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小组讨论中的同声传译 ——精力分配、应对技巧和质量评估

专题小组讨论中的同声传译 ——精力分配、应对技巧和质量评估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式”作为理论基础,结合作者自身的同声传译实践,对一种“会议室外”的同声传译工作——专题小组讨论(Focus Group Discussion ,简称FGD)中的同声传译进行分析;从专题小组讨论译员的听析、短时记忆和产出三个方面和会议口译(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进行了比较;并根据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和专题小组讨论同声传译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技巧和口译质量评估标准。专题小组讨论是一种市场研究工具。讨论过程中,观察者(Investigator)在倾听参与者(Participant)回答的同时,希望能够结合发言者实时的表情和动作,来挖掘他对讨论话题的真实态度,而不是事后再看翻译过的文本。因此,根据观察者的要求,有些跨国的专题小组讨论选择了同声传译的方式来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译员提供口译服务的场合越来越多。除了正式的国际会议场合之外,还逐步出现了陪同口译、商务谈判口译、法律口译、社区口译、医务口译、媒体口译等多种口译形式。这些非正式会议场合下的口译,其工作环境、发言文本特点、译员精力分配和口译质量评估都和会议口译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也就产生了很多在研究会议口译时,从未被发现和探讨过的问题。为应对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口译工作者已经开始了对新工作环境中同声传译实践和理论方面的研究。2002年,由John Benjamins出版社出版的Interpreting in the 21st Century: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ies一书给了本论文的作者很大的启发。该书对口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回顾和思考,尤其是对“会议室外的口译”(outside the conference hall),从口译理论、方法论、译员训练、质量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并强调了口译职业、口译研究和口译教学三者之间密不可分,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脱离于其他两者独立存在的观点。这也进一步引发了作者作为一个口译学习者和实践者的思考:新的工作环境对于口译的使用给口译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这些变化和要求应该更真实地在口译课程的教与学中得到体现。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式”(The Effort Model)是本论文的理论分析基础。吉尔的口译理论属于有认知科学基础的口译操作模式假说。它合理地揭示了口译员错译和漏译的现象,提出了口译过程中的各种注意力之间的竞争、译员注意力分配以及译员注意力饱和等假说。根据吉尔的这一假说,作者分析了口译员在专题小组讨论的同声传译过程中精力分配失衡的原因,探讨了如何根据专题小组讨论的特点来降低口译各项任务的处理要求,从而实现精力的有效分配,并提出了处理口译各项任务的相关策略。通过对具体工作环境和语篇的分析,作者发现相较于会议口译,专题小组讨论的同声传译有工作环境不确定、工作时间长、发言人多、发言文本短小且口语化、信息置换速度快等特点。这些特点加重了专题小组讨论的同声传译员在听析阶段的脑力消耗,而在译语产出阶段则相对消耗较少精力。因此在应对策略上,译员应该有意识地减轻听析负担。可以采取译前仔细研究小组讨论提纲、在口译过程中尽量缩短耳听和口说的间距、各种补偿策略等方式来更合理分配精力。作者希望本论文能对其他口译实践者能够在以下两方面有所借鉴:1)本论文着重对比了专题小组讨论同声传译和会议口译的译员在精力分配、选择的应对策略和质量评估三方面的不同。强调指出了“会议室外”的口译有自身区别于会议口译的特点,不适合套用会议口译的理论和标准来解释和评估口译质量。对这些特点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是口译学科和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将有助于口译学科和职业在新领域的开拓和发展。2)作者通过自身体会,发现大学口译教学中有关特殊场合口译的课程如商务口译、政务口译等,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通常以扩大相关领域的词汇量为主。但除此之外,作者认为教师还应该讲解,并有针对性的训练口译学习者熟悉不同口译任务在工作环境、精力分配、应对策略和质量评估等方面各自的要求和特点。本论文希望通过对专题小组讨论的同声传译——这一特殊场合口译工作在工作环境、质量要求和语篇方面的详细描述和分析,为该类课程在丰富内容和训练方式等方面提供素材。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A Brief History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 1.2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 1.3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Basic Concepts of Interpretation
  • 2.1 Interpretation –Conveying Messages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 2.2 Definition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 2.3 Definition of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 Chapter Three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in Focus Group Discussion
  • 3.1 Definition of Focus Group Discussion
  • 3.2 Process of Focus Group Discussion
  • 3.3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in Focus Group Discussion
  • Chapter Four Literature Review
  • 4.1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 4.2 Books on Interpreters Training
  • 4.3 Development in Research of New Mode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 Chapter Five The Effort Model
  • 5.1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Effort Model
  • 5.2 The Nonautomatic Nature of Intepretation
