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海棠(Malus sp.)远缘杂交F1代早期预选研究

观赏海棠(Malus sp.)远缘杂交F1代早期预选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国光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Ralls’,为母本)与10个花果各具特色的观赏海棠(Malus sp.)品种的杂交群体作为试材,通过对其童期的各种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的研究,找出观赏海棠童期对目标性状进行预选的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观赏海棠实生苗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萌芽期、展叶期与花期早晚的关联度最大,并且实生单株童期与开花期不同发育成熟度部位的萌芽期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因此利用叶片发育的萌芽期在观赏海棠童期对花期进行预测极具可行性。(2)父本花瓣(x)与4月份木质部(y)中花色苷相关系数最大(r=0.933),建立数学模型y=1.9391x+312.41,模型误差不超过4%。因此利用木质部花色苷含量对杂交后代花色进行预选具有可行性。对杂交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发现除M.‘Pink Spire’的杂交群体外,其余7个杂交群体的遗传力均≥52.43%,并且木质部花色苷含量的遗传属于数量遗传。对父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红艳花色为育种目标时,以M.‘Red Splender’品种的观赏海棠作为父本的杂交结果较之其他品种更佳。(3)父本木质部与果实中花色苷含量进行连续测定结果表明,6~8月份果皮与木质部中的花色苷含量相近且变化波动较小,然后以8月份为转折点,木质部与果皮中的花色苷含量急剧增加。对果皮与木质部中的花色苷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在0.01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通过观赏海棠实生苗童期木质部的含量预测其果实颜色具有可行性。(4)对观赏海棠的10个远缘杂交群体中出现的23年即发育成熟单株的数量及比例分析,推测树型对观赏海棠杂交实生苗的童期长短具有一定的影响。(5)2008年从10个观赏海棠远缘杂交组合中选出开花较多的3个群体进行不同发育成熟期的挥发性有机物质(VOCs)检测。结果表明,实生单株的发育成熟部位叶片中均存在茉莉酮酸甲酯(MeJA),这一细胞调控信号物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观赏海棠概述
  • 1.1.1 观赏果树应用前景
  • 1.1.2 观赏海棠发展现状
  • 1.1.3 我国栽培海棠的历史
  • 1.1.4 观赏海棠的观赏价值
  • 1.1.5 观赏海棠的育种
  • 1.2 果树童期研究现状
  • 1.2.1 植物童期生理机制的三大假说
  • 1.2.2 目前缩短植物童期的方法
  • 1.3 植物花色苷研究现状
  • 1.3.1 植物花色苷简介
  • 1.3.2 植物花色苷的显色特征
  • 1.4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质的研究进展
  • 1.4.1 VOCs 的主要种类
  • 1.4.2 VOCs 的功能
  • 1.4.3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质的商业价值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观赏海棠远缘杂交群体的花期预选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物候期观测
  • 2.1.3 植株生理和形态指标测定
  • 2.2 木质部与花瓣中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2.2.1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 2.2.2 动态测定时间
  • 2.2.3 数据处理
  • 2.3 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中VOCS 的分析比较
  • 2.3.1 植物材料
  • 2.3.2 样品前处理
  • 2.3.3 试验条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观赏海棠远缘杂交群体的花期预选
  • 3.1.1 观赏海棠远缘杂交半同胞家系的萌芽物候期观察
  • 3.1.2 开花单株萌芽期、展叶期与花期间灰色关联度分析
  • 3.2 木质部与花瓣中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
  • 3.2.1 父本木质部与花瓣中花色苷含量的相关分析
  • 3.2.2 父本木质部与果实中花色苷含量的相关分析
  • 3.2.3 杂交后代木质部花色苷含量遗传变异
  • 3.2.4 木质部花色苷含量的遗传分析
  • 3.2.5 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
  • 3.3 观赏海棠实生苗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VOCS 分析
  • 3.3.1 观赏海棠远缘杂交群体的发育程度
  • 3.3.2 发育成熟与未发育成熟部位相同物质的分析
  • 3.3.3 杂交群体中实生单株上部与下部叶片VOCS 的成分分析
  • 4 讨论
  • 4.1 器官发育间的相关性是预测实生后代性状的可靠方法
  • 4.2 形态指标与花期预测
  • 4.3 花色遗传与观赏海棠早期选择
  • 4.4 观赏果树杂交育种中的杂交设计
  • 4.5 茉莉酮酸类物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8个高山杜鹃杂交F_1代的叶片性状遗传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 2020(07)
    • [2].柳树杂交F_1代耐盐分离群体的构建[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3)
    • [3].切花菊杂交F_1代若干性状的遗传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05)
    • [4].1、2龄乌龟(♀)×黑颈乌龟(♂)杂交F_1代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分析[J]. 水产学杂志 2020(04)
    • [5].不同杂交组合獭兔F_1生长性能指标的比较分析[J]. 中国养兔 2016(06)
    • [6].紫薇杂种F_1代的性状表现与倍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7(01)
    • [7].德国肉用美利奴羊×阿勒泰羊F_1与阿勒泰羊羔羊育肥对比试验[J].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7(05)
    • [8].珍禽贵妃鸡与麒麟鸡杂交F_1代肉用性能测定[J]. 家禽科学 2014(08)
    • [9].彩鲫与建鲤杂交F_1肠道黏膜显微观察[J]. 动物学杂志 2015(03)
    • [10].江黄颡鱼、黄颡鱼、粗唇鮠及其杂交F_1代形态差异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02)
    • [11].俄罗斯仿刺参与中国仿刺参杂交F_1幼参的早期生长比较[J]. 水产科学 2013(02)
    • [12].贾甘F_1代与甘加羊生长发育对比研究[J]. 畜牧兽医杂志 2013(05)
    • [13].利草F_1与草原红牛肉用性能比较试验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02)
    • [14].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远缘杂交F_1代性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9)
    • [15].安秦F_1代、和秦F_1代与秦川牛生长性能比较[J]. 中国牛业科学 2011(06)
    • [16].大果沙棘品种间杂交F_1代的RAPD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1)
    • [17].吡丙醚微量农药中毒对两广二号亲本F_1代的影响[J]. 广西蚕业 2020(03)
    • [18].F_1等级克组砝码测量值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J].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6(10)
    • [19].甘薯杂交F_1群体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02)
    • [20].非洲菊F_1代观赏性状的遗传表现[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5(02)
    • [21].甜糯玉米正反交F_1代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性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05)
    • [22].导入南非美利奴对甘肃高山细毛羊F_1代周岁公母羊生产性能的影响[J]. 甘肃畜牧兽医 2015(06)
    • [23].铁皮石斛杂交育种F_1代叶面积回归测定方法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10)
    • [24].乌鳢×白乌鳢F_1及其亲本肌肉成分与必需氨基酸组成的比较[J]. 浙江农业科学 2013(12)
    • [25].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合F_1代材料的研究[J]. 种子 2020(10)
    • [26].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F_1形态特征与其亲本子代的比较分析[J]. 渔业科学进展 2014(05)
    • [27].黄色线辣椒为母本的F_1代遗传特性与杂种优势研究[J]. 北方园艺 2012(08)
    • [28].大黄鱼与黄姑鱼杂交F_1及其双亲的核型分析[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 [29].假俭草杂种F_1抗寒性遗传分析[J]. 草业学报 2011(02)
    • [30].星斑川鲽自交F_1和杂交F_1代免疫相关酶的初步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2)

    标签:;  ;  ;  ;  ;  

    观赏海棠(Malus sp.)远缘杂交F1代早期预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