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冻蛋白热滞活性的二维吸附结合模型

抗冻蛋白热滞活性的二维吸附结合模型

论文摘要

本文研究了具有不同结构的抗冻蛋白在冰晶表面的结合平衡特性,得到了抗冻蛋白在冰晶表面的覆盖程度,并由抗冻蛋白在冰晶表面的覆盖度得到其热滞活性,讨论了抗冻蛋白分子的冰晶结合面与热滞活性关系以及结合抗冻蛋白后冰晶表面微观平衡结构的变化。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抗冻蛋白分子的冰晶结合面与冰晶表面有特异的亲和性,溶液中的抗冻蛋白分子能选择冰晶的某些晶面并沿特定的方向吸附上去,这也是产生热滞现象的第一步;由于不同类型的抗冻蛋白分子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所以它们在与冰晶表面吸附结合时所选择的晶面不同,抗冻蛋白分子的取向,及抗冻蛋白分子与冰晶复合体的结构特点也不尽相同。 由于不同结构类型的抗冻蛋白分子吸附结合在冰晶表面后对的冰晶生长抑制的具体细节不完全相同,因此精确描述不同结构类型的抗冻蛋白分子热滞活性的模型也应有一定区别。但所有抗冻蛋白分子产生热滞活性过程中的共同特性是:溶液中的抗冻蛋白分子要吸附结合在冰晶表面。而这部分吸附结合的抗冻蛋白分子是决定热滞活性关键因素。所以在已知浓度条件下确定抗冻蛋白分子在冰晶表面的吸附程度(用冰晶表面覆盖度θ表示)对于理解抗冻蛋白分子热滞活性的机理是重要的也是有普遍意义的。 根据抗冻蛋白分子在冰晶表面吸附结合的特点,我们给出一个抗冻蛋白分子在冰晶表面的二维吸附结合模型,得到了结合平衡方程,讨论了方程的适用条件,并计算分析了一组具有不同α—螺旋结构片段数的AFPI分子的热滞活性,得到了它们的热滞活性随溶液浓度变化的规律,特别是得到了热滞活性与AFPI分子的α—螺旋结构片段数的关系,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结果显示,抗冻蛋白在冰晶表面的覆盖度是影响其热滞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二章 抗冻蛋白热滞活性的二维点阵面结合模型
  • 2.1 配体与一维均匀点阵链结合的特性
  • 2.1.1 配体与一维点阵链结合的平衡方程
  • 2.1.2 有限长点阵链的边缘效应
  • 2.2 配体与二维均匀点阵面结合的特性
  • 2.2.1 配体与二维点阵面结合的平衡方程
  • 2.2.2 有限大点阵面的边缘效应
  • 2.3 抗冻蛋白分子二维点阵面结合模型
  • 2.3.1 AFPI的热滞活性
  • 2.3.2 结果讨论
  • 第三章 抗冻蛋白变体在冰晶表面的混合覆盖度及其热滞活性
  • 3.1 抗冻蛋白变体混合吸附的覆盖度及热滞活性
  • 3.2 AFPIII分子及AFPIII变体混合的热滞活性
  • 3.3 结果讨论
  • 第四章 二维点阵面结合模型的进一步讨论
  • 4.1 理论模型
  • 4.2 昆虫抗冻蛋白的热滞活性
  • 4.3 结果讨论
  • 第五章 抗冻蛋白对冰晶表面平衡结构的影响
  • 5.1 有抗冻蛋白结合的冰晶表面微观平衡结构
  • 5.1.1 界面的平衡结构
  • 5.1.2 结合抗冻蛋白的冰晶界面的平衡结构
  • 5.2 计算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作者完成论文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胶原蛋白热滞活性[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3(10)
    • [2].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抗冻蛋白热滞活性方法的研究[J]. 生物物理学报 2008(06)
    • [3].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检测昆虫总蛋白的热滞活性[J]. 昆虫学报 2013(02)
    • [4].增加规则重复序列对光滑鳖甲抗冻蛋白ApAFP914热滞活性的影响[J]. 生物技术通报 2017(02)
    • [5].电针治疗女性胃热滞脾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07)
    • [6].具有不同重复结构单元数的AFPⅢ分子的热滞活性[J]. 生物物理学报 2009(S1)
    • [7].白斑狗鱼鱼肉中抗冻蛋白的分离纯化[J]. 中国酿造 2015(02)
    • [8].昆虫抗冻蛋白研究进展[J]. 北方蚕业 2012(02)
    • [9].DSC法检测抗冻蛋白的热滞活性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14(01)
    • [10].一种带热滞回功能的CMOS温度保护电路[J]. 现代电子技术 2009(22)
    • [11].一种带热滞回功能的低功耗CMOS过热保护电路[J]. 现代电子技术 2008(01)
    • [12].泄热化浊方治疗胃热滞脾证肥胖患者的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9(01)
    • [13].老化箱热滞时间检测方法研究[J]. 计测技术 2013(03)
    • [14].Pd掺杂对NiTi合金马氏体相变和热滞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物理学报 2014(23)
    • [15].用随机阻抗网络模拟纳米热致变色VO_2薄膜的电阻温度特性[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8(05)
    • [16].不同来源胶原蛋白抗冻活性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14(17)
    • [17].抗冻蛋白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J]. 山东农业科学 2010(11)
    • [18].猪皮胶原酶解产物的制备及其热滞活性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02)
    • [19].痛经源流考[J]. 河南中医 2014(06)
    • [20].Mn_(1.3)Fe_(0.6)P_(0.5-x)B_xSi_(0.5)系列化合物的结构、磁性及电输运性能[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20(02)
    • [21].真空渗透离心法提取燕麦抗冻蛋白工艺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23)
    • [22].准噶尔小胸鳖甲融合抗冻蛋白活性的比较研究[J]. 昆虫学报 2008(07)
    • [23].分清类型 有效减肥[J]. 祝您健康 2010(05)
    • [24].抗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2(09)
    • [25].抗冻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26].一种具有热滞活性的女贞叶质外体过氧化物酶[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8(01)
    • [27].(MnFe)_(1.9-x)V_xP_(0.5)Si_(0.5)化合物磁性和磁热性能[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6(06)
    • [28].Mn_(1.25)Fe_(0.65)P_(0.5-x)Si_(0.5+x)系列化合物的磁热效应[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7(02)
    • [29].螃蟹药用方[J]. 家庭科技 2010(09)
    • [30].MnFe_(0.6)Ni_(0.4)Si_(1-x)Ga_x化合物的结构及磁性[J]. 功能材料 2020(10)

    标签:;  ;  ;  ;  

    抗冻蛋白热滞活性的二维吸附结合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