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开发研究

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开发研究

论文摘要

海岸带文化景观是海洋文化景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海岸带文化景观的保护及开发,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我国海岸线漫长,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海岸带文化景观也非常丰富,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许多有巨大历史价值的海岸带文化景观受到了严重的损坏,甚至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面貌,人类文化遗产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因此加强对海岸带文化景观的保护开发迫在眉睫。宁波位于大陆海岸线中段,东海之滨,是远古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商业活动、军事活动频繁,形成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海岸带文化景观。但是受到政府开发保护的景观是有限的。许多有价值的军事遗迹、反映古代农业、生活的景观还没有得到重视,这些景观随着经济大开发以及大规模的用地已经处于消失的边缘,因此对这些景观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提出开发保护模式是当前面临的艰巨的任务。宁波地区海岸带文化景观的研究成果对其它地区也有借鉴意义。本文采用景观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等方法对海岸带文化景观的形成演变、类型进行了研究;用层次分析法对海岸带文化景观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出以下结论:①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众多,是在地质作用、气候因素、海岸变迁等自然因素以及特色地域文化、海洋军事防御、中外文化互动、宗教信仰、经济等人文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②宁波有60处海岸带文化景观(群),应用海洋历史文化的地域及空间特征将其分为六大类:海岸带遗址遗迹文化景观、海岸带历史场所文化景观、海岸带乡土文化景观、海岸带聚落文化景观、海岸带关联性文化景观以及海岸带线路文化景观;③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调查到的海岸带文化景观进行评价。对结果分析得出宁波市海岸带文化景观整体质量很高,优良级的文化景观占到了一半以上,且以遗址遗迹类景观为主,其中海防文化遗迹占大多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④结合宁波城市旅游规划,对各个类别的海岸带文化景观提出针对性的保护与开发的模式。此研究对其他沿海城市海岸带文化景观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背景分析及问题提出
  • 1.2 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景观与文化的内涵与关系
  • 1.3.2 文化景观的内涵及研究状况
  • 1.3.3 文化景观保护的研究动态
  • 1.3.4 海洋文化及海洋文化景观的研究状况
  • 1.3.5 海岸带文化景观的内涵及研究状况
  • 1.3.6 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现状
  • 1.4 研究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2 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变
  • 2.1 自然环境对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形成的影响
  • 2.1.1 地质作用及影响
  • 2.1.2 区域性气候因素
  • 2.1.3 海岸变迁
  • 2.2 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形成的人文基础
  • 2.2.1 特色地域文化
  • 2.2.2 海洋军事防御
  • 2.2.3 中外文化互动
  • 2.2.4 宗教信仰渗透
  • 2.2.5 经济推动
  • 2.3 本章小结
  • 3 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分类
  • 3.1 国内外景观分类体系概述
  • 3.1.1 国外景观分类体系
  • 3.1.2 国内景观分类体系
  • 3.2 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分类体系构建
  • 3.2.1 研究区域概况
  • 3.2.2 分类原则
  • 3.2.3 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分类系统
  • 3.2.4 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分类的景观生态学原理
  • 3.3 本章小结
  • 4 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资源评价
  • 4.1 层次分析法(AHP)简介
  • 4.2 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资源开发评价过程
  • 4.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2.2 建立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 4.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资源模糊综合评价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5 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模式探讨
  • 5.1 文化景观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关系
  • 5.2 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保护性开发模式探讨
  • 5.2.1 文化景观常用开发模式
  • 5.2.2 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空间分布格局
  • 5.2.3 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基本结论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思考[J]. 松州 2009(Z1)
    • [2].海南热带海洋文化景观概述[J]. 山西建筑 2020(01)
    • [3].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的符号机制[J]. 地理学报 2020(04)
    • [4].多功能景观视角下的茶文化景观[J]. 区域治理 2020(03)
    • [5].江西“乡愁”文化景观符号的保护与发展[J]. 居业 2020(07)
    • [6].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变与发展[J]. 乡村科技 2020(26)
    • [7].苏南城市中佛教文化景观的开发与设计[J]. 大众文艺 2019(02)
    • [8].国际章程中的文化景观[J]. 国际博物馆(中文版) 2018(Z2)
    • [9].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文化+”战略规划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 2017(S1)
    • [10].文化转型与文化边界的守护分析[J]. 理论月刊 2018(01)
    • [11].关于文化景观现状的探讨[J]. 西部皮革 2017(24)
    • [12].辽宁省海洋文化景观概述[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04)
    • [13].城市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城市线性文化景观的解析与保护研究[J]. 中国园林 2016(11)
    • [14].博物馆与文化景观[J]. 中国博物馆 2016(03)
    • [15].农耕文化景观在农业观光园中的表达应用——以南京禄口航空农业园为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 [16].对南粤文化景观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探究——评《南粤文化景观透视》[J].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9)
    • [17].大学校园文化景观意义传达的符号学机制——以湖南大学校园文化景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9)
    • [18].陕西关中民俗文化景观的人文精神内涵[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4(10)
    • [19].海洋文化景观的城市地位及发展策略探究——以山东海洋文化景观为例[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06)
    • [20].旅游民族文化景观翻译[J]. 青年文学家 2020(29)
    • [21].浅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影响[J]. 青年与社会 2019(26)
    • [22].把握内涵遵循规律加强党校文化建设[J]. 商业故事 2017(03)
    • [23].探索文化产业园区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16(01)
    • [24].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J]. 东方文化周刊 2016(31)
    • [25].襄阳文化与襄阳文学[J]. 新文学评论 2016(04)
    • [26].氤氲背影水光酿——杭州的文化遗产[J]. 文化月刊 2016(21)
    • [27].“五行教育”助力学校创新发展[J]. 教育 2016(50)
    • [28].高洪福:为张良文化鼓与呼[J]. 时代报告 2016(08)
    • [29].创建银杏校园文化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教学 2017(05)
    • [30].文化生活 专题一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的发展[J]. 试题与研究 2017(07)

    标签:;  ;  ;  ;  

    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开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