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论文摘要

目的:对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前后原发灶及淋巴结的大小、二维超声图像、血流分布情况、血流动力学参数等超声各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在其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9例乳腺癌患者,均于新辅助化疗前后对乳腺癌原发灶及腋下淋巴结进行声像图的观察及分析。选用Philips 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线阵探头,探头频率5~12MHz,中心频率10 MHz,取样门宽度0.5~1.0mm,应用超声仪内置图文工作站采集各种图像资料,记录各项测量值。同一个患者在化疗前后由同一个医师检查,采用相同的增益条件和探头,在同一切面上进行观察。患者取仰卧位,用直接接触法进行检查,先用二维超声观察乳腺原发灶的大小(选取平行于乳腺腺体平面的最大径作为长径,与长径垂直的平行于腺体平面的最大径为宽径,与长径垂直的垂直于腺体平面的最大径为厚径)、形态、边界、周边强回声带、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改变等6项二维指标;然后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olor Doppler Energy,CDE)模式下观察病灶内及周围彩色血流情况,彩超检查条件均设置在能最大限度地显示低速血流,但无干扰信号的范围内。先观察血流分布情况及丰富程度,寻找血流最丰富的切面,计算血管数目。然后对血流信号最显著的一个血管,用频谱多普勒(Spectrum Doppler,SD)判断信号性质,多普勒取样角度<60度,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Velocity,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常规扫查腋窝,观察有无阳性淋巴结。测量腋窝淋巴结化疗前后大小变化,观察其形态、结构回声及血流情况。结果:49例乳腺癌共计49例原发灶新辅助化疗前后超声检查显示,3例乳腺癌原发灶肿块消失,39例体积显著缩小,4例大小不变,3例增大;化疗前肿块形态不规则者有8例,化疗后增至34例;化疗前周边有强回声带者有18例,化疗后降至6例;化疗前边界清晰者有16例,化疗后增至38例;化疗前肿物内回声偏多者有9例,化疗后增至33例;化疗前未见囊性变,化疗后1例发生囊性变;化疗后6例钙化灶增多;化疗前后方回声有改变者有39例,化疗后降至11例;化疗前肿块多为穿入型血流,血管走行较扭曲,呈条状弧形、半圆形,多呈五彩镶嵌血流,45例血流丰富程度为Ⅲ级,4例为Ⅱ级;化疗后血流多分布于肿块周边,血管走行较直,多呈单色血流,12例血流丰富程度为0级,25例为Ⅱ级,9例为Ⅲ级;化疗后PSV、RI值降低(P<0.001,P<0.001)。共发现36枚肿大淋巴结,化疗后35枚缩小或消失;有25枚淋巴结内可检测出血流信号,血流丰富程度均为Ⅲ级,化疗后血流丰富程度均降低或消失;PSV、RI值降低(P<0.001,P<0.001)。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灶和腋下淋巴结的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的多项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超声检查为新辅助化疗提供了简便、有效、安全的疗效观察手段。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仪器与方法
  • 三、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一、化疗前后两种方法测量乳腺癌原发灶肿块大小结果
  • 二、化疗前后原发灶声像图变化
  • 三、化疗后原发灶内血流变化
  • 四、转移淋巴结化疗前后的变化
  • 第四章 附图
  • 第五章 讨论
  • 一、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灶超声图像的改变
  • 二、腋窝淋巴结的变化
  • 三、新辅助化疗的评估标准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在乳腺肿瘤诊断治疗中的作用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