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Caixin elected as academician of th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Sun Caixin elected as academician of th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一、孙才新当选工程院院士(论文文献综述)

史文天[1](2020)在《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及区域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背景下科技与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尤其是关键人才的竞争。人才作为稀缺性战略资源,各国家、各区域都通过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培养和吸引世界一流优秀人才,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区域人才竞争的利害关系日益突出,以争夺国际一流科技人才为焦点的一场世界性的人才争夺战悄然打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培养和造就一批自己的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院士是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之一,代表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水平。中国科学院自1949成立以来,院士群体便为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开创以及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做出了卓越贡献。如今,两院院士作为我国科技人才的杰出代表,依然是我国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关键人物,推动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研究选取两院院士的典型案例,采取空间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中国科学家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流动特征及其知识流动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从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来看,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差异显着。出生地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地区尤为突出;高校集聚的城市为中国科学家主要的本科毕业地,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中国和世界高水平教育资源集聚的城市;初次工作地、当前工作地以及院士获得地在空间格局上存在高度一致性,主要集聚在国内经济发达城市。区域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是影响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为中国科学家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教育水平较高的区域有利于科学家的成长、培养和发展;健全优质的社会服务更有助于吸引科学家前来就业;优美清洁的环境是科学家选择工作地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2)从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来看,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空间异质性显着。网络节点度中心性、加权度中心性和介数中心性仅北京、上海、南京等少数城市较大,网络等级层次呈“金字塔”型,核心-边缘结构突出。随着科学家的成长,满足科学家后期发展的相关类型的城市数量逐渐减少。通过识别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节点角色发现,北京是唯一兼具成就兼稳定型两重角色的城市,其他城市则扮演着单一的角色。中国科学家的空间迁移在国家、区域和个人尺度上受国家政策、区域经济水平及教育水平和个人特质的影响。个体特质是推动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演化的内驱力,区域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是整个网络演变的外驱力,国际环境和国家政策是科学家空间迁移的外生变量。各驱动力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是各驱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3)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复杂性及其机理来看,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呈现以北京为顶点的“多三角形骨架”结构,等级层次结构特征明显。北京和上海位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核心区,长春、南京、武汉、西安、广州、兰州、大连、合肥等16个城市位于网络的半边缘地带,其他城市则位于网络的边缘地带。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明显,京津冀、长三角、辽中南是中国科学家科研活动的热点区域。度中心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东部的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加权中心性呈现出北京和上海的“两极”格局,介数中心性呈“一超多强”的格局。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邻近性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地理邻近性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起正向作用;教育邻近性是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首要考虑的因素,两个城市之间的教育水平越接近,科学家越趋于合作;经济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制度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影响系数为负且显着。(4)基于城市尺度下中国科学家流动和科研合作的数据构建出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和科研合作网络,通过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发现两个网络的节点和双边关系的空间同位性特征显着,两个网络的节点属性和双边关系属性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个网络在空间结构上具有较强耦合性。基于构建的“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总结了中国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四种效应,分别是溢出效应、创造效应、回流效应和随从效应。科学家作为知识的载体,其嵌入到新的区域后自身的知识会溢出到迁入地,产生知识溢出效应;科学家已掌握的知识与迁入地科研人员的知识产生碰撞,会使他们的知识进行融合、重组,在这一个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产生知识创造效应;由于科学家的流动,使迁入地的科学家与迁出地的人员保持着特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当前所处地域的科学家的知识“反哺”科学家的迁出地,形成知识的回流效应;后进学者会跟随或模仿前人成长的路径,其他科学家或者学者跟随前人的迁移路径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产生新一轮的知识流动,即随从效应。

