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罗扎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法采砂,罗扎河,河道治理,忙怀
罗扎河论文文献综述
杨仕平[1](2015)在《禁止非法采砂 还罗扎河洁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罗扎河是流经云县县城的南河、北河交汇后形成的一条河流,县境内流长70多公里,至忙怀乡大转弯归入澜沧江。自古以来,罗扎河及上游的南河、北河、勐佑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云县人民。 近年来,由于河道开采过度,治理不善,生态破坏严重,雨季的洪涝灾(本文来源于《云南政协报》期刊2015-04-27)
谢新生,汤巍,王锦叶[2](2008)在《生态水工学在罗扎河综合治理工程中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生态水工学理念探讨了城区河流治理工程在河流生态空间构建、岸线布置、壅水堰闸和河流纵横断面、生态景观和生态护岸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并结合罗扎河的整治,提出了综合解决城市防洪控制、河流和断面形态多样性设计、与城市文化特色协调的河流景观设计等的生态河道治理的构建方法。(本文来源于《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第六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期刊2008-10-18)
李庆辉,朱华,王洪,周仕顺[3](2007)在《云县罗扎河下游落叶季雨林的群落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罗扎河下游鲜为人知的落叶季雨林进行了群落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罗扎河下游落叶季雨林群落高度在15~20m之间;群落乔木层以厚皮树(Lannea coromandelica)、一担柴(Colonafloribunda)、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ensis)、毛果扁担杆(Grewia eriocarpa)、灰毛浆果楝(Cipadessa cinerascens)等树种为优势种;灌草层以刚莠竹(Microstegiumciliatum)盖度最大,其余如飞机草(Eupatoriumodoratum)、藿香蓟(Agera-tumconyzoides)、蹄盖蕨(Athyriumsp.)等种的盖度也比较大;群落中乔木和附生、藤本植物种类较少,而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较多;多数乔木层植株胸径在5~10cm之间,大径级乔木比较少,即使群落中的优势种也主要是通过较多数量的中小径级个体体现出来。多样性指数计算表明,本落叶季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虽然比典型热带山地雨林为低,但大致相当于季风常绿阔叶林。(本文来源于《云南植物研究》期刊2007年06期)
李庆辉[4](2007)在《云县罗扎河下游落叶季雨林植物区系分析及其群落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Schimper对于季雨林的定义,季雨林在世界范围内不连续地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等的季风热带地区,其中以东南亚地区的群落最为发达。在云南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海拔1000m以下宽广的河谷盆地中央或宽谷口。罗扎河作为澜沧江流域的一级支流,由于受到河岸两边山地焚风效应影响,部分地段形成了干热河谷,具有发育季雨林植被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实际调查中,沿罗扎河河流两岸部分地段保存有较好的落叶季雨林片断,而随着即将兴建的水电站,这些保存完好的落叶季雨林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对罗扎河下游落叶季雨林群落进行充分的标本采集、鉴定后,共记录有268种植物,其中种子植物69科,180属,251种。当地落叶季雨林群落区系的主要组成科有蝶形花科、菊科、禾本科、大戟科等科。对其进行的属、种区系分析表明,该落叶季雨林以热带性质分布的科、属为主,受到热带亚洲植物区系影响较为明显。与西双版纳龙脑香林、西双版纳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澜沧江干热河谷植物区系比较后发现,该群落的植物区系性质与澜沧江干热河谷最为接近。该地区在植物区系分区上是处于“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亚区的滇、缅、泰地区”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的横断山脉地区”的交界线附近。对罗扎河下游落叶季雨林进行的群落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罗扎河下游落叶季雨林群落高度在15—20m;群落以厚皮树、一担柴、粗糠柴、毛果扁担杆、灰毛浆果楝等树种为建群种;灌草层以刚莠竹盖度最大,其余如飞机草、藿香蓟、蹄盖蕨等种的盖度也比较大;群落中乔木和附生、藤本植物种类较少,而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较多;多数乔木层植株胸径在5—10cm之间,大径级乔木比较少,即使群落中的优势种也主要是通过较多数量的中小径级个体体现出来。通过多样性指数计算表明,该落叶季雨林的生物多样性虽然比典型热带山地雨林为低,但大致相当于季风常绿阔叶林。(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期刊2007-04-01)
罗扎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运用生态水工学理念探讨了城区河流治理工程在河流生态空间构建、岸线布置、壅水堰闸和河流纵横断面、生态景观和生态护岸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并结合罗扎河的整治,提出了综合解决城市防洪控制、河流和断面形态多样性设计、与城市文化特色协调的河流景观设计等的生态河道治理的构建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罗扎河论文参考文献
[1].杨仕平.禁止非法采砂还罗扎河洁净[N].云南政协报.2015
[2].谢新生,汤巍,王锦叶.生态水工学在罗扎河综合治理工程中的实践[C].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第六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2008
[3].李庆辉,朱华,王洪,周仕顺.云县罗扎河下游落叶季雨林的群落生态学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7
[4].李庆辉.云县罗扎河下游落叶季雨林植物区系分析及其群落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