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在中国的历史演化及其当代重构

科学精神在中国的历史演化及其当代重构

论文摘要

科学是一种拥有强大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其精髓就是科学精神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具有道德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规范。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求实精神、理性精神、竞争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自由开放精神,它不仅能对科学实践主体起规范作用,而且也能对其他各类实践主体的行为与意识产生积极的启蒙、感召和引导等作用。从一定意义上看,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发展状况可以用科学精神在该国的弘扬程度加以衡量。因此研究科学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的理论意义在于从一个新的视角探求中国科学精神发展历程,以及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它的实践意义在于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中国科学精神的历史演化及其当代的重构。第一部分从界定科学精神的定义、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入手,叙述了不同时期科学精神的概念,认为科学精神是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的抽象,是贯穿并深藏于科学之中的灵魂,是科学赖以发展的精神动力。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科学精神的历史演化。首先对科学精神进行了历史追溯,近代科学产生于古希腊,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发展。中国科学精神受到西方科学精神传播的影响,在中国本土化基础上扎根。经历了从物质层面(洋务运动)开始,进而制度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精神层面(五四运动)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的启蒙运动,对科学精神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三部分对国内科学精神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科学精神的缺失表现在平民人群、专家学者以及领导官员三种类型的缺失。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科学精神在当代中国缺失的原因。第四部分主要是当代中国科学精神的重构。分析了其重构的意义以及基本途径。本文坚持一种开放的学术理性与尊重现实与实践的态度,对科学精神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的多维视野的研究,本文试图以宏观分析为纲,同时附以适时的微观考证,运用历史学、科学学、哲学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本文还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努力实现全社会科学精神普及和弘扬,体现历史的与逻辑的相一致的原则。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 1.1 科学精神的界定
  • 1.2 科学精神的构成
  • 第二章 科学精神的历史演化
  • 2.1 西方科学精神的历史追溯
  • 2.1.1 古希腊时期的科学精神
  • 2.1.2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精神
  • 2.2 国人对科学精神的认知过程
  • 2.2.1 五四前期中国科学精神的发展阶段
  • 2.2.2 五四时期中国科学精神的发展阶段
  • 2.2.3 五四后期中国科学精神的发展阶段
  • 第三章 当代中国科学精神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当代中国科学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
  • 3.1.1 平民人群科学精神缺失
  • 3.1.2 专家学者人群科学精神缺失
  • 3.1.3 领导官员人群科学精神缺失
  • 3.2 当代中国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 3.2.1 历史原因
  • 3.2.2 现实原因
  • 第四章 中国科学精神的当代重构
  • 4.1 当代中国科学精神重构的现实意义
  • 4.2 当代中国科学精神体系重构具体途径
  • 4.2.1 建立良好的社会机制
  • 4.2.2 转变教育模式
  • 4.2.3 加强科学普及工作
  • 4.2.4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论财经对历史演化的影响——以《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为视角[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03)
    • [2].清真寺空间历史演化及其使用者分布特征——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1)
    • [3].柳诒徴的儒家人本主义历史演化观述论[J]. 齐鲁学刊 2018(04)
    • [4].从食物现象看到文化内涵[J]. 中国图书评论 2020(07)
    • [5].论丽江纳西族三多节的起源及历史演化[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05)
    • [6].浅析中国图腾崇拜的起源与历史演化[J]. 文化产业 2018(23)
    • [7].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历史演化及其现实意义[J]. 南方论刊 2014(01)
    • [8].鱼文化的历史演化[J]. 中国水产 2008(02)
    • [9].我国体育课程标准中“情意”目标历史演化之管窥[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02)
    • [10].历史演化及其动因解释刍论——徐兆仁教授访谈录[J]. 晋阳学刊 2008(02)
    • [11].“发展”概念的历史演化及欠发达地区的路径选择[J]. 保山学院学报 2016(04)
    • [12].从历史演化中探寻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效率变化规律[J]. 社会保障研究 2011(02)
    • [13].晚清奢俭消费思想的历史演化[J]. 天津社会科学 2008(05)
    • [14].中国道德历史演化中的乌托邦色彩及其影响[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 [15].马克思交往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01)
    • [16].次贷危机的历史演化[J]. 经济界 2009(02)
    • [17].大运河(江苏段)古镇的历史演化综论——以江苏历史文化名镇为例[J]. 城市规划 2019(04)
    • [18].中国古代文化载体的历史滥觞与知识传播的发展衍化[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19].功能价值的历史演化——枪[J]. 中华武术(研究) 2015(06)
    • [20].镇江万岁楼传说的历史演化[J]. 文教资料 2018(15)
    • [21].历史演化与系统结构 《螺网理论——经济与社会的动力结构及演化图景》读后[J]. 新经济 2017(04)
    • [22].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与发展道路的历史文化根基[J]. 学术月刊 2020(03)
    • [23].银行业的春天还有多远[J]. 银行家 2017(03)
    • [24].云纹的鉴赏与传承[J]. 参花(上) 2019(07)
    • [25].从茶历史演化谈民族精神对学生的作用和意义[J]. 福建茶叶 2016(05)
    • [26].美国农业现代化对我国的启示[J]. 青海科技 2015(03)
    • [27].抗战记忆徽章(上)[J]. 法律与生活 2015(17)
    • [28].说“打”[J]. 青春岁月 2014(19)
    • [29].基于西方经济学演化规律的当代分析[J]. 商 2015(06)
    • [30].用好节日资源 发挥育人功能[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9(12)

    标签:;  ;  ;  ;  

    科学精神在中国的历史演化及其当代重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