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约束机制与公司业绩增长

股权激励、约束机制与公司业绩增长

论文摘要

在两权分离的公司结构中,股权激励是一种长期性激励制度,它以不同的形式提供给公司核心人员股份或其增值权,使被激励对象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本文围绕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一、选题角度以及研究思路现代企业理论和国外实践证明股权激励可以有效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国内外很多文献也表明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业绩产生促进作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股权激励理论,但其应用发展却一直比较缓慢。从2006年开始,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使股权结构得到基本的规范,即实现同股同权,从而为激励制度的实施奠定了更好的现实基础。2006年初证监会正式颁布实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使股权激励计划的执行有了统一的法律依据。由于以上原因,股权激励制度开始受到青睐,许多上市公司在2006年推出了激励计划,从此以后该项制度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近年的实践中,股权激励的推行却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设计不科学,操作不规范,法制不健全等等,为此我国证监会和国资委等政府部门加强了对股权激励方案的审核与监管,因而股权激励制度经历了从备受追捧到回归理性的阶段。本文认为我国股权激励实施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在于:一方面,与激励配套的约束机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使得很多方案的设计更倾向于奖励,而被激励对象获取收益所受到约束不足;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公司治理水平普遍不高,股权激励相关法制建设也仍在逐步完善当中。这两方面因素使得股权激励的实施受到较少的约束和监管,从而容易演变成为对公司利益的侵害。从股权激励遭受质疑的现状出发,本文着重研究这样的问题:在我国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增长是否起实质性推动作用,实施激励相应的约束条件是什么以及这些约束条件力度如何,实施过程中有哪些外部监管措施等等。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实施了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研究思路是以考察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贡献为主线,同时强调相关约束机制的作用,重点探讨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公司业绩增长的交互效应。具体来说,在研究股权激励的业绩促进作用之后,设立约束机制的相关变量来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来自于激励方案内部的约束因素(如有效期、行权价格、行权条件)和公司外部利益集团的监管变量(如股权制约、债权监督、政府监管),最后深入研究激励和约束对公司业绩增长的共同作用,强调公司治理中激励和约束的配套设置的重要性。二、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研究方法是以实证为主,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概述部分采用了规范方法,如比较分析、分类演绎、归纳总结等。第一章为绪言。包括文章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论文总体设计以及结构安排。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及其评析。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股权激励与业绩关系方面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把文献分为以下几类:股权激励业绩相关论;二,股权激励业绩无关论;三,关于激励与约束作用的文献;四,与控制变量有关的文献。最终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对前人的研究进行评析并引出本文的论题。第三章是关于股权激励与约束的理论分析。主要展开分析了契约理论与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激励与约束共同作用这一部分,是对相关原理的归纳总结,涉及公司治理、“胡萝卜加大棒”、代理成本等理论。第四章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践分析。首先比较股权激励推行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模式,然后解读相关法规对行权价格、业绩考核指标、公司治理水平、激励计划审核和执行等的规定,最后通过数据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发展速度、行业分布以及行权条件概况等。第五章是研究假设和模型建立。根据相关原理和前人的研究经验提出四个方面的假设,同时说明了本文选取样本的规则以及范围,详细分析了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定义与量化方法,最终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第六章是数据检验和结果分析,包括变量相关性分析,数据描述性统计以及回归结果检验,最后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和归纳得出本文结论。第七章是结论、政策建议和论文可改进方向。三、本文主要贡献和不足之处论文的主旨在于强调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中激励要与约束相配套,股权激励的有效施行离不开有力的约束和监督。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在以下方面有一定的贡献。(一)、通过最新数据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制度的概况,并验证它对公司业绩增长的影响;(二)、强调约束机制的作用,并在模型中设立两类约束变量,一是股权激励方案由于有效期、行权价格和行权条件等规定而具有的约束力,二是来自于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外部利益集团的监督因素;(三)、研究激励和约束的交互项对公司业绩增长的功效,说明了公司治理中激励与约束配套机制的重要性。(四)、对股权激励的长期业绩效应进行探讨。本文的研究证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显著地推进了业绩的增长,特别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第一大股东为社会法人股或者私人股的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经营绩效提高显著强于非民营企业。与此同时,相关的约束机制对经营活动产生了一定的监督作用。当引入约束变量后,股权激励的业绩相关性呈现出减弱趋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激励和约束的共同作用与公司业绩增长显著相关。鉴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我国在努力推行股权激励之时,要重视发挥各种约束和监管机制的作用,同时要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因为科学合理的约束条件和良好的监管环境是股权激励产生积极效应的前提,只有激励与约束相配套的公司治理才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尽管本人已经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但本论文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公司治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涉及面广泛,但由于个人精力的限制,本文仅仅从这一体系中选择股权激励这个角度展开论述,对于约束机制的考虑也仅涉及到少数几个因素,因此,就系统性而言,本文尚有欠缺;二,本文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中具体的对象范围、行业区别、地区差异以及激励模式等没有加以具体分类;三,由于我国股权激励制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上市公司激励方案制定中的共性不多,在行权有效期、行权价格、行权条件等方面均是根据公司的自身条件设定,因此导致了数据选取方面的难度,可能带来一定的数据偏差问题;四,由于论文写作所处时间段不长,本文仅选取了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因此数据的延续性不足。根据以上几点,作者认为对本文论题可以在研究范围以及数据选取上做进一步的改进,还有待今后努力探索。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设计和篇章结构
