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术数

《伤寒论》中的术数

论文摘要

以阴阳、五行、八卦等概念来进行推演的术数,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从行军布阵到都城选址,从朝代兴亡到个人吉凶,从天文历法到诸家方术,等等,都留下了术数的烙印,成书于汉末的《伤寒论》也不例外。在《伤寒论》中,既有明确的阴、阳数之提法,又有隐含的以斗历决病、以脏腑脉象生克决生死之说。不仅如此,在疾病的分类上,也离不开阴阳思维的指导,甚至在处方用药上,也套着河洛之数的范式。可以说,是术数将前人诊病、用药的经验串在了一起,构建出了一套当时全新的辨证论治体系。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将《伤寒论》中涉及到的术数理论与方法作了一下介绍,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运气学说、气化理论、河洛八卦理论。其中,阴阳五行作为一种常见的学说支持,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故介绍从略。运气气化与河洛八卦,是伤寒论数术思维方法中相对隐秘的,故需要从概念、内容、具体操作及其应用着手进行分析,以此点题。第二部分将《伤寒论》前三篇的脉法从阴阳的互根互用、五行的生克作了解析,并指出了独取寸口的术数依据,还对大型动物的脉诊做了一些引申。由于伤寒论版本众多,在研究前三篇时,更需参照相对完整的版本,以便做出更为全面的分析。本章从人们所熟知的脉法理论依据开始介绍,探讨了阴阳偏盛、五行生克的思维方式对辨脉实践的意义,并指出了辨脉的首要目的就是找出残贼之脉。进而,从易经八卦与乾坤六子的关系出发,揭示了独取寸口方法的术数思想方法原理,在于兽医诊脉部位比较后,道出了人与动物的差别。第三部分把六经与乾坤六子、各病与六六三十六卦相对应,以进行分类,进而从卦象的数理推断出疾病的特征,及其在某种条件下可能的传变过程。先从六经与六气的关系出发,指出六经病反映出的恰恰是六气致病的特点,回顾了六经病的传变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与运气气化、河洛八卦等术数理论相联系。然后以伤寒论证候的含义为切入点,将证候按照内、外证相合,分为三十六类,并指出这三十六类与卦象的关系,而且以中风外证为例,解析了卦象数理与证候演变的一致性。最后给出了证候判定与演变的标准以及实施方法,并揭示了证候与其治疗应在数理上保持一致性。第四部分对药物的功效、性味、剂量与方证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药物功效与剂量的相互作用才是影响证候演变、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因素。本章先从《胎胪药录》说起,试图明确仲景用药与《神农本草经》的关系,并降低了四气五味在药理中的地位。然后从药物功效、药物剂量与针对的证候进行分析,通过小柴胡汤的加减法举例,说明了功效、剂量、方剂、证候之间的关系,并明确指出影响这一关系的基础就是证候的卦象之理与药物及其剂量的河洛数理的一致性。第五部分列举了术数在伤寒论中的其他应用,比如术数在色诊、闻诊、问诊中的体现,术数对六经病欲解时的解释,术数对“伤寒九水”(即潦水、东流水、甘澜水、井花水、暖水、麻沸汤、泉水、浆水、普通凉水)的阐释。最后,小结了本文的创新点即乾坤六子的脉理、三十六卦的证候分析,以及药物量效关系的数理解读。进而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目标:证候与卦象对应关系的全面分析、药物绝对剂量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数理分析方法的完善与推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术数基本内容
  • 1 阴阳学说
  • 2 五行学说
  • 3 运气学说
  • 4 气化理论
  • 5 河洛、八卦理论
  • 第二部分 术数与脉法
  • 1 脉法始于阴阳五行
  • 2 推脉象演变与阴阳偏盛
  • 2.1 依据阴阳偏盛,以脉诊气血脏腑表里
  • 2.2 阴阳盛衰致六气终始、五运更替、物候变化、脉象动作
  • 2.3 阴阳之术的直接目的:辨残贼之脉
  • 3 辨脉与五行生克
  • 3.1 相乘与纵横、顺逆
  • 3.2 五方之脉及生克举隅
  • 4 阴阳数理是辨脉的基本思维依据
  • 4.1 以脉释证
  • 4.2 依脉决生死
  • 4.3 脉学合理性的理论依据
  • 4.4 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兽医脉学是否也独取寸口
  • 第三部分 术数与证候
  • 1 六经病
  • 1.1 天有六气,病分六经
  • 1.2 六经病传变
  • 1.3 六经病划分及传变的术数依据
  • 2 证候
  • 2.1 证候的概念
  • 2.2 证候的分类
  • 2.3 证候的术数基础
  • 3 证候的变化
  • 3.1 证候变化的判定
  • 3.2 证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 3.3 证候变化的数理基础
  • 4 证候与治疗
  • 4.1 证候数理分析流程
  • 4.2 治法的确立
  • 4.3 证候与治法在数理上一致
  • 第四部分 术数与方药
  • 1 药物的功效与其性味
  • 1.1 从《胎胪药录》说起
  • 1.2 对证候的治疗首先取决于功效,其次才是性味
  • 2 药物、剂量的关系
  • 2.1 药量的多少与药物的种类相关
  • 2.2 药物种类与药量的组合决定了方剂的功效
  • 2.3 术数是认识辨证与经方联系的秘密武器
  • 第五部分 术数与其他
  • 1 术数与其他诊法
  • 1.1 色诊
  • 1.2 闻诊
  • 1.3 问诊
