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性对5~6岁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及延迟策略使用的影响

游戏性对5~6岁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及延迟策略使用的影响

论文摘要

延迟满足是自我调控系统的成分之一,是个体在缺乏外部强加刺激的情况下指导自己行为的必要成分。延迟满足能力反映的是个体在面临种种诱惑时能否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而专注于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的能力。本研究的目的为探究不同情境下游戏性对于5~6岁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及其延迟策略使用的影响,以期丰富儿童自我控制和游戏等方面的理论,并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实验法为主,辅以定性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了量表评定和教师访谈筛选被试,并将观察、访谈、白描作为对实验法的补充,改进了以往延迟满足的EID实验研究范式,采用了2×2的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其中自变量为两个,分别是A游戏性(游戏性较高和游戏性较低)B是否提供玩具(提供玩具、不提供玩具),因变量为5~6岁幼儿的延迟等待时间及其延迟策略的使用情况。根据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讨论,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游戏性较高儿童与游戏性较低儿童的延迟等待时间没有显著差异。游戏性高的儿童和游戏性低的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差异更多地反映在延迟满足的过程之中,即游戏性高的儿童在等待过程中情绪较积极,更能满足于等待过程。(2)游戏性对各种类型策略使用的影响均不显著。不同的是在策略偏爱的排序上,游戏性高的幼儿更多地使用了寻求帮助策略和回避策略,而游戏性低的幼儿则更多地使用了被动策略。(3)幼儿在有玩具的情境中的等待时间总体要长于没有玩具的情境中,但未出现在不同情境下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4)不同的情境对短时间的看、短时间的玩和长时间的玩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差异,不同的情境在对长时间的看的注意转移策略和其他延迟策略的影响上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提供玩具的情境中使用的多是长时间的玩的注意转移策略,策略使用较为单一;而在没有提供给幼儿玩具的情境中,他们使用最多的是看的注意转移策略,策略使用比较灵活,较为多样。(5)对于5~6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他们的延迟满足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且能比较灵活地是使用一些延迟策略,等待过程中基本没有出现消极的行为;幼儿在使用最多(注意转移策略)和使用最少(言语策略)的延迟策略类型上表现出了跨游戏性、跨情境、跨性别的一致性。不同游戏性的幼儿、不同性别的幼儿和不同的情境在延迟策略的偏好差异上主要表现在寻求帮助策略、被动策略和回避策略的排序位置不同。(6)在本实验条件下,性别对幼儿延迟满足等待时间及延迟策略使用的影响上无显著差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本领域的前沿动态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论
  • 5 创新成果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1 延迟满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意义
  • 1.1 延迟满足概念的界定
  • 1.2 研究延迟满足的意义
  • 2 延迟满足的基本研究范式
  • 2.1 选择范式
  • 2.2 自我延迟满足范式
  • 2.3 外加延迟满足范式
  • 2.4 自陈问卷范式
  • 3 国内外有关延迟满足的研究
  • 3.1 延迟满足的认知因素研究
  • 3.2 延迟满足的影响因素研究
  • 3.3 延迟满足的个体差异研究
  • 3.4 延迟满足的预测研究
  • 3.5 延迟满足在不同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 4 “游戏性”的概念
  • 4.1 “游戏性”的界定及成分
  • 4.2 “游戏性”和个性特征
  • 5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设想
  • 5.1 存在问题
  • 5.2 研究设想
  •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假设
  • 2 被试选择
  • 2.1 测量工具
  • 2.2 量表修订
  • 2.3 选取被试
  • 3 实验设计
  • 3.1 实验工具和材料
  • 3.2 实验场地的创设
  • 3.3 仪器设备的准备
  • 3.4 实验资料的编码(详见附录)
  • 3.5 考察5~6岁不同游戏性的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及其延迟策略的特点
  • 4 实验程序
  • 4.1 预测
  • 4.2 正式实验指导语
  • 5 结果处理
  • 6 无关变量的控制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儿童在实验室实验前对诱惑物的选择情况
  • 2 每一实验处理完成任务的情况
  • 3 每一种实验处理儿童自发的等待时间
  • 4 游戏性、情境在延迟等待时间上的方差分析
  • 5 5~6岁儿童等待时间的总体情况
  • 6 性别差异在等待时间上的t检验
  • 7 不同类型延迟策略的卡方检验
  • 2)检验'>7.1 游戏性高低不同的幼儿的延迟策略的卡方(X2)检验
  • 2)检验'>7.2 是否提供玩具与各种延迟策略的卡方(X2)检验
  • 2)检验'>7.3 是否完成任务延迟策略使用的卡方(X2)检验
  • 2)检验'>7.4 性别与延迟策略使用的卡方(X2)检验
  • 8 延迟策略排序
  • 8.1 游戏性高低不同的幼儿使用延迟策略偏爱排序的比较
  • 8.2 不同情境中幼儿使用延迟策略偏爱排序的比较
  • 8.3 不同性别幼儿使用延迟策略偏爱排序的比较
  • 9 完成任务的幼儿与未完成任务幼儿的差异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游戏性高低不同的儿童的延迟等待
  • 2 不同情境下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
  • 3 5~6岁儿童延迟策略使用的特点
  • 3.1 不同游戏性、情境和性别的儿童使用延迟策略的情况
  • 3.2 5~6幼儿延迟策略使用的偏爱
  • 4 延迟满足能力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 4.1 延迟满足中的奖励物的设置
  • 4.2 奖励物的呈现方式及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4.3 “延迟满足”与“满足于过程”之间的关系
  • 5 本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 第五部分 教育建议
  •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
  • 1 对研究的进一步思考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儿童游戏性量表(修订)
  • 附录2 儿童延迟等待过程中的行为编码
  • 附录3 自我延迟满足实验图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游戏性对5~6岁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及延迟策略使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