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扰时滞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

受扰时滞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

论文摘要

在化工、炼油、冶金和造纸等一些复杂的工业过程中,广泛地存在干扰和时滞现象。干扰是影响系统综合性能的重要因素,干扰的消除或抑制是设计高性能鲁棒控制器的关键环节。由于时滞的存在,使得被控变量不能及时地反映系统输入变量的影响,从而使控制系统产生明显的超调,系统的稳定性变差,调节时间加长,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时滞系统难于控制,时滞的存在常常是系统不稳定或产生不良性能的原因。因此,研究受扰时滞系统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它们越来越成为过程控制界深入研究的热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常很难得到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在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型常常是在一定程度上经过近似化处理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这种不确定性必须在控制系统设计时予以考虑。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处理不确定性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成为工程应用中刻不容缓的迫切要求,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针对受扰时滞系统控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及应用进行了研究,对传统控制方法做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控制算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复合有色噪声的特性,针对状态空间模型具有非线性、非高斯特点的、并且未知量有可能是高维的复合有色噪声的干扰,提出了采用粒子滤波对其进行状态估计。研究了随机扰动序列功率谱特性,提出了一种统计自相关函数,使得功率谱估计的系数矩阵正定,解决了传统Levinsion算法系数矩阵非正定问题。(2)在基本前馈-反馈控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粒子滤波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整套设计和整定方法。首先基于闭环系统的稳态增益指标设计给定值状态目标跟踪控制器,利用粒子滤波的方法消除非高斯噪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然后根据系统稳态运行时的抗扰动要求,基于鲁棒最优性能指标,通过提出期望的闭环灵敏度函数的方法来反向确定控制器的设计,从而实现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响应平稳且无振荡。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对给定值响应和负载干扰响应分别进行优化调节,调节的灵活性显著得到提高。(3)针对受扰时滞不确定非线性连续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对其进行了时域特性的研究,研究了受扰时滞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且不确定性不要求满足匹配条件。提出了具有范数有界参数不确定性受扰时滞非线性连续系统的鲁棒H∞控制问题,分别推导出通过状态反馈控制器和通过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不仅确保闭环系统二次稳定而且确保闭环系统满足H∞范数界约束的充分条件。本文设计的鲁棒H∞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最终有界。(4)研究了受扰时滞时变不确定离散系统的鲁棒H∞控制问题。针对受扰时滞时变不确定线性离散系统,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推导出存在无记忆状态反馈控制律使闭环系统镇定及具有H∞性能指标的充分条件;另外,以具有时变状态时滞和输入时滞的不确定受扰非线性离散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适当的Lyapunov函数,给出了时滞相关型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案,使得闭环系统一致最终有界。(5)为了验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将基于粒子滤波前馈控制器和扰动观测器的二自由度控制系统实施于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上,具有很强的抗扰动性能,能更精确地实现对控制对象的速度控制。另外,提出了一种改进型重复控制系统来对伺服电机的位置系统进行控制,以进一步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精度。通过仿真,实现了控制系统算法和设计验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干扰和时滞系统概述
  • 1.2 干扰和时滞系统的控制方法
  • 1.2.1 频域途径
  • 1.2.2 时域途径
  • 1.3 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1.4 本文的主要结构及安排
  • 第二章 复合有色噪声干扰的控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随机扰动序列特性
  • 2.2.1 统计自相关函数
  • 2.2.2 功率谱分析
  • 2.3 复合有色噪声干扰的滤波方法
  • 2.3.1 最优贝叶斯估计
  • 2.3.2 马尔可夫过程
  • 2.3.3 蒙特卡罗方法
  • 2.3.4 粒子滤波算法
  • 2.3.5 粒子滤波算法的主要因素
  • 2.4 数值例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受扰时滞线性系统的复合控制
  • 3.1 引言
  • 3.2 基本前馈-反馈控制
  • 3.2.1 基本前馈-反馈控制结构及其整定
  • 3.2.2 基本前馈-反馈控制的不足
  • 3.3 改进前馈-反馈控制
  • 3.4 基于粒子滤波的前馈-反馈控制方法
  • 3.4.1 基于粒子滤波的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设计
  • 3.4.2 控制器F ( s ) 的设计
  • 3.4.3 控制器C ( s ) 的设计
  • 3.4.4 系统稳定性分析
  • f 的整定'>3.4.5 参数λf的整定
  • 3.5 对比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受扰时滞不确定非线性连续系统的鲁棒控制
