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陈志敏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龙山初中024400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是每一个教师都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原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内因以及如何运用开放性的教学方法这三个方面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前言

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就是学生对于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初中物理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原则

1.学生主动性原则

要培养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创造能力,就必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物理的学习过程当中来,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导初中生学习物理学知识的时候,必须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上课,让学生们的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在上一堂课临结束的时候,抛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只有当学生们带着问题上课的时候,才会有兴趣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学过程不能只被看作是授课的过程,而是有关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乃至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是课程的辅导者和创新能力的引导者。

2.教学环境开放性原则

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在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中应当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鼓励善于思考的学生,使得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勇于探究,从而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路思考问题,乃至将新的思路付诸实践。

3.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离不开教师对学生个体能力的发掘,只有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散思维,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才能了解学生们的具体状况,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创设独特的教学方式,不仅促使学生牢记物理课本的各项知识点,还要培养学生在课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内因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有利于其创造更多、更好的思维能力。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成为发展的人,才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被激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在认识上明确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在教学互动中,学生要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拓展思维。其次,要淡化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权威意识,允许学生对教材、对知识的猜疑,可以对知识、对教师提出异议,这样可以增进教师个人对知识的改进。再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人格,理解、信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对学生的奇异想法,要给予引导和鼓励,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2.培养好奇心,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

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好奇心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动力。好奇心不仅是激起学生创造活动的重要品质,而且也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的强大内部动力。牛顿正是对苹果落地这一现象感到奇怪,进而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可见,好奇心对一个人的创造活动是多么重要。因此,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如果得不到支持与扶植,也是会衰退的,由好奇心引起的各种探索活动,应该受到鼓励和奖赏,使其继续发展,而不应该遭到摧残。为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有变化而且能激起新异感的学习环境,经常更新实验器材、挂图、模型或自制教具等;组织或引导学生去注意观察自然现象或社会生活,珍视他们由于感到好奇而提出的种种问题等等。这些,都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3.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能为学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能让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复杂的物理过程直观、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思维活动的动机。如研究物体的沉浮尺寸,在实践中我们很难观察到物体下沉和上浮这两个运动过程,而利用动画手段就能清楚地观察到,而且还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上浮和漂浮的关系。这样把很难描述的物理过程用课件展现出来,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这些现象和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4.训练直觉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力

科学家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来自于他们的直觉。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直觉,鼓励学生养成联想和想象的习惯,要敢想、善于想、爱幻想、爱探索。如根据已知联想结果,通过联想证实已知结论,运用联想进行实验探讨等,从而强化学生所学知识,开阔思维。

5.组织课外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外延,可为学生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课外科技活动要求内容新颖且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如进行小发明、小制作,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从中更易受到启发、产生灵感,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素养,提高创新技能。

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试验

初中物理教材的编写比较贴近生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因此初中生在刚刚接触到初中物理教材的时候都比较有学习兴趣。深入浅出的事例、有趣的物理试验都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惊喜不已。但是没有多久,枯燥的理论、满堂灌的讲解就会让学生对物理感到麻木和厌烦,折断了学生联想的翅膀,把学生的思维一个个地抓进了他们不心甘情愿进去的知识框框中。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变一言堂为大家讲,把学生视为平等的学习主体,把教师的讲让位于学生的学,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平等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克服羞于表达、不愿意发表意见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物理教师要有包容心,宽容地对待学生的不同见解,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世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去独立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提问题。

即使学生的观点显得幼稚可笑,或者是错误的,物理教师也要从正面加以肯定和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找出正确的思路和答案,不挫伤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对于不愿意发言的学生,物理教师要多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多讲解一些名人创新的事迹,激发这些学生大胆质疑的勇气。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提出问题,不能把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

五、结语

一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长久的持续培养。对于初中生,他们处于青春开始期,初中的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而实施创新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国家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东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1年,2期。

[2]赵继平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西部(下旬刊)》,2012年,11期。

[3]杨秀钊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年,6期。

[4]熊桂兰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年,8期。

标签:;  ;  ;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