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技术在区域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区域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应用

河南省三门峡黄金工业学校河南省三门峡市472000

摘要:矿产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矿产资源发挥作用更加凸显。正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发挥的价值,加强对其的研究工作显得越发重要起来。GIS以其自身存在的优势,能够在矿产资源评价中发挥很好的效益,因此,普遍受到关注。

关键词:GIS技术;区域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应用

1GIS具有的优势

与过去的勘查手段相比较,GIS具有无可比拟的特点,现将起主要优势分述如下:该技术集多学科于一身。是现代非常先进的一种技术,囊括了地理方面的内容以及融入了地图学和信息科技。同时,其中还包含计算机技术以及测量等方面的内容,管理更加科学。该技术具有的功能非常强大,通过该技术能够获取有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转化储存下来,同时也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显示。由于GIS自身具有的优越性,在矿产资源的研究工作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律,在思维方式上得到了很好的的提升。

2GIS技术对于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发展

2.1国外的研究进展

GIS技术对于矿产资源的评价极大地颠覆了传统的评价方法,它利用计算机的帮助对多源地学信息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管理[1]。应用GIS技术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价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随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美国各大洲的勘探部门以及矿业公司在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价时均采用的是GIS技术。除了美国之外,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分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展开了此方面的研究,加拿大最初是用GSC来研究矿产资源的潜力填图,随后,GSC的一位权威专家首先提出将GIS技术运用到矿产资源评价当中,将GIS的空间分析和定量模拟进行结合,之后在某地区的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中应用这项技术进行了评价,并设立了相关的研究总部。澳大利亚在八十年代后期就已经成立了GIS的研究中心,同时还启动了一个大型的研究项目,到了九十年代中期,GIS技术已经广泛被应用于矿产资源的评价当中,并在此方面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为其他各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2.2国内的应用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将GIS技术运用到矿产资源中的时间与其他国家基本相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期,以地矿部为中心,联合多所地质院校在全国多个地区进行了矿产资源评价的试验。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地矿部为了提高GIS技术预测和评价矿产资源的水平,又在多个地区集中进行了实地研究。随后,GIS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国家也下达了相应的指示,使GIS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得到进一步发展,确立了其核心地位。有色地质部门又在此方面进行了多个项目的研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GIS已经成为矿产资源勘察评价的一项重要技术,随着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全面开展,其应用范围及重要性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和提升。

3GIS技术在区域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3.1建立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库

以前在矿产资源也建立过数据库,该数据库只能够管理一些非空间的信息。而现在建立的数据库能够管理空间信息数据,能够将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体现,而且更有可视化的功能。利用GIS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的规划使其更加标准后,通过数据库对矿产资源进行有效评价。利用该数据库能够达到各种属性以及图形的互为检索,可以通过属性来检索图形,也可利用图形来实现属性的检索,同时实现了属性组合的检索与查询。

该数据库建立以后,则可在计算机内进行存储,以便根据以后工作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查询与检索,采用该技术以后,使得这方面的工作效能大大提升,对该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2信息要素的提取与模型的建立

在GIS空间分析作用下,能够对很多信息要素进行提取,同时将这些提取的信息进行很好的展现。而且可以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挖掘更有利的成矿数据,确定矿产资源的位置,体现其规模的大小。在GIS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实现了矿产资源勘查潜力评价模型的建立,依照勘查的要求,利用该技术,使其更加具体。通过该技术,能够将有关的不同要素再此模型中得到很好的反映。比如矿床模型,通过该技术,可以将这些要素进行准确的表示。

3.3矿产资源勘查潜力预测

此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当前有利勘查手段以及理论的支持下,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综合矿产信息数据,对矿产资源的分布范围内的区域进行预测,进一步将勘查的区域进行缩小,使目标更具针对性,提升找矿效益。该县工作的实施,是在GIS技术应用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核研究区内阿地质情况以及矿带分布特征,和地球物理以及化学等各方面因素,通过组合图对矿产资源进行预测与评价。GIS在此行工作中的具体流程主要为。

4相关建议措施

4.1应用GIS技术评价矿产资源的程序

虽然GIS技术在矿产资源的勘察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应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可将地质信息较为丰富的矿区作为优先的研究目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通过美国等其他的国家的研究结果,评价的程序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第一步是对地矿的相关数据信息以及矿点的具体分布情况及资料进行收集,在此基础上,对地质环境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研究;第二步是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全世界范围内与此相匹配的类型进行对比,基于此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确定矿床的类型;第三步是根据这些矿床点的特点建立起和其相适应的描述性模型,根据描述性模型的具体特点,将能够对这一类型的矿床点是否存在加以确定并使其能够定量化[4];第四步是结合第一操作步骤所收集到的信息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第五步是应用GIS技术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综合的处理,对各种类型的矿床点的分布与重要与否进行判别,基于此再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对矿床的类型是否有利及其程度加以确定;第六步是对矿产资源的预测图件进行详细的编制。

通过将GIS技术应用到矿产资源的评价当中,是对传统评价方式的彻底变革,其所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收集丰富而高质量的地质数据信息,并且在模型的建立与空间数据的分析上更加简便与高效。但其虽然具备这些优势,仍然不能将地质专家的作用完全取代,也无法将数据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与解决。因此,除了应用GIS技术之外,还需要专家们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效果。

4.2明确GIS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预测方法

主要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体现:在对物化探以及矿产资源和地质等信息进行收集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然后针对这些不同的信息数据给予不同编码,分层对所得到的图形进行处理,然后匹配这些图形和数据属性,形成空间数据库;依照勘查要求对矿产资源分布区的地质情况以及矿产信息等进行系统研究,获知其成矿规律,之后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获知其成矿因子,确定评价因子;在上述基础之上,开展矿产资源的空间叠加,数据检索,模型处理。然后形成信息图层掌握其主要属性,之后形成完善的找矿模型;通过GIS的强大功能,将上述找矿模式可视化的进行展现,获知成矿信息,然后针对有利地段进行科学的评估工作。

5结论

总之,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察评价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对多源地信息的收集与预测更加精准,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效果十分明显,因而,其得到广泛应用也是必然现象。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其评价的详细程序和应用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思才,吴家齐,刘和发.CIS技术在区域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2010(03):26-28.

[2]刘波,邹时林,谷珊.GIS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2010(02):128-132.

[3]孙元.GIS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2,10(03):57-60+4.

[4]刘波,赵雷.浅析矿产资源勘查中的GIS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1):46.

标签:;  ;  ;  

GIS技术在区域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