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三峡库区水环境污染状况及毒性拮抗效应研究

微囊藻毒素三峡库区水环境污染状况及毒性拮抗效应研究

论文摘要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 MC)是一类环状七肽化合物,是在蓝藻水华污染中出现频率最高、产量最大和危害最严重的藻毒素,至今已发现MC的80余种亚型[1,2],其中研究最为深入的是具强烈肝毒性的MC-LR。MC主要的靶器官是肝脏,它能抑制蛋白磷酸脂酶1(PP1)和2A(PP2A)的活性,是一种强烈的肝脏肿瘤促进剂[3, 4]。有学者通过危险度评价认为微囊藻毒素、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是我国南方肝癌高发的三大环境危险因素[5]。三峡成库后,水位升高、水流减缓,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机率加大,因此对三峡库区水环境中MC进行监测显得尤为迫切;此外,寻找能够有效预防、保护人群免受MC危害的方法和手段也是当务之急。因此,本研究第一部分调查了重庆市供水系统及三峡库区水环境中的MC污染状况并对相关理化、生物学指标进行检测。另外,鉴于绿茶(GT)、茶多酚(TP)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等方面的功效,本研究第二部分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TP、GT对MC-LR诱导毒性损伤的拮抗效应,以探讨其保护作用。研究内容:一、水体MC污染状况调查及相关理化、生物学指标检测:20042005年,采集重庆市主城区五个自来水厂源水和出厂水水样以及库区干流、支流共七个断面的水样。选取与水体富营养化相关的水温(T)、pH值、浊度(Turb)、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等8项指标进行监测;同时采用固相萃取技术(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分别进行水样、膜样中胞外和胞内藻毒素的提取,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结合二极管阵列式检测器检测MC-LR的浓度。二、MC-LR毒性拮抗效应动物实验: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90只,随机分为9个组,每组10只动物。具体分组如下:空白对照组(Control)、溶剂对照组(DMSO)、MC-LR染毒组(MC-LR)、TP高剂量拮抗组(MC-LR+TP200mg/kg)、TP中剂量拮抗组(MC-LR+TP100mg/kg)、TP低剂量拮抗组(MC-LR+TP50mg/kg)、GT高剂量拮抗组(MC-LR+GT12g/L)、GT低剂量拮抗组(MC-LR+ GT 2g/L)、环磷酰胺对照组(CP control,

论文目录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微囊藻毒素三峡库区水环境污染状况及毒性拮抗效应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重庆市供水系统及三峡库区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污染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茶多酚和绿茶对微囊藻毒素LR 亚急性毒性的拮抗效应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致谢
  • 照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微囊藻毒素污染状况、检测及其毒效应
  • 参考文献
  • 在读研究生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 [1].On-line SPE-UPLC-MSMS快速检测水中痕量微囊藻毒素-LR[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10)
    • [2].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鲫鱼中的微囊藻毒素[J]. 环境化学 2010(02)
    • [3].Agilent 1260 UHPLC/6460 QQQ用于微囊藻毒素的检测[J]. 环境化学 2011(03)
    • [4].微囊藻毒素的提取纯化及制备方法研究[J]. 上海环境科学 2008(01)
    • [5].微囊藻毒素对不同生育期水稻生长的影响[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05)
    • [6].微囊藻毒素-LR的分离纯化[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7].用ELISA检测水中微囊藻毒素含量的探讨[J]. 浙江预防医学 2010(12)
    • [8].太原市大型水库微囊藻毒素-LR污染调查[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08)
    • [9].绍兴市重要水域微囊藻毒素污染状况调查[J]. 预防医学 2018(04)
    • [10].太湖西北部湖区微囊藻毒素时空分布解析[J]. 现代园艺 2018(20)
    • [1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蓝藻中微囊藻毒素的总量[J]. 分析试验室 2013(03)
    • [12].微污染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方法研究[J]. 广州化工 2013(01)
    • [13].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状况和毒效应及其检测方法[J]. 上海预防医学 2010(05)
    • [14].微囊藻毒素-LR的研究进展[J]. 现代预防医学 2009(17)
    • [15].微囊藻毒素化学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8(02)
    • [16].宁波市部分水域微囊藻毒素-LR污染状况调查[J]. 浙江预防医学 2013(01)
    • [17].微囊藻毒素降解方法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2)
    • [18].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水中微囊藻毒素-LR[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20)
    • [19].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中痕量微囊藻毒素-LR和微囊藻毒素-RR[J]. 天津科技 2017(11)
    • [20].SPE/HPLC测定水中的微囊藻毒素—LR[J]. 城镇供水 2008(07)
    • [21].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前处理条件优化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8(25)
    • [2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中微囊藻毒素LR和RR[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2(07)
    • [2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中微囊藻毒素[J]. 中国给水排水 2019(04)
    • [24].微囊藻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25].微囊藻毒素对多种靶器官的毒性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9(06)
    • [26].微囊藻毒素在线分析仪在河流型饮用水源地的应用研究[J]. 海峡科学 2018(09)
    • [27].同时检测淡水鱼加工中土霉素和微囊藻毒素(MC-LR)残留量[J]. 肉类研究 2013(10)
    • [28].直接进样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3(12)
    • [29].微囊藻毒素性质及分析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S1)
    • [30].硅藻土对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吸附性能研究[J]. 给水排水 2019(03)

    标签:;  ;  ;  ;  ;  ;  ;  ;  ;  ;  ;  ;  

    微囊藻毒素三峡库区水环境污染状况及毒性拮抗效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