郑琳琳[2](2017)在《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文中指出前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从21世纪初以来就反复强调了原始性创新是基础研究的迫切需要,它是整个创新体系中最有前瞻性和战略价值的创新类型,由此引发学者对原始性创新的关注,在中国广泛兴起了“原始性创新”的研究热潮。此后,原始性创新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演化机理等内容不断被学者研究。由于原始性创新成果高效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原始性创新被看成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然而在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前,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零诺贝尔奖”现象一直存在并被学者称为当代“李约瑟难题”,体现中国科技界对原始性创新的重视。国际科技竞争实质是原始性创新人才的素质较量,原始性创新人才承担实现社会科技进步和财富创造的神圣使命,因此,原始性创新人才素质更值得学者研究。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认为不能绕开非智力素质来探讨人才如何推动原始性创新。西方创造力理论彰显了人格要素是创造力重要构成,决定了人格特质引入原始性创新研究很有必要,而且随着创新环境、创新体制和机制逐渐改善,人格特质对原始性创新而言发挥愈加关键的作用。因此,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成为原始性创新亟待解决的新兴议题。本文以1901-2012年19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55-2011年375位中科院院士和1994-2011年291位工程院院士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典型样本,由研究团队的教授、博士和硕士采集数据,着重探讨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主要维度、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评价及形成因素分析、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间比较及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以及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原始性创新理论,对培养科学发明创造人才、打造原始性创新人才队伍提供指引。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确立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首先,根据原始性创新的定义及成果类别、创新人格特质的前人定义,提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内涵与特征。其次,将有独特优势的大五人格特质模型作为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雏形,对人格特质维度按原始性创新的思路来语义分析和文献考究,初步建立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概念模型,最后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指标检验,确定概念模型的层级结构。第二,采用证据推理法,评价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具体过程:假设人格特质维度分5个评价等级且假定评价完全,通过ER递归算法综合评价结果,引入效用函数处理。第三,在相关文献基础上建立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指标体系,采用BP-DEMATEL算法,解释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形成因素。第四,结合本研究的两个实证结果,不仅对原始性创新人才进行人格特质的群体间比较,也对比较的差异进行形成因素方面的原因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首先,关于概念模型的主要维度和人格特质评价结果。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包括外倾性、责任性、开放性和神经质人格下的所有人格特质维度,还包括宜人性人格的信任、坦诚、利他、谦逊。三类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共同规律是,开放性人格效用值最高,责任性人格和外倾性人格次之,宜人性人格和神经质人格靠后些。其次,在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差异及差异形成因素方面。认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显着于两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稳定、开放、民主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先进科研设施、良师教导、优良家族传统;中科院院士显着于诺贝尔奖获得者、工程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交流合作的文化环境、良好的人际环境、开放与民主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雄厚科研资金、民主教养与家人支持;工程院院士显着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宽容的文化环境、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先进科研设施、学校创新理念和学习氛围,本研究也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提出新见解。最后,探讨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和对策,认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不仅关乎国民创新素质,还受到西方高度重视,从多层次多角度提出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提升策略,需要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共同构建,也需要个体通过原始性创新实践不断积累关键的人格特质。

王正青[3](2015)在《区域性大学联盟发展的SWOT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政府、高校、市场是推动大学联盟发展的关键力量。作为新成立的区域性异质大学联盟,重庆市大学联盟具有其内部优势与劣势,面临着特殊的外部机遇与挑战。基于SWOT分析框架,可制定开拓进取型、机会利用型、威胁转化型、弱势调整型等战略,建设高规格平台与高层次队伍、制定地方支持计划与联盟发展规划、争取同行帮助与企业扶助、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同步,推动重庆市大学联盟深入持续发展。

刘娜[4](2013)在《大师远去 风范长存——追忆着名电气工程专家、重庆大学孙才新院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孙才新,当年重庆市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中国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对于电,他有着比别人更为深刻的认识;他热爱科学,治学严谨,将一生献给了高电压事业,并在该领域做出了卓越成就;他推进了外绝缘放电理论的发展,曾被国际大电网会议专家工作组作为制定标准的技术支持和国内标准引用,并为西电东送和电力重大装备研制、电网建设及安全运行做出过重大贡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编辑部[5](2011)在《缅怀孙才新教授》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重庆大学优秀教师代表,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才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25日22时18分逝世,享年67岁。

