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恶搞现象及其规制

试论网络恶搞现象及其规制

论文摘要

网络恶搞,它是在网络媒体上,以文字、图片和动画为手段,根据自己个人的意愿进行大胆、夸张的重新定义与解构,打破传统的理解进行重新诠释。自从胡戈以调侃的手法在网上制作了一个《无极》的搞笑版以后,引发了一大批的网络恶搞现象。恶搞在网络上能够大肆风行,网络技术普及是恶搞实现的前提;网络空间主体异化使得恶搞诞生成为可能;大众文化勃兴为恶搞提供了温和的土壤;娱乐经济联姻又成为恶搞蔓延的助推手。在年轻人占主体的中国网民的语境里,恶搞不与主流文化和主流话语为伍,而刻意保持着一种具有娱乐色彩的“我反对”的姿态,利在表达,功在宣泄,胜在有趣。然而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网络恶搞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网络恶搞难于管理;异化导致现实矛盾增加;对主流文化形成冲击;商业利益磨灭了恶搞的反叛意识。我国已将网络文化的管理提上日程,对网络传播失范的恶搞现象管制迫在眉睫。因此必须加强网络技术监管,强化把关人的角色;加强道德建设,提高自律意识;发挥主流文化的引导作用;完善商业利益的制约机制。从长远来看,网络虚拟社会只有在道德与法律的双轨上,才能为我们提供更丰富更安全的情感需求,才能给予更多的人实现其生存价值的机会,这也是我们建设文明网络的突破口。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课题来源
  • 研究现状评述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网络恶搞概述
  • 1.1 网络恶搞的界定
  • 1.2 网络恶搞的发展
  • 1.2.1 娱乐当道:网络恶搞初现端倪
  • 1.2.2 成熟阶段:网络恶搞风起云涌
  • 1.2.3 泛滥阶段:网络恶搞不顾一切
  • 1.3 网络恶搞的分类
  • 第二章 网络恶搞的成因探析
  • 2.1 网络技术的普及——恶搞实现的前提
  • 2.1.1 无网不在的时代
  • 2.1.2 恶搞的东风
  • 2.2 网络空间主体异化——恶搞诞生的可能
  • 2.2.1 异化:历史的延续
  • 2.2.2 网络实现主体异化
  • 2.2.3 青少年的游戏情节:异化的重要成果
  • 2.3 大众文化勃兴——恶搞的温和土壤
  • 2.3.1 大众文化的勃兴
  • 2.3.2 网络恶搞盛行:特殊的大众文化心理
  • 2.4 娱乐经济与网络联姻——恶搞蔓延的助推手
  • 2.4.1 个人利益刺激网络恶搞
  • 2.4.2 网站推波助澜
  • 第三章 规制网络恶搞面临的困境
  • 3.1 把关人隐身——网络管理举步维艰
  • 3.1.1 传统把关人隐身
  • 3.1.2 网络恶搞传播失控
  • 3.2 奴隶的快乐——恶搞导致现实矛盾增加
  • 3.2.1 网络恶搞冲击完善人格的塑造
  • 3.2.2 网络主体之间社会矛盾增加
  • 3.3 冲击主流——恶搞难以建构文化格局
  • 3.3.1 网络多元文化格局
  • 3.3.2 网络恶搞极大的冲击了主流文化
  • 3.4 商业收编——恶搞的反叛精神消失殆尽
  • 3.4.1 商业利益的介入
  • 3.4.2 娱乐媚俗取代反叛精神
  • 第四章 规制网络恶搞的思考
  • 4.1 控制不良信息,把关人归位
  • 4.1.1 加速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
  • 4.1.2 把关人归位
  • 4.2 树立自律意识,建立网站自律组织
  • 4.2.1 个人的自律
  • 4.2.2 网站的自律
  • 4.3 创新奖励机制,建立特色网站
  • 4.3.1 创新主流文化引导方式
  • 4.3.2 建立奖励机制
  • 4.3.3 建立一批特色的青少年网站
  • 4.4 以网站为监管对象,完善制约机制
  • 4.4.1 网络经济的外部约束
  • 4.4.2 以网站为监管对象,健全网络法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网络恶搞文化的本质、危害及消解[J]. 新闻爱好者 2017(11)
    • [2].网络恶搞事件产生原因及解决策略研究[J]. 新闻论坛 2018(04)
    • [3].红色经典网络恶搞的危害及应对[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6(36)
    • [4].网络恶搞图片的负面影响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04)
    • [5].网络恶搞的传播效果研究[J]. 新媒体研究 2016(13)
    • [6].浅析网络恶搞的“亚文化”产生与意义[J]. 才智 2016(27)
    • [7].浅析网络恶搞文化的来源及其在社会中的积极意义[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4(12)
    • [8].正确认识大众传媒之网络恶搞[J]. 视听 2015(01)
    • [9].网络恶搞配音[J]. 文化研究 2014(03)
    • [10].“网络恶搞”行为的法律侵权问题[J]. 山海经 2015(16)
    • [11].从杭州车祸事件看网络恶搞[J]. 华中人文论丛 2010(02)
    • [12].网络恶搞:从仪式的抵抗到娱乐的狂欢[J]. 媒介批评 2010(00)
    • [13].网络恶搞文化——“淮秀帮”的娱乐异化现象[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09)
    • [14].网络恶搞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摭谈[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6)
    • [15].网络恶搞与侵权研究[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02)
    • [16].网络恶搞文化现象批评[J]. 求索 2011(04)
    • [17].青少年网络恶搞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0(03)
    • [18].网络恶搞电影的亚文化传播[J]. 新闻世界 2009(08)
    • [19].图形同构与意义解构:“网络恶搞图片”的符号学解读[J]. 新闻界 2016(03)
    • [20].从文本解构到意义狂欢——网络恶搞配音视频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9)
    • [21].“网络恶搞”的伦理思考[J]. 时代报告 2019(05)
    • [22].网络恶搞现象的成因及类型解析[J]. 南方电视学刊 2014(01)
    • [23].网络恶搞实拍短视频对中国动画创作的启示[J]. 科技风 2016(22)
    • [24].由“淮秀帮”作品的转型谈网络恶搞配音的文化重构[J]. 新闻世界 2015(04)
    • [25].网络恶搞人民币现象亟须关注[J]. 河北金融 2014(01)
    • [26].网络恶搞传播环节与作用机制初探[J]. 今传媒 2008(12)
    • [27].对网络恶搞的几点思考[J].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2008(04)
    • [28].是耶? 非耶?——网络恶搞之探析[J]. 今传媒 2008(05)
    • [29].网络恶搞视频对青少年发展的负效应及其对策研究[J]. 基础教育研究 2011(07)
    • [30].网络恶搞:大众的狂欢还是青年亚文化的游击战[J]. 今传媒 2012(07)

    标签:;  ;  ;  ;  

    试论网络恶搞现象及其规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