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代夏”的考古学观察

“后羿代夏”的考古学观察

论文摘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以及“二重证据法”,充分吸收新的考古材料,对“后羿代夏”的阶段及实物表现等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绪论、“后羿代夏”的发生及其考古学年代、“后羿代夏”的考古学分析、相关问题的研究、结语。本文认为综合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可以判断“后羿代夏”是真实发生于夏代早期的事件,后羿部落是东夷民族的一支,其活动地主要在今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创造的考古学文化是山东龙山文化。通过对新砦期遗存、二里头文化一期、二期进行文化因素的定量分析,可知在新砦期时,山东龙山文化因素就已经开始较多出现,到了二里头文化一期,山东龙山文化因素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同时,来自于东夷文化的觚、爵、盉、鬹等器物的使用也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定制。在二里头文化二期之时,山东龙山文化被岳石文化所取代,来源于山东龙山文化的直接因素已经消失,只是仍延续使用着一期就较多使用的觚、爵、盉、鬹等器物。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二里头文化一期中含山东龙山文化因素最多,因此,“后羿代夏”发生于二里头文化一期之时。从文献记载来看华夏民族与东夷民族一直存在利益冲突,这是发生“代夏”的一个隐性的前提条件,太康的骄奢淫逸是造成夏朝中衰的直接原因。此外考古学资料表明自大禹至夏启时期,夏族的战略重心是南方及西方,对东部地区控制力薄弱,最终为后羿部落的崛起创造了机会。“后羿代夏”事件使得夏王朝政权论丧于异族40余年,二里头文化一期在东方一直处于滞展状态。少康复国后,东方成为夏王朝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夏文化在东方的分布范围也扩大至豫东杞县一代。羿浞集团的覆灭,使得山东龙山文化迅速衰落,最终使得异族进驻东夷集团控制地域,他们吸收部分山东龙山文化因素,创造出了岳石文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的阐释
  • 1.1.1 夏族与夏文化
  • 1.1.2 后羿、寒浞、太康等与"后羿代夏"事件相关历史人物的介绍
  • 1.2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2.1 研究的历史
  • 1.2.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 1.3.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的方法
  • 2 "后羿代夏"的发生及其考古学年代
  • 2.1 "后羿代夏"事件的真实性研究
  • 2.2 后羿的族属、活动范围及其考古学文化
  • 2.2.1 后羿的族属及活动范围
  • 2.2.2 后羿集团的考古学文化
  • 2.3 "后羿代夏"的考古学年代
  • 3 "后羿代夏"的考古学分析
  • 3.1 新砦期遗存文化因素分析
  • 3.1.1 甲群
  • 3.1.2 乙群
  • 3.1.3 丙群
  • 3.2 二里头文化一期文化因素分析
  • 3.2.1 甲群
  • 3.2.2 乙群
  • 3.2.3 丙群
  • 3.3 二里头文化二期文化因素分析
  • 3.3.1 甲群
  • 3.3.2 乙群
  • 3.3.3 丙群
  • 3.4 "后羿代夏"的阶段研究
  • 4 相关问题的研究
  • 4.1 发生"后羿代夏"的原因
  • 4.1.1 历史记载的发生"代夏"的原因
  • 4.1.2 从考古发现看发生"代夏"事件的原因
  • 4.2 "后羿代夏"事件的影响
  • 4.2.1 "后羿代夏"对夏王朝的影响
  • 4.2.2 "后羿代夏"对东夷民族的影响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二里头文化四期中原腹地的社会变迁[J]. 中原文物 2020(03)
    • [2].新砦文化时期的大洪水与二里头文化的形成[J]. 南方文物 2020(02)
    • [3].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二里头文化的历史位置[J]. 南方文物 2019(02)
    • [4].中国早期国家进程关键阶段述论——以二里头文化为视角[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5].驻马店二里头文化探索[J]. 中国民族博览 2016(09)
    • [6].试论二里头文化的铜圆形器[J]. 文物春秋 2018(05)
    • [7].二里头M3及随葬绿松石龙形器的考古背景分析[J]. 古代文明(辑刊) 2016(00)
    • [8].从礼器看二里头文化各地区之间的关系[J]. 三代考古 2015(00)
    • [9].二里头文化花边罐及相关问题研究[J].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16)
    • [10].定位二里头文化[J]. 世界遗产 2015(08)
    • [11].二里头文化与先商文化的陶炊器——鼎·鬲·甑·甗[J]. 考古学研究 2011(00)
    • [12].论鄂豫陕间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及势力变迁[J]. 中原文物 2013(05)
    • [13].郑州大师姑遗址二里头文化五段一组地层单位文化性质分检[J]. 早期中国研究 2013(00)
    • [14].“文化上‘早期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学术研讨会”纪要[J]. 早期中国研究 2013(00)
    • [15].二里头文化第四期晚段遗存年代下限的探讨[J]. 考古 2018(11)
    • [16].二里头文化铃的性质刍议[J]. 中原文物 2019(04)
    • [17].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至二里岗文化过渡期的青铜器生产[J]. 南方文物 2019(02)
    • [18].走近二里头都邑的宫殿区[J]. 文史知识 2019(09)
    • [19].二里头考古六十年[J]. 文史知识 2019(09)
    • [20].从稍柴遗址看二里头文化的形成[J]. 考古学研究 2013(00)
    • [21].二里头文化时期江淮分水岭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浅析[J]. 江汉考古 2010(02)
    • [22].试论辉县孟庄二里头文化时期城址的性质[J]. 中国历史文物 2008(01)
    • [23].“二里头商都说”的再检视[J]. 华夏考古 2020(02)
    • [24].龙山—二里头时期环嵩山地区农业演变[J]. 华夏考古 2019(03)
    • [25].齐家文化与二里头文化交流探析[J]. 中原文物 2019(04)
    • [26].试论二里头选择性下葬制度与祖先信仰系统的重构[J]. 南方文物 2019(02)
    • [27].二里头:从田野到阐释[J]. 南方文物 2019(02)
    • [28].文化冲突论视角下二里头文化城址变迁[J]. 江汉考古 2017(05)
    • [29].由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关系再审视看二里头文化研究[J]. 中原文化研究 2020(05)
    • [30].二里头文化花边装饰溯源[J]. 华夏考古 2017(04)

    标签:;  ;  ;  ;  ;  

    “后羿代夏”的考古学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