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氯胺酮导致食蟹猴大脑血管氧化应激及凋亡的机制研究

长期使用氯胺酮导致食蟹猴大脑血管氧化应激及凋亡的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氯胺酮是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剂,长期滥用会导致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的损害,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大量研究认为,长期应用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可致神经细胞调亡,从而引发与记忆密切相关的脑区如海马功能紊乱,继而出现记忆障碍。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氯胺酮作为新兴毒品被长期滥用,除导致记忆功能损伤外,还引起人情绪和人格出现异常,提示氯胺酮的中枢损伤效应存在多元性。学习记忆障碍是脑血管性疾病的主要症状,由脑血管损伤引发的缺血缺氧是导致学习记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氯胺酮长期使用是否对脑血管产生影响尚没有系统研究。本实验通过观察长期静脉应用氯胺酮的食蟹猴行为学、大脑动脉形态学及蛋白质组学的改变来研究氯胺酮引起食蟹猴大脑血管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可能机制。研究目的观察氯胺酮连续给药对食蟹猴行为学、大脑动脉(动脉环交通支)形态、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将12只健康雄性食蟹猴分为氯胺酮组和生理盐水组,氯胺酮组8只,每天股静脉注射盐酸氯胺酮注射液,剂量为1mg/kg。生理盐水组4只,每天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剂量为1mL/kgo分别在造模的第1、3、7、14、56、112、183、184、185天,于自然状态下用摄像机记录注射氯胺酮或生理盐水前后15分钟的行为变化,连续观察6个月。持续给药6个月后牺牲动物,冰上剥离食蟹猴脑血管(动脉环交通支),部分置-80℃保存,剩余部分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大脑动脉的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技术(Tunnel法)检测脑动脉细胞凋亡水平:用比色法测定H2O2水平用以衡量血清和血管组织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血管中NADPH氧化酶的表达。研究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氯胺酮组行为学未出现明显变化。2.连续给药6个月后,氯胺酮组动脉环交通支中出现明显的血栓,血栓成分主要是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和纤维蛋白,呈混合血栓的特征,另外还可发现血管内膜增厚;而对照组其血管壁光滑,无异物出现。此外,氯胺酮组动脉环交通支外膜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而对照组血管壁无白细胞浸润。3.连续给药6个月后,氯胺酮组和对照组动脉环交通支细胞均未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4.连续给药6个月后,氯胺酮组血清和血管组织中活性氧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氯胺酮长期滥用后可引起组织中抗氧化能力降低、细胞功能受损。5.连续给药6个月后,氯胺酮组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动脉环交通支组织NADPH亚基p47phox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长期连续使用氯胺酮不会引起食蟹猴明显的行为学改变。2.长期连续使用氯胺酮不会引起食蟹猴脑血管细胞凋亡。3.长期连续使用氯胺酮可激活脑血管内皮细胞NADPH氧化酶,后者诱发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导致血管炎症和血栓形成。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长期使用氯胺酮导致食蟹猴大脑血管氧化应激及凋亡的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