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论视角下理科教育中科学探究的涵义解读

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论视角下理科教育中科学探究的涵义解读

论文摘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理科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大力倡导“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新理念。但由于我同科学教育的科学哲学基础长期囿于逻辑经验主义科学观,致使科学探究在教学实践中有向逻辑经验主义靠拢的倾向。因此,有必要借鉴当代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波谱尔科学知识增长论),反思理科教育中的科学探究。论文在对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波谱尔科学知识增长论的视角讨论了理科教育中的科学探究。认为:科学探究始于问题,问题贯穿科学探究的始终;科学探究就其过程而言是以“试错”为主要特征的,主要表现为试探性、检验性和反复性;创造精神和批判精神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精神。基于以上讨论,构建了“基于科学知识增长论的科学探究模型”。期望通过本研究促进对科学探究的深层次理解,并对理科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论概述
  • 一、科学知识增长论产生的科学、哲学背景
  • (一) 康德的影响
  • (二) 爱因斯坦的影响
  • 二、科学知识增长论概述
  • 第二章 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论视角下的科学探究
  • 一、问题贯穿科学探究的始终
  • (一) 科学探究始于问题
  • (二) 问题的理解和深化
  • (三) 探究的“终点”:新的科学问题
  • 二、展现科学探究个人的一面:在曲折反复中尝试和清除错误
  • (一) 可错性是人的本性,同时也是科学的属性
  • (二) 公众和个人视域中的科学探究
  • (三) 科学探究:尝试与清除错误的过程
  • (四) 试错法
  • 三、提倡两种精神:创造精神和批判精神
  • (一) “大胆猜想”的创造精神
  • (二) “严格反驳”的批判精神
  • 四、基于科学知识增长论的科学探究模型
  • 结语
  • 一、基本结论
  • 二、遗留的问题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论视角下理科教育中科学探究的涵义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