华光自在菩提——鞍山市博物馆馆藏明清宫廷金铜佛像品鉴[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

[5].李巍.我与金铜佛像的不解之缘[N].中国文化报.2017

[6].朱悦.小型金铜佛像造型初探[J].东方藏品.2017

[7]..般若妙景自在菩提——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艺术代金铜佛像艺术[J].东方收藏.2017

[8].文亮.浅谈金铜佛像的鉴定与辨伪[J].东方收藏.2017

[9].翰文.翰海秋拍平稳收槌金铜佛像华光闪耀[J].文物天地.2017

[10].金申.喀尔喀蒙古的金铜佛像[N].中国美术报.2016

标签:;  ;  ;  ;  

金铜佛像论文-黄登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