李锋锋[6](2009)在《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旋转机械健康状态评估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型系统需求量不断增加,且这些系统本身还不断向大功率、大容量、高速度、高效率和复杂化等方面发展。如何维护好这些系统、确保工作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事故发生、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应用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及时发现系统故障,避免和预防恶性事故发生,降低企业维修成本。因此,研究设备健康状态评估技术对于现代企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主要针对Logistic回归在旋转机械设备的状态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设备运行状态与历史数据概率分布之间的关系,用设备当前数据与设备历史状态数据之间的差异相似性来评估旋转机械设备状态的健康程度,并用实验数据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了旋转机械设备运行状态评估系统的设计与构架。本文结构如下:第一章首先论述了设备运行健康状态评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回顾了传统状态监、故障诊断及健康评估的方法,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而分析了大型旋转机械实时状态监测以及流程工业智能维修技术与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的联系。确立了本论文的研究题目:基于Logistic回归的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系统研究。第二章对Logistic回归理论的算法进行了研究。包括Logistic回归理论,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及统计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系数的确定方法。第三章研究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设备运行健康状态评估,提出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设备状态故障发生的概率来评估设备状态的健康程度。分析旋转机械不同故障特征提取的方法,以及讨论如何选取Logistic回归模型的特征参数作为设备状态健康度的指标。第四章实验数据分析验证。利用轴承转子实验台,监测其正常和多种故障状态的振动值,确定设备运行状态。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振动信号的采集,并针对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的特征提取,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该设备进行健康评估。研究了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系统的架构。第五章对本论文所做的工作以及需进一步改进提高的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本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陶爱民[7](2009)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群体状况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优秀代表,是保障中国工程科学事业健康发展和培养优秀工程科技人才的一支主力军,在我国的科技领域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特殊群体作为分析样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计量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对现有783名工程院院士建立了以学部分类的数据库,主要包括姓名、性别、籍贯、国内毕业院校、留学国别、留学院校、留学所获学位、获奖情况等属性项,在此基础上,对一定的属性项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研究了院士的出生地和工作地的空间关系、留学状况、所获学位、出生年份与当选年份及当选年龄、女性院士群体、院士成长依赖的环境、学术兼职等状况,获得了如下若干规律性的认识:一、院士们的出生地和工作地的空间分布极不均衡,院士们往往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自然资源丰富的省份。在今后的科技人才的培养方向上我们应立足于整个民族的繁荣进步,更多地强调地区平衡。二、获得博士文凭的院士大多具有留学背景,国内只培养了具有博士学位的工程院院士中的17%。这一方面警示我们我国高科技人才本土化的培养应尽快提到日程上来,另一方面,我们也可看到派遣留学人员到西方发达国家访问学习在今天仍然是一条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三、院士们当选年龄普遍较大,年龄结构老化影响了我国科技界的活力。四、女性院士不仅在数量上处于绝对的弱势,在某些领域与男性院士相比依然还有较大提升的空间。五、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兼职过多。我们提倡智力资源共享,但不合理、过多的兼职则会影响院士们的日常科研活动,对院士兼职应加以合理限制。通过本文的工作,希望能够对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量化评估,深入探究主观、客观条件对工程院院士成才的重要影响,进而为我国人才培养和院士体制的完善提供研究参考。

唐炬,周雒维,韩力,何为,卢继平[8](2009)在《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基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文中研究表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科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采用稳定、培养、提高、引进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以计划资助派出研究生导师出国进修和学术交流为手段,快速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师资保障;提出"一心一意谋发展,专心致志搞建设"的思想,建成了优势明显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流学科研究平台;坚持"十年磨一剑"的苦干精神,走"自力更生"和"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建成了特色鲜明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了一流研究条件。4年来,为国家培养各类研究生700余人,其中2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9人获得重庆市和重庆大学优秀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奖。