  • 4.1 引言
  • 4.2 受扰时滞不确定非线性连续系统的状态反馈鲁棒控制
  • 4.2.1 系统和问题描述
  • 4.2.2 鲁棒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 4.2.3 数值例子
  • 4.2.4 结论
  • 4.3 受扰时滞不确定非线性连续系统的输出反馈鲁棒控制
  • 4.3.1 系统描述
  • 4.3.2 鲁棒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 4.3.3 数值例子
  • 4.3.4 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受扰时变时滞不确定离散系统的鲁棒控制
  • 5.1 引言
  • 5.2 基于LMI 方法的受扰时变时滞不确定线性离散系统的鲁棒控制
  • 5.2.1 系统描述及基本引理
  • 5.2.2 鲁棒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 5.2.3 数值例子
  • 5.2.4 结论
  • 5.3 受扰时变时滞不确定非线性离散系统的鲁棒控制
  • 5.3.1 系统描述及预备知识
  • 5.3.2 鲁棒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 5.3.3 数值例子
  • 5.3.4 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受扰时滞系统的控制方法在伺服电机速度和位置控制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数学模型
  • 6.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6.2.2 电机在dq 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6.3 基于粒子滤波的复合控制方法在伺服电机速度控制中的应用
  • 6.3.1 电机转速特性的AR 模型现代谱分析
  • 6.3.2 基于粒子滤波的复合控制方法的电机速度控制系统设计
  • 6.3.3 仿真分析
  • 6.4 改进型重复控制方法在伺服电机位置控制中的应用
  • 6.4.1 电机位置控制系统的设计
  • 6.4.2 仿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申请的专利
  • 参加的主要科研工作及奖励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响应灵敏度法的时滞系统参数识别[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2].奇异时滞系统的量化容错控制[J].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9(04)
    • [3].脉冲时滞系统的严格φ_0-稳定性[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06)
    • [4].切换奇异时滞系统的时滞依赖容许性[J]. 控制工程 2015(04)
    • [5].一种针对时滞系统的改进智能轨迹导引控制算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10)
    • [6].不确定奇异时滞系统的观测器型滑模控制器[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4(03)
    • [7].时变大时滞系统参数辨识的仿真研究[J]. 计算机仿真 2013(03)
    • [8].热工大时滞系统的广义预测控制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08)
    • [9].一般时滞系统最优控制的逐步优化方法(英文)[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1(10)
    • [10].一类双时滞系统的改进稳定性分析[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09)
    • [11].含有饱和非线性状态约束的不确定离散时间时滞系统保性能控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12].一类具有大时滞的切换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13].脉冲变时滞系统的严格稳定性[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14].退化时滞系统的降维泛函观测器设计[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15].具有反馈控制的单种群非自治时滞系统的灭绝性[J]. 运城学院学报 2010(05)
    • [16].两类不确定奇异时滞系统鲁棒稳定的相关型判据[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8(01)
    • [17].时滞系统的自抗扰控制综述[J].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3(12)
    • [18].基于观测器的线性中立时滞系统控制[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2)
    • [19].基于对数量化的网络时滞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镇定条件[J].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20].不确定奇异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5)
    • [21].饱和非线性约束离散时间时滞系统鲁棒H_∞控制[J]. 三明学院学报 2019(02)
    • [22].基于观测器的一类模糊时滞系统的容错控制[J]. 模糊系统与数学 2013(01)
    • [23].大时滞系统的自动控制算法实践[J]. 科技与企业 2012(12)
    • [24].一类模糊时滞系统的鲁棒二次稳定和H_∞控制[J].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2011(05)
    • [25].多变量时滞系统汽温鲁棒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J]. 电力技术 2010(Z2)
    • [26].线性多时滞系统的二阶D型迭代学习控制[J]. 数学杂志 2008(03)
    • [27].非线性多时滞系统的二阶D型迭代学习控制[J]. 应用数学 2008(03)
    • [28].时滞系统自抗扰滑模控制[J]. 系统仿真学报 2019(01)
    • [29].基于丢包和编码影响的网络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30].一类不确定中立时滞系统的有限时间H_∞控制器设计[J]. 中国科技论文 2014(10)

    标签:;  ;  ;  ;  ;  ;  ;  ;  ;  ;  ;  ;  ;  ;  ;  

    受扰时滞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