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入法制教育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入法制教育

◆赵桂芳广西钦州市第五中学535000

摘要:解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居高不下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渗入法制教育,包括品德教育在内的法制教育。必须创造性地利用教程,发挥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将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法制教育

一、教者要创造性地授课,发挥思想品德课育人功能

备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课标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选择那些具有时代感、紧扣教材知识,并贴近学生实际的实例,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参与讨论,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留下深刻印象。如在教学《少年的权利》这一内容时:

1、使用多媒体导入法,展现社会生活中初中生常见的隐私权、肖像权、人身权和受教育权等遭到侵犯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教科书内容思考有关问题,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修订意义,为让学生更好了解法律保护体系,进行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民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以及《婚姻法》等法律中检索一些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权利。进而明确我国已形成了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体系。

2、列举学生身边存在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确自我保护的最有效方就是使用法律。从而提升其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用法。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走出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误区,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意识到这些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学会运用这些要求和规范来观察个人、他人与社会现象,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学法、懂法、用法,这是我们应达到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习法律的主观能动性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外界的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更需要经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来真正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而不要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死记硬背。通过自主学习,使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品德和自觉遵守法律的过程,以利于学生不断地激发道德和法律学习的愿望,形成持久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教育动力。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积极主动研究教学内容,弄清教学内容、法律和思想品德问题之间的关系。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各种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条件,形成课堂教学呈现更开放、更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局面。

其次要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体,可以设计学生体验性活动和辩析活动。体验性活动,例如:针对社会上一些家庭虐待、对未成年子女不尽职尽责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我为家庭献计策”活动,提高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强化课堂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认真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在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按道德和法律规范作准则,随时约束和自我不良行为的矫正,规范自身言行,并懂得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基本理论去分析阐释各种社会现象。以初中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为对话主题,让学生自己引经据典,开展讨论。针对初中学生成长过程的各种问题,针对学生的兴奋点,根据学生对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教育内容的关注程度,确定各年级教材中的教育话题。例如初一学生的主要问题:“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不适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正确认识自尊与虚荣心、不能正确看待面子”、“缺乏宽容心、不善于与它人合作”、“不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能正确对待异性交往”、“缺乏自信心,具有自卑心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懂得维护自己的学习权利、人格和隐私权”、“缺乏进取目标,学习得过且过”等。

四、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新课标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强调要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成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根据这一要求,从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有利于师生共创共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出发,在校领导和家长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创造条件,带领同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参观调查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使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无形中得到提升,促进良好道德品质、遵纪守法风气的形成。

标签:;  ;  ;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入法制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