  • 2. 文献综述及其评析
  • 2.1 股权激励业绩相关论研究
  • 2.2 股权激励业绩无关论研究
  • 2.3 激励与约束作用的相关研究
  • 2.4 相关研究中的控制变量设置
  • 2.5 文献综述评析
  • 3. 股权激励与约束的理论基础
  • 3.1 契约理论和剩余索取权
  • 3.2 委托代理理论
  • 3.3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 3.4 激励与约束共同作用的相关原理
  • 4.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践分析
  • 4.1 上市公司不同时期推行股权激励的情况
  • 4.1.1 尝试性阶段
  • 4.1.2 初步发展阶段
  • 4.1.3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
  • 4.1.4 总体概况
  • 4.2 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及其优缺点分析
  • 4.3 相关法规对几个关键问题的解释
  • 4.3.1 关于授予价格问题
  • 4.3.2 关于业绩考核指标设定问题
  • 4.3.3 相关规定的监管力度和约束性
  • 4.4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发展现状
  • 4.4.1 发展步伐落后于市场预期
  • 4.4.2 行业分布特点分析
  • 4.4.3 实施股权激励后的公司绩效分析
  • 4.4.4 方案设计中的行权条件考核指标统计
  • 5. 研究假设和模型建立
  •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2 样本选取、指标设计与模型
  • 5.2.1 数据选取方法以及范围
  • 5.2.2 指标设置与定义
  • 5.2.3 数据分析模型的建立
  • 6. 实证数据检验及分析
  • 6.1 基本描述性统计概述
  • 6.1.1 主要指标考察
  • 6.1.2 频数分析
  • 6.1.3 激励力度和业绩增长在两类企业中的差别
  • 6.2 变量相关性检验
  • 6.3 线性回归检验以及结果分析
  • 6.3.1 激励股份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 6.3.2 约束机制的作用及其对股权激励的弱化效应
  • 6.3.3 约束和激励机制的交互作用对公司业绩增长的贡献
  • 6.3.4 股权激励的长期作用考察以及本文模型稳定性检验
  • 6.3.5 本文研究中的控制变量
  •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本文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的不足以及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表1 激励股份比例在不同类型企业中的分组统计
  • 附表2 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在不同类型企业中的分组统计
  • 附表3 变量相关系数表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股权激励计划对境内石油石化行业上市公司市场表现的影响分析[J]. 当代石油石化 2019(12)
    • [2].股权众筹法律问题的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2)
    • [3].民族自治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特征及其效果研究[J]. 会计师 2019(23)
    • [4].双层股权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以H公司为例[J]. 区域治理 2019(38)
    • [5].我国股权众筹风险问题[J]. 区域治理 2019(39)
    • [6].股权合作制:用未来激励现在[J]. 人力资源 2020(01)
    • [7].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J].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0(01)
    • [8].股权激励效应研究述评及展望[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12)
    • [9].思创医惠:股权激励带来新动力[J]. 股市动态分析 2019(50)
    • [10].美英农业股权众筹发展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 农业展望 2020(01)
    • [11].股权众筹的法律规制研究[J].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6)
    • [12].股权激励的法律适用与实施[J]. 法制与社会 2020(06)
    • [13].巧选股权激励持股平台[J]. 中国外汇 2019(24)
    • [14].美国公司双重股权结构:溯源、争议及借鉴[J]. 财务研究 2019(05)
    • [15].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对策[J]. 营销界 2019(48)
    • [16].M集团股权激励问题探讨[J]. 河北企业 2020(03)
    • [17].股权激励、市场关注与市场预期实现[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20(02)
    • [18].高管股权激励、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业绩[J]. 财会通讯 2020(03)
    • [19].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问题研究[J]. 财经界 2020(05)
    • [20].加强股权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2)
    • [21].《证券法》2019年修订背景下股权代持的区分认定[J]. 法学评论 2020(03)
    • [22].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比较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20(05)
    • [23].股权激励、市值管理与企业现金持有[J]. 财会通讯 2020(07)
    • [24].股权结构、投资者保护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探究[J]. 西部皮革 2020(08)
    • [25].关于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浅析[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04)
    • [26].代理问题下国企股权激励与私企股权激励的差异[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12)
    • [27].离婚时夫妻共有股权的处分规则——以夫妻共有股权的价值评估为中心[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0(03)
    • [28].双层股权结构的“日落条款”[J]. 环球法律评论 2020(03)
    • [29].股权众筹平台的运营模式及风险防范[J]. 法制博览 2020(13)
    • [30].谈双层股权结构的优势——以小米公司为例[J]. 财富时代 2020(05)

    标签:;  ;  ;  ;  

    股权激励、约束机制与公司业绩增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