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方剂的英译研究

《伤寒论》方剂的英译研究

论文摘要

《伤寒论》是中医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著作,其中的方剂被誉为“经方”,以其神奇的疗效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在中医药对外交流活动中,它的翻译就显得至关重要。鉴于中西方人对中医理解和认识的不同,本文选取了国内外最具代表性的两个译本:黄海Introduction to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和Nigel Wiseman On Cold Damage,并且参照刘渡舟老师的《新编伤寒论类方》,对《伤寒论》113方进行了系统归类,以类方的形式介绍了《伤寒论》方剂及其翻译方法。在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中医对外翻译历史作了回顾性的描述后,提出了中医英译存在的问题和翻译方法,并把这些翻译方法用于《伤寒论》方剂翻译的实践中。对于《伤寒论》方剂的方名翻译主要采用音译+直译+拉丁标注的“三保险”法,条文翻译参照中医英译的方法,重点从“异化法”、形合与意合、省略与文化的处理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英译。“语言国情学”理论在《伤寒论》中也有具体体现,根据WHO和“世中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制定的中医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尊重“语言国情学”的需要对《伤寒论》方剂进行英译,这也是中医对外交流与传播的要求。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随着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中国文化必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交融,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必然走向世界。

论文目录

  •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中医英译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 1.中医对外翻译历史沿革
  • 2.中医英语的提出与发展
  • 3.中医英译的问题与不足
  • 3.1 译名缺少统一的规范与标准
  • 3.2 盲目西化,往往是望文生义
  • 3.3 中医语言中的文化缺省
  • 3.4 滥用音译
  • 3.5 译文的表达冗长
  • 4.中医的语言特点及文化因素
  • 4.1 类比取象
  • 4.2 关联性强
  • 4.3 强烈的哲学思辨性色彩
  • 4.4 中医语言的文学性与人文性
  • 4.5 中医语言的抽象性与模糊性
  • 4.6 外文目的语缺失词汇
  • 5.中医英译的翻译方法
  • 第二部分 中医方剂英译存在的问题及翻译方法
  • 1.中医方剂英译存在的问题
  • 2.中草药的英译
  • 2.1 动植物的命名
  • 2.2 中草药的英译
  • 3.方剂的英译
  • 3.1 直译法
  • 3.2 音译法
  • 3.3 意译法
  • 3.4 拉丁法
  • 3.5 方剂剂型及服法的英译
  • 第三部分 《伤寒论》译本的对比研究
  • 1.《伤寒论》方剂的英译研究意义
  • 2.两译本书名的翻译对比
  • 3.《伤寒论》方剂方名的命名方法及其翻译
  • 4.《伤寒论》113方条文的英译对比研究
  • 4.1 桂枝汤及其类方
  • 4.2 麻黄汤及其类方
  • 4.3 葛根汤及其类方
  • 4.4 抵当汤及其类方
  • 4.5 栀子豉汤及其类方
  • 4.6 陷胸汤及其类方
  • 4.7 泻心汤及其类方
  • 4.8 甘草汤及其类方
  • 4.9 苓桂术甘汤及其类方
  • 4.10 黄芩黄连汤类方
  • 4.11 白虎汤及其类方
  • 4.12 承气汤及其类方
  • 4.13 柴胡汤及其类方
  • 4.14 芍药当归汤类方
  • 4.15 干姜汤类方
  • 4.16 赤石脂汤类方
  • 4.17 四逆汤及其类方
  • 4.18 杂方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就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伤寒论》中喘证从太阳、阳明论治探析[J]. 国医论坛 2020(01)
    • [2].《伤寒论》“给邪以出路”治法探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03)
    • [3].《伤寒论》英译本的研究[J]. 现代交际 2020(03)
    • [4].宋本《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397法”考辨[J]. 国医论坛 2020(02)
    • [5].《伤寒论》方药剂量歌诀[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6].《伤寒论》英译本概述与简评[J]. 环球中医药 2020(06)
    • [7].宋本《伤寒论》学术小史[J]. 环球中医药 2020(06)
    • [8].《伤寒论》阳明病范畴探讨[J]. 国医论坛 2020(04)
    • [9].民国时期《伤寒论》“非杀菌法抗感染”研究初探[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07)
    • [10].基于升降理论对《伤寒论》的探究[J]. 国医论坛 2020(05)
    • [11].《伤寒论》之小便与汗法关系探微[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5)
    • [12].读《伤寒论》浅析现代医患矛盾的解决[J]. 中国医学人文 2018(02)
    • [13].追源欲求真伤寒——评《宋以前伤寒论考》[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04)
    • [14].陈焕堂《伤寒论归真》的学术观点与价值[J]. 中医文献杂志 2018(04)
    • [15].论《伤寒论》科研[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6)
    • [16].浅议《伤寒论》阴阳观[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2)
    • [17].试述《伤寒论》六经理论的临床应用[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02)
    • [18].《伤寒论》中大枣应用的象数思维[J]. 国医论坛 2017(01)
    • [19].《伤寒论》对中药发明专利挖掘的指导意义[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7(02)
    • [20].从口渴辨治看《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J]. 环球中医药 2017(02)
    • [21].中西医结合探讨《伤寒论》、《内经》六经[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86)
    • [22].揭开《伤寒论》的“黑箱”[J]. 中医研究 2017(02)
    • [23].从黄芩汤的演变看《伤寒论》的编写原则[J]. 河南中医 2016(12)
    • [24].浅析《伤寒论》血证的辩证意义[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16)
    • [25].《伤寒论》第176条评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04)
    • [26].《伤寒论》中甘草应用规律探讨[J]. 国医论坛 2017(02)
    • [27].浅议《伤寒论》中发热辨证[J]. 光明中医 2017(07)
    • [28].基于诠释学循环的《伤寒论》桂枝汤“发汗”研究[J]. 天津中医药 2017(05)
    • [29].《伤寒论》不寐证兼烦躁论证发微[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12)
    • [30].《伤寒论》治呕方药统计[J]. 河南中医 2017(07)

    标签:;  ;  ;  

    《伤寒论》方剂的英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