刘文彬[9](2008)在《面向服务架构的旋转机械智能诊断维修系统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流程工业装备日趋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特别是广泛应用于石化、冶金、电力等流程工业中的高速透平驱动机械、大型离心式压缩机、通风机、过滤机以及离心泵等重大装备与生产工艺紧密相连,形成相互影响的庞大系统。这类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随着状态监测技术、早期预警技术、故障诊断分析技术和维修技术的理论研究发展及工程应用普及,对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机组使用效率、延长机组使用寿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方针,各个企业不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但是,对于流程工业的设备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应简单理解为仅仅是上述各种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简单堆加,而是需要结合流程工业的特点、结合企业设备管理模式,建立一套可将上述各种技术有机集成的设备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及体系结构,并形成一套既能包括设备基础管理、运行和检维修管理的主要功能,又能够整合各监测软件、专业分析软件,体现先进的管理理念,切实提高设备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设备运行风险、提高维修可靠性、降低维修成本的完整解决方案。本课题以设备诊断工程理论为指导,以流程工业旋转机械为研究对象,以旋转机械智能维修技术为研究主线,以提高大型旋转机械运行故障早期预警系统实时性、鲁棒性,提高大型离心透平压缩机故障诊断准确性以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框架可扩充性,提高企业维修的计划性、维修的可靠性、降低维修成本为目标开展本文的各项研究内容,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基于风险的动态智能维修平台”,在大型炼化企业推广应用。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概要介绍如下:1)提出了基于“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校核、分析)—Action(反馈及持续改进))戴明环的流程工业企业智能维修与安全风险管理流程,研究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简称SOA)的新型企业级系统集成软件架构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基于风险的动态智能维修平台”。该平台可将企业在役运行的各种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分析、风险分析,维修管理、资产管理等系统有机集成。并通过该平台所提供的业务流程及功能服务将企业的工程资产管理与设备安全风险管理相结合,逐步通过流程整合业务,形成设备安全风险管理机制。2)分析了传统的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在流程工业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提出了旋转机械基于风险的动态智能维修理论及方法。3)研制并开发运行故障早期预警系统。根据旋转机械各种典型故障特点,从故障诊断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取并分类组合监测预警特征参数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由常规报警、快变报警、缓变报警有机结合的智能报警系统。同时,针对目前运行故障早期预警系统中特征参数报警阈值选取困难、误报率高、灵敏性低等问题,研究并建立特征值报警门限自学习系统,实现对特征参数集微小变化、变化趋势的实时捕捉。4)针对目前透平驱动离心式压缩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并设计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构架。该系统构架利用面向服务架构(SOA)实现多维诊断知识获取从而提高诊断的可靠性。提出了基于企业服务总线的故障诊断数据及知识融合体系拓扑结构。在分析透平驱动离心式压缩机故障机理的基础之上,总结了透平驱动离心式压缩机组用于故障诊断分析的故障空间以及征兆空间,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证据体与目标命题的融合推理规则和算法。

