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烧结X9R陶瓷材料研究

中温烧结X9R陶瓷材料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电子信息终端设备在高温极端环境下的应用,能适应于高温条件下工作的MLCC成为迫切需要。BaTiO3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陶瓷介电材料,宽温型BaTiO3基介质陶瓷电容器是当前陶瓷电容的研究方向之一。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铁电相晶体材料,但纯BaTiO3在130℃附近存在着介电常数异常的居里峰,使得介电性能急剧恶化,制约着其在高温介质陶瓷中的应用。通过适当的掺杂及控制工艺条件可以获得介电性能优良的BaTiO3基介电材料,本文重点讨论了掺杂介质粉体初始粒度及烧结制度对BaTiO3基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根据所制备的介质陶瓷样片的T-C曲线及SEM形貌图,深入分析了粉体粒度和烧结制度对BaTiO3基介质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并制备出了符合EIA X9R标准的介质陶瓷。介质粉体的初始粒度对介质陶瓷的介电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论文中通过采用不同粒径的球磨介质和球磨不同的时间,制备出了不同粒度的初始粉体。实验表明,初始粉体粒度对系统最终的介电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当粉体粒度减小,将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原子数急剧增多,这些表面原子由于原子配位不足和高表面能而具有高活性。在同样的烧结温度下,粉体粒度更小和比表面积更大,能更有效地抑制BaTiO3晶粒生长并产生细晶效应。掺杂元素对BaTiO3颗粒进行均匀的包裹形成更多的壳-芯晶粒,即铁电相BaTiO3晶核的比例减小,而顺电相晶壳的体积比增大,使得居里峰压平展宽,介电常数变化率趋于平缓,提高掺杂BaTiO3陶瓷的介电-温度性能。同时,BaTiO3粒度的减小导致晶粒中壳/芯体积比增大,壳芯之间失配产生的内应力随之增加,BaTiO3陶瓷由四方相转变为赝立方相,使居里点Tc提高。烧结制度对电子陶瓷的物理和电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烧结温度对晶粒的生长、空洞的密度、杂质离子的扩散分布、晶相的组成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对介质陶瓷最终的介电性能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控制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文中制备了符合EIA X9R标准的介质陶瓷,主要性能指标:室温介电常数ε25oC>1820,tanδ≈1.6%,在-55℃~200℃最大介电常数变化率不超过±15%。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功能陶瓷材料
  • 1.2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
  • 1.2.1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简介
  • 1.2.2 MLCC的发展趋势
  • 1.2.3 高介电常数MLCC分类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其当下的发展趋势
  • 1.3.1 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 1.3.2 选题内容
  • 3的微观结构与改性机理'>第二章 BaTi03的微观结构与改性机理
  • 3的微观结构'>2.1 BaTi03的微观结构
  • 3的晶体结构'>2.1.1 BaTi03的晶体结构
  • 2.1.2 钛酸钡晶体的铁电畴
  • 3陶瓷的介电性能'>2.2 BaTi03陶瓷的介电性能
  • 2.3 钛酸钡的核-壳结构
  • 2.4 钛酸钡陶瓷的改性机理
  • 2.4.1 细晶理论
  • 2.4.2 相变扩散效应
  • 2.4.3 展宽效应
  • 2.4.4 离子掺杂改性效应
  • 2.4.5 居里峰的移动效应
  • 第三章 介质陶瓷材料的工艺流程及测试
  • 3.1 介质陶瓷试验工艺过程
  • 3.2 本实验的工艺流程
  • 3.3 性能测试与分析
  • 3.3.1 测试和分析仪器
  • 3.3.2 样品参数的测定及计算
  • 3.3.3 介质陶瓷的微观分析
  • 3基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第四章 粒度对BaTiO3基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 3基介质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4.1 磨球粒径对BaTiO3基介质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 4.2 粉料初始粒度对系统介电性能的影响
  • 4.2.1 磨球粒径和球磨时间对粉体粒度的影响
  • 4.2.2 粉体粒度对系统介电-温度特性的影响
  • 4.2.3 粉体粒度对系统居里温度的影响
  • 4.2.4 粉体粒度与系统介电性能的关系总结
  • 4.3 不同粒度的粉料混合后的介电性能
  • 3对系统介电性能的影响'>4.4 合成BaTiO3对系统介电性能的影响
  • 3基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第五章 烧结温度对BaTiO3基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 5.1 烧结温度对系统介电性能的影响
