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中心的转移 ——从曲阜到稷下学宫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中心的转移 ——从曲阜到稷下学宫

论文摘要

春秋时期,中国的文化中心在鲁国曲阜。鲁国封于汶、泗流域,以“少昊之墟,商奄故地”的曲阜为中心,这里自远古时期起就孕育了发达的古老文化。鲁国又是周公的封国,在受封之初,就被周朝统治者作为加强对东方统治的政治中心,在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最全面、最有力地贯彻了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革其俗,变其礼”,促进了鲁国文化的发展。周王朝东迁之后,作为西周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宗周衰落,“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曲阜因保有大量的周礼文化而成了“周礼尽在鲁矣”的全国文化中心。尤其是孔、墨在邹鲁地区的兴起,使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春秋以降,鲁国国力衰落,齐国经过数百年的改革与发展,经济、政治发达,国力强盛,称霸诸侯,成为东方大国。齐国一直以来贯彻太公“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放灵活的政策,使文化也得到了发展。田齐代姜之后,齐国国力更加强大,为了进一步进行改革,广开言路,齐桓公田午在临淄创办稷下学宫,提供优良的环境,招徕天下贤士,各派学者可以自由争鸣,“不治而议论”,著书立说,百家争鸣,把齐文化推上了一个高峰。稷下学宫不仅成为齐国的文化中心,齐鲁的文化中心,也成为全中国的文化中心。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文化与文化中心
  • (二) 齐文化与鲁文化
  • 第一章 春秋时期的文化中心——曲阜
  • 第一节 曲阜成为文化中心的原因
  • 一、“少昊之墟”与商奄故地
  • 二、鲁国地位特殊
  • 三、文化典籍的保存与流传
  • 第二节 曲阜作为文化中心的表现
  • 一、“周礼尽在鲁矣”
  • 二、鲁国的诗乐之兴
  • 三、私学兴起与儒学创立
  • 第二章 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稷下学宫
  • 第一节 稷下学宫的创建与兴衰
  • 一、稷下学宫的建立
  • 二、稷下学宫的兴衰
  • 第二节 稷下学宫作为战国文化中心的表现
  • 一、政治咨询中心
  • 二、学术交流中心
  • 三、教育培训中心
  • 四、图书资料中心
  • 五、科技传播中心
  • 第三节 稷下学宫的历史地位、作用及影响
  • 一、稷下学宫的历史地位
  • 二、 稷下学宫的深远影响
  • 第三章 文化中心由曲阜到稷下学宫的转移原因
  • 第一节 经济地位的变化
  • 第二节 政治地位的变化
  • 第三节 齐国的政策支持
  • 第四节 齐、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一、齐、鲁文化的异同
  • 二、齐、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中心的转移 ——从曲阜到稷下学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