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中挣扎的灵魂 ——《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的性格特征分析

异化中挣扎的灵魂 ——《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的性格特征分析

论文摘要

多丽丝·莱辛(1919--)被誉为继弗吉尼亚·沃尔夫之后最伟大的英国当代女作家,自步入文坛以来,笔耕不辍,其创作历时将近半个多世纪,是位极其多产的作家。《野草在歌唱》(1950)是莱辛的处女作,该作一经发表,就使得莱辛名声鹊起,奠定了她的文学地位。小说以写实的笔触描写了女主人公玛丽从悲惨心酸的童年到困窘、精神分裂直至被残杀的中年短暂的生命历程,内容涉及后殖民、集体与个人、女性所受男权压迫、两性关系、心理变异、人与自然等众多的主题。国内外学者应用各种理论对《野草在歌唱》主题思想的研究成果丰硕,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心理分析、二元对立解构以及拉康的镜像理论的分析。本文在已有的研究的成果基础之上,应用异化这一哲学理论来分析女主人公被异化的表现,揭示了她被异化的根源,并指出,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玛丽最终在进行了反异化的挣扎后,有了精神上的顿悟。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研究目的、意义。第二、三、四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分析了玛丽被异化的表现。玛丽从童年到中年到最后悲惨的死去一直生活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之中,拒绝交流,内心极其孤独;对两性关系抱有刻骨的恐惧和厌恶,虽然结婚,但对爱情和家庭都持冷漠的态度;最为异化的表现是由于她拒绝黑人的人性。然而本能的呼唤与苏醒却与现实尖锐对立冲突,内心痛苦地挣扎,神思恍惚,不堪重负,近于分裂。这些都是玛丽异化的表现。第三章揭示了玛丽被异化的根源。导致玛丽异化的根源是玛丽遭受着三种异己的力量。父权的压制使得玛丽不断的压抑自己,把幸福寄托在无能的丈夫身上,导致幻灭;由于殖民思想的内化,玛丽拒绝黑人人性,完全丧失了自我直至分裂;殖民社会的规训加深玛丽意识形态异化。第四章阐释了玛丽反异化的挣扎,经历了自我意识的觉醒。玛丽目睹了丈夫迪克的性格缺陷和无能之后,决心挣脱束缚自己的父权囹圄,追求新生活,勇敢地进行自我救赎,但以失败而告终;与黑人仆人摩西的相处中,玛丽体验到了摩西男性的温情、魅力和独立的思想。在潜意识里玛丽否定了殖民谎言,开始了作为女性爱情的复苏;玛丽开始自我反省,从而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实现反异化、人性回归。最后一章是本文的结论,简要总结了玛丽从异化到徒劳的反异化的挣扎的整个过程。这一人物的性格发展反映了英国殖民者在罗德西亚(今津巴布韦)的经历和遭遇。透过玛丽这一女性的视角,莱辛深刻地剖析了殖民和父权等意识形态的暴力如何戕害摧残了人的本性导致了他们的异化和悲剧,促进人们反思。这也正见证了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A Brief Review of Doris Lessing
  • 1.2 The Grass Is Singing and the Related Studies
  • 1.3 The Theory, The Purpos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 1.3.1 The Theory of Alienation
  • 1.3.2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The Embodiment of Mary’s Alienation
  • 2.1 Mary’s Isolated Life Style
  • 2.2 Mary’s Distorted and Apathetic Attitude toward Love and Family
  • 2.3 Mary’s Denial of Black People’s Humanity and Her Neurosis
  • Chapter Three Causes of Mary’s Alienation
  • 3.1 The Patriarchal Oppression on Mary
  • 3.2 Mary’s Internalization of Colonialism
  • 3.3 The Social Disciplining on Mary
  • Chapter Four The Awakening--Mary’s Struggles Against Alienation
  • 4.1 Mary’s Struggles against Patriarchy
  • 4.1.1 Mary’s of Disillusionment of Patriarchy
  • 4.1.2 Mary’s Escape from Marital Fetter and Pursuit of Self-Salvation
  • 4.2 Mary’s Reflection on the Colonial Ideology
  • 4.3 Mary’s Recognition of Self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Acknowledgement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相关论文文献

    • [1].假想人生残酷世界——多丽丝·莱辛的《我的父亲母亲》的伦理解读[J]. 海外英语 2018(05)
    • [2].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J]. 戏剧之家 2017(02)
    • [3].论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中五彩的灵魂世界[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 [4].论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的修辞美[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5].多丽丝·莱辛《到十九号房》在后现代场域下的解构向度[J]. 怀化学院学报 2017(06)
    • [6].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女性身体政治解读[J]. 北方文学 2019(03)
    • [7].浅析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 青年文学家 2019(05)
    • [8].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都市描写[J]. 北方文学 2019(06)
    • [9].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家庭创伤[J]. 北方文学 2016(26)
    • [10].《又来了,爱情》双层叙事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7(17)
    • [11].多丽丝·莱辛《黑色圣母像》中的种族问题解析[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7)
    • [12].多丽丝·莱辛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成长主题[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6(23)
    • [13].猫咪也疯狂——介绍多丽丝·莱辛《特别的猫》[J].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7(Z2)
    • [14].多丽丝·莱辛文学作品的女性人物分析[J]. 唐山文学 2017(08)
    • [15].在“穿越隧道”的痛苦中成长——读多丽丝·莱辛的《穿越隧道》有感[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18)
    • [16].试论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中人物的创伤原因[J]. 北方文学 2017(15)
    • [17].多丽丝·莱辛《黑色圣母像》的空间解读[J]. 北方文学 2017(27)
    • [18].多丽丝·莱辛女性文学意识的形成及其体现[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36)
    • [19].多丽丝·莱辛作品中女性关系初探[J]. 芒种 2014(05)
    • [20].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我的父亲》探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23)
    • [21].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的创作特点[J]. 长城 2013(08)
    • [22].“他者”多丽丝·莱辛的伦敦书写[J]. 文化学刊 2019(03)
    • [23].多丽丝·莱辛创作研究概述[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2)
    • [24].喜剧叙事中的猫与女性——多丽丝·莱辛短篇小说的生态主义解读[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21)
    • [25].多丽丝·莱辛[J]. 学苑教育 2018(20)
    • [26].男人和女人:谁比谁更水性杨花——读多丽丝·莱辛的《天黑前的夏天》[J]. 福建文学 2014(02)
    • [27].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J]. 收藏 2013(24)
    • [28].走出分裂,走向健全——解读多丽丝·莱辛的《黑色圣母像》[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08)
    • [29].多丽丝·莱辛的正面女性观解读[J]. 长城 2012(04)
    • [30].对多丽丝·莱辛《十九号房》中语言对话的赏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23)

    标签:;  ;  ;  ;  ;  

    异化中挣扎的灵魂 ——《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的性格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