  • 2 六经病欲解时的分析
  • 2.1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 2.2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 2.3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 2.4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 2.5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 2.6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 3 药物煎煮用水
  • 3.1 浆水
  • 3.2 潦水
  • 3.3 甘澜水
  • 3.4 泉水
  • 3.5 麻沸汤
  • 3.6 井花水
  • 3.7 东流水
  • 3.8 暖水
  • 3.9 普通凉水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管窥六经病欲解时时辰问题[J]. 中医学报 2020(11)
    • [2].从“六经病欲解时”浅谈中医辨证的时空性[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04)
    • [3].“六经病欲解时”临床病案举隅[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10)
    • [4].浅论“六经病欲解时”体现的重阳思想[J]. 四川中医 2015(01)
    • [5].《伤寒论》六经病证知识分类体系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01)
    • [6].临床运用“六经病欲解时”验案举隅[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07)
    • [7].六经病欲解时与欲剧时探微[J]. 辽宁中医杂志 2010(09)
    • [8].基于“六经病欲解时”理论推拿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18(24)
    • [9].《伤寒论》六经病证发热浅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11)
    • [10].《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评述[J]. 光明中医 2009(07)
    • [11].顾植山谈六经病“欲解时”及临床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 2017(07)
    • [12].解析六经病欲解时——张仲景创作《伤寒论》的大纲之一[J]. 中医临床研究 2011(17)
    • [13].基于阴阳气化从升降角度析识六经病证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1)
    • [14].从三阴三阳的时序性解读《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8(02)
    • [15].从六经病机览视水饮辨治规律[J]. 环球中医药 2013(12)
    • [16].试论伤寒六经病与“郁”证[J]. 环球中医药 2014(07)
    • [17].从干支角度浅析《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J]. 现代中医临床 2020(03)
    • [18].论《伤寒论》六经病证的承续性与相对独立性[J]. 浙江中医杂志 2014(08)
    • [19].《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浅析[J]. 浙江中医杂志 2018(12)
    • [20].六经病欲解时临床应用医案6则[J]. 新中医 2018(03)
    • [21].从六经病机辨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0(02)
    • [22].基于气本体论的六经病欲解时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03)
    • [23].《伤寒论》六经病向愈时刻初探[J]. 四川中医 2018(06)
    • [24].经脉的“开、合、枢”及国医大师李士懋对厥阴病的认识[J]. 现代中医临床 2016(06)
    • [25].《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辨治应用[J]. 山东中医杂志 2017(11)
    • [26].浅谈针灸在《伤寒论》六经病证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工程 2014(01)
    • [27].辨析《伤寒论》六经病呕吐的证治[J]. 中国中医急症 2012(01)
    • [28].浅析六经病欲解时[J]. 河南中医 2016(03)
    • [29].伤寒六经病变本质探究[J]. 河南中医 2009(03)
    • [30].《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从二十四节气日出日入时辰解初探[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04)

    标签:;  ;  ;  ;  ;  

    《伤寒论》中的术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