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

论文摘要

德里达先生明确指出:“不去阅读且反复阅读和讨论马克思……将永远都是一个错误”。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日益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世界共同体,交往从“地方性联系”到“世界性联系”,表征着马克思所言世界历史时代的到来,其社会交往思想越发引人注目。在马克思打开了交往理论的现代发展的新篇章之后,又有一批西方理论家从事涉及交往问题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在考察了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形成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从交往与主体性问题、交往与异化问题、交往与人类解放问题三个主要方面,对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进行了当代阐释,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思想来源进行了历史性考察,有意识地把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与西方交往理论进行比较。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旗帜”,其实质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因此,共产主义——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不是“乌托邦”。

论文目录

  • 绪论:社会交往是当代人类重要的生存方式
  • 一、交往是人类社会固有的存在方式
  • 二、交往是当代人类突出的生存境界
  • 三、加强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研究是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 第一章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生成
  • 一、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交往思想
  • 二、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发展历程
  • 三、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科学内涵
  • 第二章 交往与主体性问题
  • 一、社会交往是主体间的交往
  • 二、主体性、客体性与主体间性
  • 三、语言是主体间交往不可或缺的中介
  • 第三章 交往与异化问题
  • 一、马克思对劳动交往中的异化问题的探讨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研究之倾向
  • 三、由“劳动范式”到“交往范式”:对马克思的“修正”
  • 第四章 交往实践的历史旨趣:人类的自由与解放
  • 一、交往的扩展与世界历史的形成
  • 二、交往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 三、“交往——生产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36)
    • [2].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研究述评[J]. 现代交际 2019(01)
    • [3].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发展路径、演变形态及内涵意蕴[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9(01)
    • [4].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多维解析[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8)
    • [5].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基本判断及方法论意义[J]. 理论探讨 2019(05)
    • [6].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J]. 东南传播 2015(10)
    • [7].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湖北社会科学 2009(11)
    • [8].精准扶贫要做到“三心二意”——从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得到的启示[J]. 社科纵横 2017(09)
    • [9].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J]. 长江丛刊 2016(20)
    • [10].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及其启示[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11].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当代价值[J]. 戏剧之家 2018(07)
    • [12].社会交往理论视角下的教育扶贫问题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04)
    • [13].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05)
    • [14].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现实基础与革命意蕴[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 [15].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历史维度[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09)
    • [16].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特性研究[J]. 湘潮(下半月) 2015(09)
    • [17].哈贝马斯社会交往理论合理性与公共领域的建构[J]. 求索 2015(01)
    • [18].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J]. 考试周刊 2008(50)
    • [19].论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发展历程[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 [20].马克思社会交往思想的当代价值[J]. 法制与经济(下半月) 2008(05)
    • [21].浅析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J]. 魅力中国 2010(12)
    • [22].浅析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J]. 赤子(上中旬) 2015(01)
    • [23].论大学生媒介交往的行为特点及其社会价值[J]. 中国成人教育 2015(24)
    • [24].新时代语境下理想研究生师生关系的构建[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01)
    • [25].《英美文化与礼仪》课程实践体系建设研究[J]. 海外英语 2015(09)
    • [26].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交往”范畴的考释[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5(05)
    • [27].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探源[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09)
    • [28].网络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运用的理论基础[J]. 辽宁教育 2013(19)
    • [29].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的当代价值[J]. 学理论 2010(06)
    • [30].《形态》中“社会交往”理论探讨[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3(02)

    标签:;  ;  ;  ;  ;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