  • 3基陶瓷系统介电性能的影响'>5.2 保温时间对BaTiO3基陶瓷系统介电性能的影响
  • 5.3 X9R型介质陶瓷的制备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激光制备高介CaTiO_3-CaTiSiO_5高频介质陶瓷[J]. 激光杂志 2011(05)
    • [2].高稳定·宽温单片(或独石)电容器用介质陶瓷材料[J]. 电子设计工程 2013(09)
    • [3].CoO掺杂MgTiO_3-CaTiO_3介质陶瓷的介电性能[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4].高Q值、高稳定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制作方法的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 2013(11)
    • [5].La掺杂的低损高效钙钛矿储能介质陶瓷研究[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20(06)
    • [6].Al_2O_3对BaSm_2Ti_4O_(12)介质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J]. 中国陶瓷 2014(06)
    • [7].Ba-Nd-Ti系微波介质陶瓷Q值的提高和方法机理[J]. 电子设计工程 2013(10)
    • [8].“K90介质陶瓷材料的研制”国家级项目落户鲁颖电子[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0(11)
    • [9].一种电子元器件银浆用玻璃粉的研制[J]. 贵金属 2020(S1)
    • [10].钛酸锌镁介质陶瓷的制备与介电性能[J]. 电子工艺技术 2015(01)
    • [11].正交设计制备LaAlO_3-SrTiO_3介质陶瓷[J]. 陶瓷学报 2012(03)
    • [12].中温烧结X9R型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的研究[J]. 中国陶瓷 2019(09)
    • [13].低温烧结Bi_2MoO_6-Bi_2Mo_2O_9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J]. 硅酸盐学报 2016(12)
    • [14].烧结方法对(Zr_(0.8)Sn_(0.2))TiO_4介质陶瓷性能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9(S2)
    • [15].中温烧结Mg_4Nb_2O_9-CaTiO_3陶瓷相结构的研究[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8(05)
    • [16].脉冲形成线用CaO-TiO_2-Al_2O_3基介质陶瓷介电性能[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04)
    • [17].高温共烧多晶YIG-介质陶瓷复合基片的制备与特性[J]. 磁性材料及器件 2018(03)
    • [18].轻型刚性陶瓷填充材料性能表征及其空间环境效应试验研究[J].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6(02)
    • [19].K_(0.5)Na_(0.5)NbO_(3–x)BiMg_(0.5)Ti_(0.5)O_3电介质陶瓷的结构与储能性能[J]. 硅酸盐学报 2019(02)
    • [20].NdAlO_3及CaTiO_3粉末合成工艺与性能的研究[J]. 中国陶瓷 2011(02)
    • [21].添加B_2O_3对0.7CaTiO_3-0.3NdAlO_3陶瓷烧结及其介电性能的影响[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7)
    • [22].高附加值产品助推信息产业发展[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07)
    • [23].上海硅酸盐所在高储能新型无铅介质陶瓷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9(02)
    • [24].xCa_(0.8)Sr_(0.2)TiO_3-(1-x)Li_(0.5)La_(0.5)TiO_3系陶瓷介电性能的调控[J]. 压电与声光 2017(06)
    • [25].Zn_2SiO_4-Mg_2SiO_4复相陶瓷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02)
    • [26].Dy_2O_3掺杂对钛酸锶钡陶瓷结构性能的影响[J].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0(06)
    • [27].Zn-Al共掺对0.95MgTiO_3-0.05CaTiO_3介电性能的影响[J]. 无机材料学报 2009(02)
    • [28].BiVO_4掺杂对CLST介质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J]. 压电与声光 2009(04)
    • [29].CuO掺杂对Bi_(1.5)ZnNb_(1.5)O_7介质陶瓷性能的影响[J]. 中国陶瓷 2019(03)
    • [30].掺杂Sm_2O_3对BaSrTiO_3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0(10)

    标签:;  ;  ;  

    中温烧结X9R陶瓷材料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