  • 5.2.1 The Nonautomatic Nature of Listening and Analysis or Comprehension Effort
  • 5.2.2 The Memory Effort
  • 5.2.3 The Production Effort
  • 5.3 An Effort Model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 5.4 Processing Capacity-related Problems
  • Chapter Six The Effort Model in Focus Group Discussion SI
  • 6.1 Interpreter’s Efforts in Focus Group Discussion SI
  • 6.1.1 The Listening Effort
  • 6.1.2 The Memory Effort
  • 6.1.3 The Production Effort
  • 6.2 Problems in Focus Group Discussion SI
  • Chapter Seven Copying Tactics in Focus Group Discussion SI
  • 7.1 Preparation in Focus Group Discussion SI
  • 7.2 Shortening the Ear-Voice Span
  • 7.3 Compensatory Strategies
  • 7.3.1 Skipping
  • 7.3.2 Approximation
  • 7.3.3 Filtering
  • 7.3.4 Incomplete Sentences
  • 7.3.5 Substitution
  • Chapter Eight Quality Assessment of Focus Group Discussion SI
  • 8.1 Fidelity in Focus Group Discussion SI
  • 8.2 Communication Purpose in Focus Group Discussion SI
  • 8.3 Summary
  • Chapter Nine Conclusion
  • 9.1 A General Summary of the Study
  • 9.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 9.3 Sugges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One
  • Appendix Two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组讨论低效现象的诊断及对策[J]. 教育革新 2011(01)
    • [2].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课小组讨论中的组织行为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0(03)
    • [3].试论无领导小组讨论在企业招聘中的运用[J]. 商讯 2020(22)
    • [4].小组讨论问题的设计策略[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05)
    • [5].使有效的课堂小组讨论成为可能——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J]. 教育现代化 2018(06)
    • [6].浅谈有效课堂小组讨论如何落实——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J]. 现代教育科学 2018(06)
    • [7].设计课堂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6(24)
    • [8].点评环节三原则[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7(05)
    • [9].课堂小组讨论:问题与改变[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8(19)
    • [10].浅谈校园招聘中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应用[J]. 现代商业 2017(24)
    • [11].无领导小组讨论在素质测评中的运用[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19)
    • [12].无领导小组讨论在招聘中的应用研究——以招聘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员工为例[J]. 全国商情 2016(15)
    • [13].数学课堂开展小组讨论的有效性[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05)
    • [14].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浅议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J]. 教育艺术 2020(07)
    • [15].参与小组讨论,促进深度理解——小组讨论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0(07)
    • [16].无领导小组讨论在课堂中的应用——以“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为例[J]. 教育评论 2020(08)
    • [17].优化数学课堂的小组讨论[J]. 教育 2019(01)
    • [18].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小组讨论的途径[J]. 教育 2019(05)
    • [19].小组讨论活动低效现象的诊断及优化策略[J]. 新课程导学 2019(06)
    • [20].关于课堂小组讨论的探讨[J]. 中华少年 2019(15)
    • [21].关注“小组讨论”——“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实验工作总结与反思[J]. 安徽教育科研 2019(05)
    • [2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初探[J]. 数学大世界(下旬) 2019(03)
    • [23].课堂上的小组讨论[J]. 知识文库 2019(21)
    • [24].课堂小组讨论有“八项注意[J]. 基础教育课程 2017(Z1)
    • [25].精心设计,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J]. 学语文 2012(02)
    • [26].小组讨论的类型[J]. 中学生物学 2009(08)
    • [27].用阅读培育心灵,用阅读丰富人生——在特定班级施行海量阅读计划的研究报告[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7(02)
    • [28].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05)
    • [29].浅谈新课标下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J]. 中学课程资源 2017(03)
    • [30].提高思想品德课小组讨论有效性的探析[J]. 文教资料 2017(14)

    标签:;  ;  ;  

    专题小组讨论中的同声传译 ——精力分配、应对技巧和质量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