靳萍,彭述娟,乐勇,应永铭[10](2007)在《科技社团发展与学术交流建设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科技社团发展与学术交流建设的研究基础,对科技社团促进科技发展的历史规律及其当代启示:科技社团与研究机构之间的互补机制促进原始性创新,加强自由探索,提出学术博弈,优化学术生态环境:提出了创新学术交流机制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二、孙才新当选工程院院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孙才新当选工程院院士(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数据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样本
        1.4.3 主要数据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人才研究的图谱分析
        2.1.1 国内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2.1.2 国外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2.2 人才研究的定性总结
        2.2.1 人才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
        2.2.2 人才科研合作的相关研究
        2.2.3 人才流动与知识流动相互作用的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3.1 核心概念辨析
        3.1.1 人才
        3.1.2 科技人才
        3.1.3 科学家
    3.2 相关理论基础
        3.2.1 人才成长的相关理论
        3.2.2 人才流动的相关理论
        3.2.3 知识流动的相关理论
        3.2.4 复杂网络理论
        3.2.5 空间结构理论
    3.3 已有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第四章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4.1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4.1.2 研究方法
    4.2 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出生地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
        4.2.2 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
        4.2.3 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高水平教育资源城市
        4.2.4 工作地集中于国内经济发达的城市
    4.3 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
        4.3.1 出生地——从东部沿海向中部内陆扩散
        4.3.2 本科学习地——省会城市外的其他地级市逐渐显现
        4.3.3 最高学位获得地——从海外城市转向国内城市
        4.3.4 主要工作地——从北京、上海向其他城市扩散
    4.4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1 出生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2 本科毕业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3 最高学位获得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4 工作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及其驱动机制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网络构建
        5.1.3 测度模型
    5.2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
        5.2.1 网络节点特征
        5.2.2 等级层次结构
        5.2.3 节点角色识别
    5.3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驱动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及其邻近性机理
    6.1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测度模型
    6.2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拓扑结构
        6.2.1 网络整体特征
        6.2.2 等级层次结构
    6.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空间分异
        6.3.1 度中心度性
        6.3.2 加权度中心性
        6.3.3 介数中心性
    6.4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邻近性机理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知识流动效应
    7.1 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
        7.1.1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间知识流动的作用
        7.1.2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内知识流动的作用
    7.2 网络节点耦合分析
        7.2.1 研究方法
        7.2.2 数据说明和来源
        7.2.3 节点的空间耦合
        7.2.4 节点的相关性检验
    7.3 网络双边关联耦合分析
        7.3.1 空间联系结构
        7.3.2 网络体系结构
        7.3.3 双边关系的相关性检验
        7.3.4 双边关系的回归分析
    7.4 科学家流动产生的知识流动效应
        7.4.1 溢出效应
        7.4.2 创造效应
        7.4.3 回流效应
        7.4.4 随从效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中国科学家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8.1.2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
        8.1.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空间非均衡性
        8.1.4 科学家流动可以促进区域间的知识流动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8.2.1 理论层面
        8.2.2 实证层面
    8.3 政策启示
        8.3.1 制定科学的科技人才布局战略
        8.3.2 促进科技人才的跨区科研合作
        8.3.3 把握人才成长规律促进青年学者成长
    8.4 研究不足及展望
        8.4.1 中国科学家研究样本可进一步扩大
        8.4.2 科学家科研合作刻画方式可多样化
        8.4.3 科学家流动的空间效应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原始性创新理论
        2.1.1 原始性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2.1.2 研究启示
    2.2 创造力理论
        2.2.1 创造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2.2.2 研究启示
    2.3 人格特质理论
        2.3.1 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内容
        2.3.2 研究启示
第三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内涵与概念模型的构建
    3.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3.1.1 内涵界定
        3.1.2 主要特征
    3.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初步构造
        3.2.1 大五人格特质模型的运用
        3.2.2 人格特质维度与概念模型
    3.3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分析与修正
        3.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3.3.2 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验证
        3.3.3 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修正
    3.4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层级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实证研究
    4.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评价方法选择
    4.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权重计算
    4.3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效用评价
        4.3.1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格特质评价
        4.3.2 基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评价
        4.3.3 基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形成因素实证研究
    5.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文献分析
        5.1.1 外部形成因素
        5.1.2 内部形成因素
    5.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评价方法选择
    5.3 基于BP-DEMATEL模型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实证分析
        5.3.1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5.3.2 基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5.3.3 基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比较及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比较
        6.1.1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国两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6.1.2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6.1.3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6.1.4 中科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6.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群体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2.1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两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2.2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科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2.3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工程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2.4 中科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3 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的研究见解
        6.3.1 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的提出
        6.3.2 对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间的启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与对策
    7.1 发展思路
        7.1.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关乎国民创新素质
        7.1.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提升受西方重视
    7.2 主要策略
        7.2.1 营造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提升的外部环境
        7.2.2 营造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提升的内部环境
        7.2.3 通过原始性创新实践推动人格特质的创新积累
    7.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19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样本
附录B 375位中科院院士样本
附录C 291位工程院院士样本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区域性大学联盟发展的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联盟类型与SWOT分析框架
    (一)当前国内大学联盟主要类型
    (二)SWOT分析用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二、重庆市大学联盟现状的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分析
    (二)内部劣势分析
    (三)外部机遇分析
    (四)外部威胁分析
三、基于SWOT矩阵的重庆市大学联盟发展战略
    (一)开拓进取型战略:建设“三高”
    (二)机会利用型战略:制定“三划”
    (三)威胁转化型战略:争取“三助”
    (四)劣势调整型战略:实现“三同”
四、结语

