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转喻的概念功能分析

鲁迅小说中转喻的概念功能分析

论文摘要

在传统修辞学中,转喻被认为是一种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格,其作用仅是用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George 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指出,同隐喻一样,转喻也是人类日常思维和行动的方式。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外诸多学者开始将转喻作为概念现象和思维方式进行探索,但是将转喻与语言的概念功能结合起来研究还很少。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认知转喻理论为基础,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功能理论对鲁迅短篇小说中的转喻现象进行分析。本文借助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功能理论,对所选取的语料进行分类,然后运用认知转喻理论对所选语料进行深层次分析,探讨转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在小说叙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转喻思维与语言的概念功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转喻思维对小说叙事的构建和理解起到重要作用,转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为语言的概念功能研究提供一种认知的分析方法,可以深化并丰富语言的概念功能表达。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意义和目的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节 语料选取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鲁迅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鲁迅思想研究
  • 第二节 鲁迅作品研究
  • 第三节 鲁迅与其他学者比较研究
  • 第四节 鲁迅语言研究
  • 一、修辞学角度研究
  • 二、风格学角度研究
  • 三、语言学角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系统功能语言学元语言功能理论
  • 一、概念功能
  • 二、人际功能
  • 三、语篇功能
  • 第二节 认知转喻理论
  • 一、转喻的定义
  • 二、转喻的分类
  • 第三节 概念功能与转喻的关系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转喻与鲁迅小说语言的概念功能
  • 第一节 转喻与物质过程
  • 第二节 转喻与心理过程
  • 第三节 转喻与关系过程
  • 第四节 转喻与行为过程
  • 第五节 转喻与言语过程
  • 第六节 转喻与存在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成果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空间政治与权力结构——鲁迅小说中的“本家”问题[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06)
    • [2].功能对等下鲁迅小说中熟语英译策略对比研究[J]. 海外英语 2020(09)
    • [3].批判与反思——鲁迅小说“看客”形象的语图符号学研究[J]. 阴山学刊 2020(05)
    • [4].叙述、意义与解释——鲁迅小说符号叙述学研究的三个关键词[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5].鲁迅小说结构模式研究[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6].希望·绝望·行动——鲁迅小说中“孩子”形象的变化及其意义[J]. 社会科学文摘 2019(06)
    • [7].意识形态背景下鲁迅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传播[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12)
    • [8].鲁迅小说国民性浅探[J]. 教育现代化 2017(07)
    • [9].“儒”变:鲁迅小说中的乡绅叙事[J]. 鲁迅研究月刊 2017(01)
    • [10].论荒诞手法在鲁迅小说人物方面的运用[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2)
    • [11].聚焦中国现代化难题的民族国家想象——评吴翔宇的《鲁迅小说的中国形象研究》[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7(02)
    • [12].剖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现象[J]. 戏剧之家 2017(04)
    • [13].鲁迅小说中的典型农民形象[J]. 汉字文化 2017(06)
    • [14].鲁迅小说《白光》[J]. 文艺争鸣 2016(01)
    • [15].鲁迅小说中的茶研究[J]. 福建茶叶 2016(03)
    • [16].从《狂人日记》看鲁迅小说对“荒诞”命题的探索[J]. 商 2015(51)
    • [17].鲁迅小说《风波》[J]. 文艺争鸣 2016(09)
    • [18].鲁迅小说《阿Q正传》[J]. 文艺争鸣 2016(10)
    • [19].鲁迅小说<祝福>[J]. 文艺争鸣 2014(11)
    • [20].鲁迅小说《阿Q正传》[J]. 文艺争鸣 2014(12)
    • [21].鲁迅小说《白光》[J]. 文艺争鸣 2015(01)
    • [22].鲁迅小说《阿Q正传》[J]. 文艺争鸣 2015(06)
    • [23].鲁迅小说中的叙事者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07)
    • [24].鲁迅小说《风波》[J]. 文艺争鸣 2015(09)
    • [25].鲁迅小说《阿Q正传》[J]. 文艺争鸣 2015(10)
    • [26].试论报刊与鲁迅小说“现代性”特征的生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7].现实的幻灭 理想的向往——摭谈鲁迅小说《故乡》内容的深刻性[J]. 中学教学参考 2020(10)
    • [28].析“偷”见“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小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J]. 中学课程资源 2020(08)
    • [29].论蓝诗玲《鲁迅小说全集》英译本中谚语的翻译技巧[J]. 文教资料 2020(19)
    • [30].鲁迅小说的氛围描写[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36)

    标签:;  ;  ;  ;  

    鲁迅小说中转喻的概念功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