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藻提制物对食用菌营养及生殖生长的影响

马尾藻提制物对食用菌营养及生殖生长的影响

论文摘要

马尾藻是一种大型速生海藻,.我国有丰富的马尾藻资源。食用菌是我国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之一。本研究以马尾藻提取液活性物质为基础经复配制备出复合制剂,并观察了其对部分食用菌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的影响。实验首先对马尾藻提取液的活性物质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提取液中天然的植物激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多糖的含量;TLC法测定寡糖的种类。结果表明:马尾藻提取液中含有赤霉素、萘乙酸、吲哚乙酸三种激素,浓度分别为0.68mg/mL、1.21×10-4mg/mL,而吲哚乙酸微量;提取液中多糖浓度9.665mg/mL;提取液中检测出木糖,鼠李糖和葡萄糖等。本文还研究了马尾藻提取液对部分食用菌菌丝进行营养生长影响研究。发现适宜浓度对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PDA培养基中加入稀释800倍的马尾藻提取液能提高亚光1号、刺芹侧耳、茶树菇、毛木耳、羊肚菌;而西德99、白灵侧耳、金顶侧耳、鲍鱼侧耳、茯苓菌丝在稀释1200倍的马尾藻-PDA培养基生长速度也有显著提高。使用5mg/mL维生素B1、0.1%KH2PO4、0.1%MgSO4对马尾藻提取液进行复配,得到马尾藻复合制剂,然后进行食用菌的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马尾藻提取液制备的复合制剂能起到增产作用,对供试品种增产达10%以上。且对食用菌的农学性状没有影响。实验还对子实体多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使用马尾藻复合制剂的子实体其多糖含量得到了提高,子实体品质得到了改善。本研究表明,由马尾藻为原料研制的食用菌液体肥能促进食用菌生长、提高产量,不引起农学性状的改变,具有推广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 1.1.1 食用菌概述
  • 1.1.2 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农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 1.1.3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及前景
  • 1.2 马尾藻与海藻肥概述
  • 1.2.1 马尾藻简介
  • 1.2.2 马尾藻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海藻肥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 1.3 食用菌与海藻肥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马尾藻活性物质的检测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方法
  • 2.3.1 马尾藻提取液中植物内源激素的HPLC方法测定
  • 2.3.2 马尾藻提取液中多糖的测定-苯酚硫酸法
  • 2.3.3 马尾藻提取液中寡糖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马尾藻提取液中植物内源激素的测定结果
  • 2.4.2 马尾藻提取液粗多糖的测定的结果与讨论
  • 2.4.3 马尾藻提取液寡糖的测定的结果与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马尾藻提取液对部分食用菌菌丝营养生长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 3.2.1 供试材料与方法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两株侧耳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3.3.2 刺芹侧耳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3.3.3 白灵侧耳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3.3.4 茶树菇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3.3.5 毛木耳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3.3.6 金顶侧耳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3.3.7 羊肚菌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3.3.8 茯苓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3.3.9 鲍鱼侧耳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马尾藻复合制剂在部分食用菌生殖生长中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马尾藻复合制剂中配料选择原则与设计
  • 4.2.1 配料选择原则
  • 4.2.2 马尾藻复合制剂组成设计
  • 4.3 供试材料与方法
  • 4.3.1 菌种
  • 4.3.2 实验设计
  • 4.3.3 菌袋制备
  • 4.3.4 马尾藻复合制剂的使用
  • 4.3.5 出菇管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马尾藻复合制剂在侧耳应用
  • 4.4.2 马尾藻复合制剂在茶树菇上应用
  • 4.4.3 马尾藻复合制剂在刺芹侧耳上应用
  • 4.4.4 马尾藻复合制剂在白灵侧耳上应用
  • 4.5 小结
  • 第5章 马尾藻复合制剂对食用菌多糖含量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供试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材料
  • 5.2.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5.2.3 样品预处理
  • 5.2.4 标准曲线绘制
  • 5.2.5 部分食用菌子实体多糖含量的测定
  • 5.3 实验结果
  • 5.3.1 侧耳亚光1号子实体多糖含量的测定
  • 5.3.2 茶树菇子实体多糖含量的测定
  • 5.3.3 刺芹侧耳子实体多糖含量的测定
  • 5.3.4 白灵侧耳子实体多糖含量的测定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乳酸菌复合制剂在盐碱地培肥及促进蔬菜生长效果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2].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6(01)
    • [3].紫草复合制剂对脚气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6(03)
    • [4].乳矿物盐及锌复合制剂增强免疫力功能动物试验[J]. 人人健康 2016(20)
    • [5].借助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实施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精细化管理[J]. 医药导报 2020(09)
    • [6].复合制剂降压药效果比单用利尿剂好[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9(02)
    • [7].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4917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5(07)
    • [8].复合制剂应用于畜禽养殖经济效益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 2020(10)
    • [9].硫磺负离子复合制剂对延边黄牛血液指标与牛肉常规成分的影响[J]. 饲料工业 2014(13)
    • [10].益生菌复合制剂的研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6)
    • [11].葛根甘草复合制剂预防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J]. 浙江预防医学 2010(11)
    • [12].中药卵黄免疫球蛋白复合制剂防治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J]. 江苏农业学报 2010(06)
    • [13].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致不良反应155例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04)
    • [14].中草药复合制剂对长白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 湖南畜牧兽医 2014(02)
    • [15].中药抗体复合制剂防治仔猪腹泻试验[J]. 畜禽业 2014(07)
    • [16].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复合制剂使用的因素分析[J]. 抗感染药学 2011(01)
    • [17].中药免疫球蛋白复合制剂防治仔猪腹泻的临床试验[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08)
    • [18].155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中国药房 2008(32)
    • [19].三菌培养物与负离子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血液指标的影响[J]. 饲料研究 2020(06)
    • [20].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用药频率对致病菌耐药变迁的相关性因素分析[J]. 抗感染药学 2018(02)
    • [21].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在生态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效益分析[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06)
    • [22].蜂王浆复合制剂药理作用临床实验研究[J]. 中国蜂业 2011(03)
    • [23].我院2005年至2009年住院患者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用药分析[J]. 中国药业 2011(18)
    • [24].乳酸菌复合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 动物医学进展 2015(05)
    • [25].中草药复合制剂对热应激条件下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 2011(06)
    • [26].复合有益菌及其与中药复合制剂对饲料霉变的抑制效果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1(08)
    • [27].隆朋复合制剂对梅花鹿循环系统影响的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03)
    • [28].茶氨酸复合制剂安全性毒理学研究[J]. 食品科学 2011(19)
    • [29].红曲霉复合制剂对小鼠肝和肾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09)
    • [30].硫磺负离子复合制剂对延边黄牛背最长肌脂肪酸、氨基酸的影响[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3(03)

    标签:;  ;  ;  ;  ;  ;  

    马尾藻提制物对食用菌营养及生殖生长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