(4)大师远去 风范长存——追忆着名电气工程专家、重庆大学孙才新院士(论文提纲范文)

与电结缘一生献给高电压事业
自力更生, 以学养学刻苦攻关
全心全意, 一心为公甘为人梯
心怀大爱, 电气工程专家的民生情怀

(6)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旋转机械健康状态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概述
        1.1.1 课题研究目的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课题背景
        1.2.2 旋转机械健康状态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Logistic回归模型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
    2.1 引言
    2.2 Logistic回归理论概述
    2.3 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
    2.4 Logistic回归系数
        2.4.1 发生比和发生比率
        2.4.2 按发生比率解释Logistic回归系数
    2.5 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及统计检验
        2.5.1 拟合优度
        2.5.2 类R~2指标
        2.5.3 模型x~2统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旋转机械健康状态评估研究
    3.1 旋转机械故障产生的原因及频率特征
        3.1.1 不平衡故障及其诊断
        3.1.1.1 故障机理
        3.1.1.2 频率特点
        3.1.2 转子不对中故障及其诊断
        3.1.2.1 故障机理
        3.1.2.2 频率特点
        3.1.3 油膜涡动故障及其诊断
        3.1.3.1 故障机理
        3.1.3.2 油膜涡动频率特征
        3.1.3.3 油膜振荡频率特点
    3.2 基于Logistic回归算法的旋转机械健康状态评估
    3.3 Logistic回归模型参数的选择
    3.4 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的雷达图显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分析与验证
    4.1 引言
    4.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操作流程
    4.4 轴承健康状态评估
        4.4.1 轴承健康状态评估Logistic回归模型训练
        4.4.2 轴承健康状态评估Logistic回归模型验证
        4.4.3 轴承健康状态评估CV雷达图显示
    4.5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系统架构
        4.5.1 系统总体设计
        4.5.2 系统框架设计
        4.5.3 模块设计
        4.5.4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设备健康状态评估子系统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7)中国工程院院士群体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数据库数据来源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中数据库的数据来源
第2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地、工作地分析
    2.1 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地域分析
    2.2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地分析
    小结
第3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留学背景、学位分析
    3.1 中国工程院院士留学背景分析
    3.2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位分析
    小结
第4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当选年份及当选年龄分析
    4.1 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年份分析
    4.2 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年龄分析
    小结
第5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女性群体分析
    5.1 工程院女性院士总体概况
    5.2 中国工程院院士女性群体工作领域的差异分析
    5.3 中国工程院院士女性群体职业成就的差异分析
    5.4 中国工程院院士女性群体当选年龄的差异分析
    小结
第6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长因素初探
    6.1 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长人文环境因素分析
    6.2 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长地理环境因素分析
    6.3 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长政治环境因素分析
    小结
第7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兼职情况分析
    7.1 中国工程院院士政治职务兼职状况
    7.2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职务兼职状况
    7.3 中国工程院院士社会职务兼职状况
    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基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围绕优势特色学科, 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
    1. 以创新团队建设为核心, 培养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
    2. 以引智工程为依托, 建设具有国际一流学术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二、加快学科建设步伐, 打造研究生人才培养高地
    1. 创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为培养研究生构建一流学科平台。
    2. 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培养研究生创造一流研究条件。
    3. 依托学科特色与基地优势,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9)面向服务架构的旋转机械智能诊断维修系统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大型旋转机械运行故障早期预警技术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状态监测技术历史与现状
