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热凝消融治疗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初步观察

射频热凝消融治疗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初步观察

(临颍县中医院462600)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射频热凝消融对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4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射频热凝消融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10例患者顺利治愈,36例患者成功好转;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射频热凝消融术对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射频热凝消融;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100-01

慢性腰痛已成为困扰现代人正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以往临床认为腰痛主要为椎间盘突出、椎间孔、椎管狭窄所致。近年来研究发现,腰椎管外的解剖结构也是引起腰痛的重要原因。Travell等研究显示,多数腰肌疼痛综合征均为肌筋膜痛性出发点所致,此种触发点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导致形成骨骼肌内张力带,使肌内长期处于肌力不平衡状态,从而引起一系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导致患者出现关节周围痛、腰背痛、颈肩痛的重要原因[1]。姜桂美等通过对夹脊穴进行针灸以治疗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取得了显著地临床效果。但随着近年来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射频热凝消融为代表的一系列高科技治疗仪器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本次研究为探讨对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行射频热凝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此类患者46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46例,所有患者血清学和X线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其疼痛多发生于不协调动作、劳累、受寒及受伤后;存在弥漫性界限不清或局限性疼痛;可触及痛性条索,顺条索状肌肉进行按压可发现压痛点;按压会造成疼痛加重,于压痛点实施痛点阻滞后疼痛缓解或消失即可确诊。本次研究中共计包括31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分布为24~71岁,平均年龄为46.1±6.4岁,病程分布为6个月~4年,平均分布为2.1±0.9年。

1.2方法选取美国Radionic公司提供的PRF-3C射频镇痛仪、1cm作用针尖、10cm无菌SMK射频电极针。术前30min时给予患者氯诺昔康16mg+曲马多20mg肌注,根据需暴露的治疗部位将患者调整至舒适体位,使用记号笔在损伤腰肌筋膜局部痛点进行标记以作为射频点,两点间距控制在1~1.5cm。之后去0.5%利多卡因1mL于射频点进行骨膜面和皮内浸润注射,在神经根孔、梨状肌等重要神经分布区附近进行操作时,应避免深部注射麻药并于射频前先行神经刺激。使用射频套针向皮肤标志点进行骨面穿刺,于腰肌筋膜和骨的连接处,将输出温度调节至75℃,并维持15s。当针尖温度下降至42℃时将针拔除。若射频部位附近存在重要神经,于加温前应先行电刺激试验,若患者出现肌肉搐动或疼痛,则将套针移动0.5cm后再行刺激。术后使用无菌纱布对穿刺点进行消毒覆盖,并继续服用原有镇痛药物。对于不同部位的腰肌筋膜可在间隔1~2d后分别进行射频治疗,同一部位应在上次治疗后1~2周再行局部穿刺。

1.3观察指标术后30d对患者进行疼痛测试,采用VA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其中0分表示成功治愈;VAS较治疗前下降程度在2分以上表示好转;VAS较治疗前下降程度在2分以下表示未愈。同时对穿刺点进行观察,对局部皮肤感染、烧伤、局部皮肤感觉减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并对其进行t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10例患者顺利治愈,36例患者成功好转,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局部皮肤感觉减退或烧伤,其中1例患者由于术后未遵医嘱对穿刺点进行妥善护理,引起穿刺部位皮肤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症状顺利消失。其中,患者治疗前其VAS评分为6.7±1.6分,治疗后其VAS评分为2.5±1.6分,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疼痛类型,多为损伤所致,少部分患者为受寒、受累引起。相关资料指出,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表现,患者就诊时多以腰背部胀痛、酸痛、隐痛主诉,大部分均可触及条索感或痛性结节[2]。临床研究指出,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主要为机体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其体表血管出现强烈收缩,导致深部血管发生反射性扩张,造成组织液由血管渗出,大量渗出液在痛点处聚集,形成粘连,从而引起患者出现疼痛反应[3]。

目前国内外对于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研究较多,除常规药物治疗外,以王福根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使用银质针对腰背部肌肉疼痛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利用银质针的热传导性以及穿刺所形成的腔隙留存血液,促进再血管化的发生,从而促进局部血运的增加和肌肉痉挛的松解,起到缓解炎症反应的功效[4]。本次研究中,采用射频热凝消融技术来取代银质针对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其主要通过利用射频消融所具有的热能传导等生物学作用,促进腰肌筋膜附着点附近的炎性粘连和炎性反应的缓解和消除,并加快微血管再生,改善局部循环,结果显示,本次研究中46例患者经治疗其疼痛程度均得到有效缓解,且未发生治疗无效和严重术后并发症,表明射频热凝消融是一种有效的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治疗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射频热凝消融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严格控制温度,防止引起局部皮肤烫伤;同时在神经密集区域应先行电刺激,以避免造成局部神经出现穿刺损伤。

综上所述,采用射频热凝消融术对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晓初.肌肉刺激疗法治疗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0,17(12):44-45.

[2]骆明军,周和平,吴晓华等.电磁波谱治疗器治疗慢性腰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2,33(2):146-147.

[3]朱芬,陈尚杰,许琼瑜等.天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3):227-229.

[4]王福生,肖莹,肖琳.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腰肌筋膜炎63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2):72-73.

标签:;  ;  ;  

射频热凝消融治疗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初步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