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探析《浮生六记》中虚词的英译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

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探析《浮生六记》中虚词的英译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借助平行语料库,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从虚词角度研究《浮生六记》的翻译,试图为国内林语堂翻译作品的多角度研究和虚词英译做出一点贡献,也是探究翻译和传承中国文化新方法的一次尝试。《浮生六记》是清朝一位“文学爱好者”沈复的自传,其遣词造句明显带有汉语文言文特色。虚词占据着全篇相当的比重,在整个语篇中起着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何将《浮生六记》中这些虚词译成英语而不失汉语原文的特色是林语堂汉译英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众多文献对虚词划分的共同点以及《浮生六记》文本的特点,本文集中研究介词、连词和语气助词。此研究贯穿着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根据纽马克对文本类型的划分以及其相应的翻译主张,《浮生六记》最可能属于以表达功能为主的文本,所以应主要采用语义翻译为主的方法。由此,我们假设:《浮生六记》中虚词的语义翻译倾向应高于交际翻译。本文拟建《浮生六记》的汉英平行语料库,并选取语气助词3个(“乎”、“哉”“噫”)、介词1个(“以”)、连词1个(“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词性、义项和翻译倾向进行三级标注,对所选虚词的语义翻译倾向和交际翻译倾向进行统计,其结果显示与假设不符:在5个虚词的18个义项中,只有“以”作介词的2个义项和“以”作连词的2个义项的语义翻译倾向高于交际翻译。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发现:①当汉语虚词的英文对等词能够被轻易找到时,其翻译方法主要为语义翻译,例如用作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的“以”大多都被译为"because"、"on the ground that"、"hence"等等;②如无法在英文中找到与此汉语虚词对等的词语,交际翻译便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较突出的改变形式主要有增补、合并、转换、衔接。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在研究《浮生六记》中虚词的英译时,与其说语义翻译为其主要翻译手段,不如说语义翻译为其基本翻译手段。由于篇幅和时间关系,本文语料只选取5个虚词作为研究对象。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对《浮生六记》中更多的虚词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以提高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Thesis Structure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Culture
  • 2.2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s
  • 2.3 Aesthetics
  • 2.4 Skopos Theory
  • 2.5 Other Aspects
  • Chapter Thre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Overview
  • 3.2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 3.3 Definition of ST and CT
  • 3.4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ST and CT
  • 3.5 Text Types
  • 3.5.1 Expressive Texts
  • 3.5.2 Informative Texts
  • 3.5.3 Vocative Texts
  • 3.5.4 Summary
  • 3.6 Conclusion
  •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
  • 4.1 The Building of the Parallel Corpus
  • 4.2 Data Processing
  • Chapter F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Data
  • 5.1 The Significance of Understanding
  • 5.2 A Contrast of Function Words Between Classical Chinese and English
  • 5.3 Translation of Function Words in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 5.3.1 Modality Particles
  • 5.3.2 Prepositions
  • 5.3.3 Conjunctions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 6.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 Bibliography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浮生六记》雪莉·布莱克译本特殊性研究[J]. 现代交际 2020(10)
    • [2].浅谈《浮生六记》中的造园技巧[J]. 艺术科技 2019(01)
    • [3].浅析《浮生六记》中生活之“乐”[J]. 汉字文化 2019(10)
    • [4].一个含香带苦的法子——昆曲《浮生六记》观后漫笔[J]. 上海艺术评论 2019(05)
    • [5].浅谈《浮生六记》中芸娘悲剧命运的必然性[J]. 汉字文化 2018(13)
    • [6].从语篇可接受性视角看《浮生六记》的英译策略[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7].《浮生六记》[J]. 道路交通管理 2017(02)
    • [8].浅谈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为例[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11)
    • [9].从泰特勒的三原则看《浮生六记》的翻译[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4)
    • [10].论翻译过程的文化认同研究——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为例[J]. 英语广场 2015(07)
    • [11].从胡壮麟语境角度探析《浮生六记》林译本中的词语翻译[J]. 赤子(上中旬) 2015(24)
    • [12].苏州小市民的烟火人生已经配不上高雅昆曲了吗?——评罗周剧作《浮生六记》[J].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20(01)
    • [13].《浮生六记》英译阅读与讨论(一)[J]. 英语世界 2020(02)
    • [14].芙蓉塘外有轻雷——读《浮生六记》[J]. 长江丛刊 2020(03)
    • [15].《浮生六记》英译阅读与讨论(二)[J]. 英语世界 2020(04)
    • [16].浅析互文性翻译三原则的应用——以《浮生六记》两英译本为例[J]. 校园英语 2020(17)
    • [17].《浮生六记》:清代才子沈复的自传体随笔[J]. 月读 2020(08)
    • [18].《浮生六记》选读[J]. 月读 2020(08)
    • [19].《浮生六记》英译阅读与讨论(四)[J]. 英语世界 2020(08)
    • [20].《浮生六记》之六记[J]. 诗潮 2019(04)
    • [2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浮生六记》随想[J]. 读写月报 2018(Z1)
    • [22].读《浮生六记》(一)[J]. 中学生百科 2018(14)
    • [23].读《浮生六记》(二)[J]. 中学生百科 2018(17)
    • [24].浅谈林语堂跨文化传播实践——以林译《浮生六记》为例[J]. 同行 2016(07)
    • [25].从刘宓庆的风格标记体系比较分析两个英译本《浮生六记》[J]. 青春岁月 2016(23)
    • [26].闲忙三境[J]. 新作文(高中版) 2017(05)
    • [27].《浮生六记》中的养生之道[J]. 科学养生 2017(04)
    • [28].做一名生活家[J]. 太湖 2017(03)
    • [29].浅谈目的论视角下《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J]. 北方文学 2017(11)
    • [30].岛上手记[J]. 草原 2017(07)

    标签:;  ;  ;  ;  ;  ;  

    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探析《浮生六记》中虚词的英译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