        1.2.2 故障预测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1.2.3 大型旋转机械运行故障早期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
    1.3 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故障诊断技术与设备诊断工程
        1.3.2 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
        1.3.3 大型离心透平压缩机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流程工业智能维修技术与工程资产管理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4.1 维修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4.2 智能维修技术与工程资产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面向服务架构的维修信息化智能化研究
    2.1 引言
    2.2 设备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分析及体系架构
    2.3 基于风险的动态智能维修技术研究
        2.3.1 设备诊断工程的发展与维修方式的变革
        2.3.2 维修工程目标
        2.3.3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2.3.4 基于风险的动态智能维修
        2.3.5 基于风险的动态智能维修系统组成
    2.4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系统集成模型
        2.4.1 企业系统集成模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4.2 面向服务的架构系统建模技术研究
        2.4.3 大型炼化企业工程资产管理信息化数据模型建模技术研究
        2.4.4 大型炼化企业工程资产管理信息化集成服务模型技术研究
        2.4.5 与ERP系统集成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型旋转机械运行故障早期预警技术
    3.1 引言
    3.2 故障特征曲线及故障检测点概述
        3.2.1 设备故障特征曲线定义
        3.2.2 故障诊断与故障预报
        3.2.3 设备故障P-F时间定义
    3.3 基于诊断知识的智能报警系统
        3.3.1 基于诊断知识的预警参数特征选取
        3.3.2 运行故障早期预警系统框架设计
        3.3.3 报警策略及门限自学习设计
    3.4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趋势预测算法研究
        3.4.1 Elman神经网络简介
        3.4.2 趋势预测模型比较分析
        3.4.3 趋势预测仿真实例及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集成化智能诊断系统的研究
    4.1 引言
    4.2 多源信息融合基本原理及层次结构
        4.2.1 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
        4.2.2 信息融合的层次结构
    4.3 D-S证据推理信息融合决策理论及方法
        4.3.1 D-S证据理论简介
        4.3.2 证据合成法则
    4.4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旋转机械多维诊断知识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方法
        4.4.1 基于企业服务总线的故障诊断数据融合系统的体系拓扑结构
        4.4.2 故障空间及识别框架的构成
        4.4.3 征兆空间及证据的选择与构成
        4.4.4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旋转机械多维诊断知识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模型
        4.4.5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旋转机械信息融合故障诊断的推理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风险的动态智能维修平台研制及工程应用
    5.1 引言
    5.2 基于风险的动态智能维修平台应用实例
        5.2.1 企业设备安全风险综合管理平台层次模型分析
        5.2.2 企业设备安全风险综合管理整体架构
        5.2.3 基于风险的动态智能维修平台功能模块介绍
        5.2.4 基于服务模型的系统集成架构介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轴心位置计算方法
附录2 判据数值化对照表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四、孙才新当选工程院院士(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D]. 史文天.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D]. 郑琳琳. 福州大学, 2017(04)
  • [3]区域性大学联盟发展的SWOT分析[J]. 王正青.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4]大师远去 风范长存——追忆着名电气工程专家、重庆大学孙才新院士[J]. 刘娜. 中国电力教育, 2013(09)
  • [5]缅怀孙才新教授[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编辑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34)
  • [6]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旋转机械健康状态评估研究[D]. 李锋锋. 北京化工大学, 2009(S1)
  • [7]中国工程院院士群体状况研究[D]. 陶爱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7)
  • [8]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基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 唐炬,周雒维,韩力,何为,卢继平.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02)
  • [9]面向服务架构的旋转机械智能诊断维修系统及工程应用研究[D]. 刘文彬. 北京化工大学, 2008(03)
  • [10]科技社团发展与学术交流建设的研究[A]. 靳萍,彭述娟,乐勇,应永铭. 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 2007

标签:;  ;  ;  ;  ;  

Sun Caixin elected as academician of th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